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車輪及輪胎的拆裝與維護
一、車輪的拆裝
1.車輪總成的拆卸
①停穩(wěn)車輛,用三角木掩住各車輪。
②取下車輪上的裝飾罩,弄清汽車左右側(cè)車輪與輪轂連接螺栓的螺旋方向,使用車輪螺母拆裝機或用套筒扳手初步擰松各連接螺母,如圖4-60所示。

③用千斤頂頂在車輛指定的位置,使被拆車輪稍離地面。也可將車輛停在舉升架上,升起車輛,使車輪稍離開地面。
④擰下車輪與輪轂連接的全部螺母,取下墊圈,并擺放整齊。
⑤邊向外拉邊左右晃動車輪,從車軸上取下車輪總成。
2.車輪總成的安裝
①頂起車橋,套上車輪,將螺母初步擰在螺柱上。
②放下車輪并在車輪前后用三角木掩住,用扭力扳手或車輪螺母拆裝機,按對角線順序分2~3次擰緊車輪螺母,最后一次要按規(guī)定力矩擰緊,車輪螺母緊固順序如圖4-61所示。

③安裝后輪雙胎時,要先擰緊內(nèi)側(cè)車輪的內(nèi)螺母,再裝外側(cè)輪胎。在安裝過程中,應用千斤頂分兩次頂起車橋,分別安裝內(nèi)、外兩個車輪。雙輪胎高低搭配要合適,一般較低的胎裝于里側(cè),較高的胎裝于外側(cè)。應注意內(nèi)側(cè)輪胎和外側(cè)輪胎的氣門嘴應互成180°的位置。
二、輪胎的拆裝與檢查
1.輪胎的拆裝
①拆裝輪胎要在清潔、干燥、無油污的地面上進行。
②拆裝輪胎要用專用工具,不允許用大錘敲擊或用其他尖銳的用具拆裝輪胎。
③外胎、內(nèi)胎、墊帶、輪惘必須符合規(guī)格要求才能組裝。要特別注意子午線輪胎胎圈部分的完好。
④內(nèi)胎裝入外胎前,須緊固氣門嘴,以防漏氣,并在外胎內(nèi)部和墊帶上涂上滑石粉。
⑤氣門嘴的位置應裝在輪惘氣門嘴孔中。胎側(cè)有平衡標記(彩色膠片)的,標記應在與氣門嘴相對的位置上,以便于平衡。輪惘上有平衡塊的,應用動平衡機進行平衡調(diào)整。
⑥安裝有向花紋的輪胎,應注意滾動方向的標記。拆裝子午線輪胎應做記號,使安裝后的子午線輪胎滾動方向保持不變。
提示:目前轎車幾乎都是采用無內(nèi)胎的子午線輪胎,最常見的拆裝輪胎的專用設(shè)備是輪胎拆裝機。
2.輪胎的檢查
輪胎的檢查主要是檢查輪胎的磨損程度和輪胎氣壓。輪胎的磨損程度的檢查包括胎面花紋深度的檢查和輪胎異常磨損的檢查。
輪胎磨損過甚,花紋過淺,是行車重要的不安全因素。過度磨損的輪胎,除容易爆破外,還會使汽車操縱穩(wěn)定性變壞。輪胎氣壓不足,會導致輪胎過熱,產(chǎn)生不均勻磨損或胎肩和胎側(cè)快速磨損,縮短輪胎的使用壽命。同時會增加滾動阻力、加大耗油,影響車輛的操控,甚至引發(fā)交通事故;輪胎氣壓過高則使胎面中心快速磨損,不但會縮短輪胎的使用壽命,而且會降低車輛的舒適性。所以日常維護和各級維護時,對于輪胎的檢查是非常必要的。
①胎面花紋深度的檢查。GB 7258-199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shù)條件》規(guī)定,轎車輪胎胎冠上花紋磨損至花紋深度小于1. 6mm(磨損標志),載貨汽車轉(zhuǎn)向輪胎胎冠上的花紋深度小于3. 2mm,其余輪胎胎冠花紋深度小于1. 6mm時,應停止使用。
輪胎花紋深度可用深度尺進行測量。
胎面磨耗標志位于胎面花紋溝底部,當胎面磨損到此處時,花紋溝斷開,表明輪胎必須停止使用并送去翻新。為便于用戶找到磨耗標志所在的位置,通常在磨耗標志對應的胎肩處標出“TWI"或者“△”等符號。這種磨耗標志按國家標準GB 1191-89、GB9743-88和GB= 516-89的規(guī)定,每條輪胎應沿周向等距離地設(shè)置不少于4個。
②輪胎異常磨損的檢查。檢查輪胎的異常磨損,可以發(fā)現(xiàn)故障的早期征兆和原因,以便及時排除影響輪胎壽命的不良因素,防止早期磨損和損壞。
③輪胎氣壓的檢查。輪胎氣壓可用氣壓表進行檢查。檢查輪胎氣壓時應常溫下進行,冬季輪胎氣壓應增高20kPa。
注意:不同的車輛,輪胎的氣壓值略有不同,檢查時應參看相應車輛的維修手冊。如桑塔納2000型轎車前輪的胎壓為0. 18MPa,后輪的胎壓為0. 22MPa即平時我們所說的前輪1.8個大氣壓,后輪2.2個大氣壓)。而一汽花冠轎車前后輪胎的氣壓均為0. 21 M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