李清照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兵攻破北宋都成汴京,徽、欽父子二皇帝連同3000余趙氏宗族同時被俘,北宋亡;在外勤王的康王趙構(gòu)成漏網(wǎng)之魚而得以倉皇南逃建立南宋,是為高宗。建炎元年,金兵渡過黃河,面對金兵,李清照只好和丈夫分別渡淮南奔。在混亂的局勢中,趙明誠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但他在赴任途中中暑染病,死于建康(今南京)。夫妻二人收藏的金石字畫也都流失,李清照只身奔波于臨安(今杭州)、越州(今紹興)、臺州和金華一帶,飽嘗了國破家亡的凄苦生活。后來,她隨胞弟遷到了陪都臨安,才定居下來。李清照獨身漂泊江南,目睹了國破家亡的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南逃顛沛和流離失所,備受逃亡之苦中又使李清照經(jīng)歷丈夫去世和他們苦心收藏的珍貴金石書畫散失殆盡,在一次次打擊面前,她盼望局勢平穩(wěn)、生活安定。因仰慕陶淵明,取其《歸去來兮辭》一文中的“審容膝之易安”而自號為“易安居士”, 易安:易天下亂為安定,不久是思安。這個號很有水平! 2. 婉約宗主 李清照生于書香門第,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李清照對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音樂,無不通曉,而以詞的成就為最高。 李清照的詞委婉、清新,感情真摯,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xiàn)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流露了她對愛情生活的向往和別離相思的痛苦。李清照曾作《如夢令》,描述她少女時代在濟南的歡樂生活:“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薄白蛞褂晔栾L(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她的構(gòu)思新穎,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體怨詞所能相比的,如《一剪梅》下篇抒發(fā)詞人盼望丈夫來信的心情: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她在連遭國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詞章更為深沉感人。后期的詞,多悲嘆身世,有時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以表達她的愛國思想。比如那首著名的《聲聲慢》。在南渡之初,還寫過一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的寧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喪權(quán)辱國,意思表達得淋漓盡致。 李清照文詞有兩大特點,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經(jīng)歷寫詞,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從而擴大了傳統(tǒng)婉約詞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內(nèi)涵;二是善于從書面語言和日??谡Z里提煉出生動曉暢的語言,善于運用白描和鋪敘手法,構(gòu)成渾然一體的境界。由此構(gòu)成了鮮明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明人徐士俊說到:正宗易安第一,旁宗幼安第一;清人王士禛言到: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惟幼安稱首(編者注:幼安即為南宋詞人辛棄疾)。 李清照后被尊為婉約宗主,她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3. 藕花之神 “藕”即“偶”也!李清照在少女時代就有《如夢令》中的“誤入藕花深處”詞句。李清照前期的詞大多數(shù)是寫自己對愛情尤其是離別相思之情的感受,屬于詞的傳統(tǒng)題材。但過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來寫這一類詞,即使不帶有狎玩欣賞的心理,也未免隔著一層。而李清照寫的是自己親身感受與內(nèi)心體驗,因此她的詞就格外真摯細膩、委婉動人。她從女性的心理出發(fā),挑選女性悵惘悲愁時所容易聯(lián)想到的事物,以女性細膩的筆法加以組織,因別有風(fēng)致,如今日仍在傳送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是一首抒寫離情別緒的詞,重在寫別后的相思之情。上片雖沒有一個離情別緒的字眼,卻句句包孕,極為含蓄。下片則是直抒相思與別愁。詞以淺近明白的語言,表達深思摯愛之情,纏綿感人。全詞輕柔自然,歇拍三句尤為行家稱賞。伊士珍《瑯?gòu)钟洝罚阂装步Y(jié)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xí)兑患裘贰吩~以送之。王灼《碧雞漫志》:易安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tài)百出。 李清照曾被尊為藕花之神。自清代起,就將李清照封為藕神以祭祀。位于濟南大明湖畔的藕神祠內(nèi)有新舊兩副對聯(lián)。新的對聯(lián)上寫的是:是也非耶,水中仙子荷花影;歸去來兮,宋代詞宗才女魂。舊的對聯(lián)上寫的是: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船穿藕花。 4.博家之祖 李清照精于棋類、打馬等各類智力游戲。。她專門寫過一篇《打馬圖序》,教訓(xùn)人說:你們賭博為啥就不能像我一樣精通呢?其實賭博沒什么竅門,找到搶先的辦法就行了,只有專心致志地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隨后,李清照列了20多種賭博游戲方式。會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對手。而通宵打麻將是她的一大愛好。北宋滅亡以后,為了躲避金兵,李清照跟著達官貴人們一起逃難。只要稍一安定,她就趕緊把賭具找出來,賭一把再說!“命辭打馬(麻將)“這種賭博游戲,就是李清照開創(chuàng)的。 博,就是賭博之意。在丈夫先逝,后無子嗣的情況下,李清照也只能借酒澆愁,搞一些玩棋、麻將之類的活動,帶一點金錢的刺激也很正常。也許這是消磨時光的好辦法!因此說,李清照著實是博家之祖,她把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棋類、打馬游戲發(fā)揚光大,并有開創(chuàng)性的發(fā)明。 5.李三瘦 所謂“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詞,來形容花容人貌,并創(chuàng)造了三個因“瘦”而名傳千古的動人詞句: 第一瘦:“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如夢令》) 清代文人陳廷焯評價為“婉轉(zhuǎn)曲折,煞是妙絕”;當代詞學(xué)大師唐圭璋稱“‘新來瘦’三句,申言別苦。較病酒悲秋為尤苦?!?/font> 第二瘦:“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醉花陰》) 清代文人黃蓼園在《寥園詞選》中說:“‘綠肥紅瘦’,無限凄婉,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zé)o數(shù)曲折,自是圣于詞者。” 第三瘦:“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 據(jù)說,李清照寫好《醉花陰》一詞后,寄給了兩地分居的丈夫趙明誠,“明誠自愧弗逮,務(wù)欲勝之”,便3天3夜閉門寫作,得15闋,與李清照的詞混在一起請友人陸德夫賞鑒。德夫把玩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銷阿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三句絕佳?!?/font> (以上內(nèi)容由博愛慎行—樂奀根據(jù)史料整理而成!2019年重發(fā)再分享?。。?/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