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這個名字想必大家應(yīng)該都不會陌生吧!他就是我們?nèi)A夏大地上那“兩個半圣人”中的其中一位?!笆ト恕蹦潜仨殹案裎?、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樣樣兼?zhèn)洳拍軌蚺渖线@個神一般的稱呼,另一位是孔子,那半個是近代的曾國藩。 王陽明大力弘揚格物致知,提倡“心學(xué)”。他曾經(jīng)被追捕暗殺,后逃到貴州龍場的一個地方,看著自己身旁的好友都死了,他自己也嚇得不輕,于是在晚上躺在了給自己準備的棺材里。 一天夜晚風(fēng)雨交加,和自己出生的情景一樣,狂風(fēng)呼嘯,一道驚雷閃過,王陽明突然大徹大悟,從棺材中坐了起來,這就是史上有名的“王陽明龍場悟道”。 《年譜》也記載著王陽明的悟道經(jīng)過:“因念圣人處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 和其他人悟道不同,王陽明是突然的頓悟,其他人是緩緩的漸悟。劃破歷史的長空,激越歲月的波濤,吸收日月的精華,養(yǎng)納天地的靈氣,王陽明的“心學(xué)”就這樣如驚雷一般橫空出世。 王陽明至此為提倡“心學(xué)”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礎(chǔ):“心即理,心外無物!”標志著心學(xué)的正式確立。王陽明“心學(xué)”的核心就是八個字:此心具足,不假外求!從此看出,我們的那顆“心”,是有多么的重要。 “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萬事萬物的道理都在自己的心中。頓悟后的王陽明,不再為自己的人生有任何的擔(dān)憂發(fā)愁,萬物都在自己的心中,那還有什么好擔(dān)憂發(fā)愁的呢? 因此,王陽明死之前留下這樣一句話:“我心光明,亦復(fù)何言?”,便是對他這一生的最好的總結(jié)了。 王陽明不僅是“心學(xué)”的集大成者,他還是明代思想家、哲學(xué)家、軍事家、教育家、書法家。同時,他還是那時候的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死后朝廷賜謚號“文成“。 別看王陽明如此之“厲害”,簡直不是一個“人”,稱呼為“神”都不為過。可這位“神人”,小時候也同普通的孩子一樣,喜歡貪玩。 王陽明從小喜歡下象棋,因此也耽誤了不少正事。一日母親又見他在下棋,一氣之下便將棋子全扔進了河里。這發(fā)生在哪個小孩身上,哪個小孩受得了? 小王陽明一下就哭了,委屈至極,可他沒有像一般的小朋友那樣該干嘛干嘛,而是為象棋而哭,寫了一首《哭象棋詩》,短短56字句句令人捧腹,流傳至今,已有500多年: 象棋在手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 炮響一聲天地震,象若心頭為人揪。 這首詩頂多算得上是打油詩,可他卻是王陽明小時候所寫,而且是真情實感,為象棋被母親丟進河里而哭,比現(xiàn)在一些自稱詩人的詩不知好了多少倍。 首聯(lián)“象棋在手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strong>用“樂”和“苦”表達象棋被母親丟進河里之前和之后的內(nèi)心情感變化,是在哭棋子們的不幸遭遇,也是自己哭的原因?!皣烙H”的描寫令人忍俊不禁。 而接下來的三聯(lián)則是寫象棋里的各個棋子們落入河水中不同的反映,句句都將棋子擬人化,語言充滿了童趣,句句令人捧腹。 兵和卒子掉河我皆不能救,將軍在水里溺亡了就全盤皆輸了;馬在河里行了千里遠終究隨波而去,士進了河里隨浪流向了遠方;炮掉進了河中將天和地震了一響,我還在為在水中的象無比揪心啊。 小王陽明抓住了每個棋子的特點在寫,活靈活現(xiàn),好像就展現(xiàn)自己眼前像看電影一樣,所有的棋子都動了起來。 每個棋子不管在象棋里還是在軍事戰(zhàn)爭當(dāng)中,都十分符合自身的特點。 士兵一死,都救不了將軍。將軍一死,戰(zhàn)爭結(jié)束;馬跑得快,隨煙塵而去。保護將軍的士們只能也隨著將軍為之殉國;“炮”和“象”是在借象棋的特點表達自己被震得“傷懷不已”和自己心頭被揪得“痛苦萬分”的內(nèi)心感受。從而結(jié)束全詩,為之一震。 綜觀全詩,此詩雖然沒有較為深刻的意境和含義,小詩人卻將每個象棋棋子的落水狀況和現(xiàn)實的軍事以及自己當(dāng)時的心情巧妙有機地結(jié)合在了一起,這對于一個小小年齡的兒童來說,實屬難得。 估計那個時候的王陽明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哭著寫的一首詩,竟然流傳了500多年,還充滿趣味,令我們捧腹。 屏幕前的你小時候干過哪些事,長大后覺得特別好笑的呢?沒事,說出來!讓我們捧腹一下……(此處有掌聲和笑聲) 編輯:張圣平 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品味云端,墜入生活。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