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類 望文生義 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1、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美麗。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F(xiàn)媒體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語,錯。 2、炙手可熱—很有權(quán)勢,貶義?,F(xiàn)媒體將其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錯。 3、侃侃而談—“侃侃”指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現(xiàn)用此語形容聊天,錯。 4、首當其沖—最先受到攻擊。現(xiàn)用此語代替“首先”。錯 5、不瘟不火—指表演不沉悶也不過火,恰到好處?,F(xiàn)被人表商品銷售不夠火爆。錯 6、鼎力相助—敬辭,用于感謝對方,不可用自己。 7、一言九鼎—說話有分量。不表守信用。也用于自己。 8、首鼠兩端—遲疑不決。常誤解為言行不一。 9、蓬畢生輝—謙敬之詞。廣告說“讓你的居室蓬蓽生輝”。錯 10、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藥。常有人在“一發(fā)不可收”后加“拾”,錯。 11、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可帶賓語。若說“出奇制勝敵人”,錯。 12、不孚眾望— 未符合 大家的期望。與“深孚眾望”不同。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tài)度蠻橫或愚昧。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14、望其項背—可以趕上。用于否定。常有人將其與“望塵莫及”混淆,表趕不上。 15、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推辭做某事的婉辭。不用拒絕別人要求。 16、人滿為患—強調(diào)人多的壞處。錯用于表人很多,如“柜臺前人滿為患”。 17、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藝精巧。不用于形容自然景物。 18、側(cè)目而視—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19、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cè)重品質(zhì)。不用于水平、成績。 20、無所不至—什么壞事都干。與“無微不至”異。也不用于旅游時什么地方都去。 21、評頭論足—喻在小節(jié)上過分挑剔。與中性的評議不同。 22、休戚與共—同歡樂共悲哀,同甘共苦。與患與共不同。 23、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放在心上。與“置之不理”不同。 24、翻云覆雨—喻反復(fù)無?;蛲媾侄巍2槐須鈩莺陚?。 25、期期艾艾—口吃。不能理解為猶豫。 26、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快。表丟失東西用“不翼而飛”。 27、身臨其境—常誤用為“設(shè)身處地”。 28、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用做貶義或自謙。 29、耳提面命—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同輩和貶義。 30、火中取栗—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而不知上當。 31、忍俊不禁—不能說“忍俊不禁地笑了”。 32、聳人聽聞—故意夸張使人震驚。強調(diào)主觀目的。 33、駭人聽聞—多指社會上發(fā)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diào)客觀效果。 34、處心積慮—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 35、責無旁貸—不能說“責無旁貸的責任”。 36、參差不齊—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時間。 37、繪聲繪色—描寫生動逼真。常誤用做代替“有聲有色”。 38、危言危行—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常將其誤解危險的言行。 39、一發(fā)而不可收—行為不受控制或無法停止。 40、一發(fā)不可收拾—更加無法整頓。 41、如喪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樣。貶義。 42、汗牛充棟—藏書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43、嘆為觀止—主語是人。若是物,要說“令人嘆為觀止”。 44、賞心悅目—主語也是人。(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45、不可開交—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46、無所不為—什么壞事都干。 47、見異思遷—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不選擇時猶豫不決。 48、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準則。與教訓無關(guān)。 49、不恥下問—不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50、水落石出—事情的真相已弄清。不表追求正確的答案或道理。 51、改頭換面—只改形式,不換內(nèi)容。貶。 52、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誤解為一氣呵成。 53、各盡其能—對象是人。 54、各盡其用—對象是物。 55、苦心孤詣—苦心鉆研,達到了很高的造詣。常誤用為“苦口婆心”。 56、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程序。 57、循序漸進—強調(diào)由淺入深。 58、耳聞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59、奇文共賞—少見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賞。 60、如履薄冰—強調(diào)主觀心態(tài),非客觀情況危急。 61、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 62、不以為然—不認為正確。 63、不知所云—說話人說得不好,讓聽的人不理解。 64、左右逢源—既指處事圓滑,又指做事得心應(yīng)手。 65、情不自禁—無法控制感情。與“不由自主”異。 66、振振有詞—理由似乎充分,其實強詞奪理。貶義。 67、目無全牛—技藝純熟。常誤為沒有全局觀念。 68、石破天驚—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媒體多用于驚人消息。 69、相敬如賓—用于夫妻。 70、心有余悸—只用于對過去發(fā)生過的事還感到害怕。 71、上行下效—貶。錯用群眾以干部為榜樣。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干 72、意氣用事—憑感情辦事,缺乏理智。不表 “講義氣重感情”。 73、不刊之論—不能修改的言論、文章。說明質(zhì)量高。 74、五風十雨—風調(diào)雨順,氣候宜人。不用于自然。 75、三人成虎—喻流言惑眾,易使人誤假為真。常誤用為團結(jié)力量大。 76、求田問舍—指只知道置產(chǎn)業(yè),謀求個人私利。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貶義。 77、表里山河—一面依山,一面臨河。地勢險要。 78、不名一文—形容人很貧窮。名:占有。 79、陽春白雪—高雅的藝術(shù),與“下里巴人”相對。 80、舞文弄墨—貶義。 81、屢試不爽—爽,差錯。經(jīng)過多次試驗都無差錯。 82、萬人空巷—形容盛大集會。常誤用為街巷中無一人,都在家里。 83、渙然冰釋—喻誤會、嫌隙消除。不用于冰雪融化。 84、空谷足音—比喻難得的 音信 或 言論。 85、酒囊飯袋—比喻只會吃,不會做的人。不指盛裝酒飯的袋子。 86、城下之盟—在強敵兵臨城下時被迫簽定的屈辱性和約。 87、穿云裂石—形容聲音高亢嘹亮。 88、細大不捐—捐,舍棄。表兼收并蓄,毫不遺漏。 89、師心自用—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易無用為“善于借鑒,為我所用”。 90、言不及義—凈說無聊的話,沒一句正經(jīng)。 91、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趨衰落。 92、不贊一詞 — 贊:說一句話。指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93、慘淡經(jīng)營—慘淡,盡心思慮。泛指苦心規(guī)劃,或艱苦地從事事業(yè)。 望文生義之成語舉隅 曾幾何時:指過去沒有多久。不能理解為“不知什么時候”。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輕視之意)。不能理解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顧”。不忍卒讀:形容文章悲慘動人,重在悲。不能理解為“文章的好或壞”。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yīng)手。不能理解為“缺少整體性、系統(tǒng)性”。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蒙受恩惠一樣。不能理解為“共鳴”。雅俗共賞: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不能理解為“作品的雅俗”。 不足為訓:指不值得作為遵循或效仿的法則。不能理解為“不值得作為教訓”。求全責備:指對人對事苛求完美。不能理解為“對人的責備”。差強人意:指勉強能使人滿意。不能理解為“太差勁”。不刊之論:指不可更改的言論。不能理解為“不能刊登的文章”。文不加點:形容文思敏捷,下筆成章。不能理解為‘寫文章不加標點’。耿耿于懷:形容有心事不能忘記。不能理解為“對人懷恨在心”。 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不能理解為“冷得不能出聲”。具體而微:形體具備而規(guī)模較小。不能理解為“事物具體而細小”。對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審。不能理解為“告上法庭”。目光如炬:形容憤怒地注視著。也形容見識遠大。不能理解為“目光炯炯有神”。馬革裹尸:形容軍人戰(zhàn)死沙場的無畏氣概。不能理解為“因生活貧困,人死后下葬后很可憐”。久假不歸:指長期節(jié)育借用而不歸還。不能理解為“長期休假在外不回家”。空谷足音:比喻極難得的音訊或事物。不能理解為“傳播聲音(空谷傳聲)。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了高深的地步。不能理解為“步入屋室”。形影相吊:形容孤單,既沒有同伴,也沒有同情者。不能理解為“彼此關(guān)系好,常相伴(形影不離)”。望其項背:形容趕得上或比得上。不能理解為“趕不上或落在后面。” 前面常加否定詞,如“難以望其項背”。置若罔聞:放在一邊,好象沒有聽見。不能理解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振聾發(fā)聵:比喻用文學語言喚醒糊涂的人。不能理解為“聲音很大(震耳欲聾)” 師心自用:形容固執(zhí)已見,自以為是。易誤用為“善于學習借鑒,為我所用”。坐地分贓:贓,贓物。不親自作案而坐等分取贓物。側(cè)目而視:意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謹畏懼的樣子。良莠不齊:好人和壞人摻雜在一起。噤若寒蟬:噤,閉口。寒蟬,寒天里不再鳴叫的蟬。比喻不敢說話。也指默不作聲或沒有聲息。不(能)贊一詞:贊,參與。指對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 一點看法,意見。慘淡經(jīng)營:本來是說作畫之前的苦心構(gòu)思,后來形容苦費心思謀劃并從事某項事情或事業(yè)。例:夫妻倆~著這愛小店,生意一直很紅火。計日程功:工作進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計算,形容進展快,有把握按時完成。程,計量,考核。如:深圳這些年的建設(shè)速度相當快,可以說是~的。莫衷一是:不能斷定哪個對,哪個不對。衷,決斷。如,對學校處分上網(wǎng)的學生的這件事,全校師生眾說紛紜,~。身體力行:親身體驗,努力實行。體,體驗,實行。如:我們一定要學習檢察長的這種務(wù)實作風,身體力行,努力實踐,不斷提高工作質(zhì)量和水平。 奇文共賞:奇,美妙,奇異的文章共同欣賞,現(xiàn)多指把荒謬、錯誤的文章發(fā)表出來供大家識別和批判。如“這篇文章寫得亂七八糟,現(xiàn)在讓我們來奇文共賞,看看它有哪些問題?!?/p> 五風十雨:(五日一風,十日一雨)五天刮次風,十天下場 雨。形容風調(diào)雨順。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泛指見多 識廣,學問深厚的人。 三人成虎:三人謠傳說有老虎,聽者就會以為真有老虎。比喻流言惑眾,容易使人誤假為真。 表里山河:表。外表,里,里面。山河,指太行山與黃河。后亦泛指高山大河。指一面依山,一面臨河。形容地勢險要。 不名一文:名,占有。連一文錢也沒有。形容人貧窮到了極點。 陽春白雪:不能理解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藝作品,(跟“下里巴人”相對) 屢試不爽:屢,多次。爽,差錯。經(jīng)過多次試驗都 沒有差錯。 名山事業(yè):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傳的事業(yè)。多指著書立說。明日黃花:明日,重陽節(jié)后。黃花,菊花。重陽節(jié)過后的菊花。古人講究重陽節(jié)賞菊花,重陽過后,賞菊就沒有多少興味。比喻遲暮不遇之意。后也比喻過時的或沒有意義的事物。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已。也比喻樂曲高妙。又形容自然風光美好。求田問舍:舍,房屋。到處謀求買田置屋,形容胸無大志,只知營私。 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條文,營私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筆桿子。例,那些反動文人,除了~,替他們的主子幫腔以外,還能干什么呢?(含貶義)大快人心(人心大快):快,指痛快。指決議、舉動、結(jié)果完全符合人心,使人們非常痛快。多用于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打擊的場合。作褒義用。 萬人空巷:大家都 從家里出來聚向一處,使街巷都 空了。多用來形容盛大集會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來的盛況。例:貝爾格萊德萬人空巷,人民紛紛集會、游行,聲討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暴行。光怪陸離:光怪:光彩奇異。陸離:色彩繁雜的樣子。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渙然(若)冰釋:渙然:也作“煥然”消散的樣子。冰釋,像冰一樣消融。像冰融化一樣流散消失。比喻嫌隙、疑團、誤會等完全消除。空穴來風:穴,洞孔,來,招來??盏亩囱ㄈ菀渍羞M風來。后多用以比喻流言蜚語乘虛而入。也代指流言蜚語。空谷足音:人跡罕至的山谷傳出的腳步聲。比喻難得的音信或言論。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凈。把刀擦干凈,收藏起來。比喻行事適可而止,善于收斂自己。暴虎馮河:暴虎:空手打虎。馮河,馮,同“憑”。不用舟楫趟水過河??帐执蚶匣ⅲ讲竭^大河。比喻勇猛果敢。也比喻冒險蠻干,如今也形容人有勇無謀。酒囊飯袋:盛裝酒飯用的袋子。比喻只會吃喝,不會做事的無能之人。有口皆碑:碑:紀功的石碑。引申為頌贊。所有的人都一致稱頌。不足為訓:不值得做為效法的準則。不以人廢言:以:因為。不因為人犯有錯誤,就將他的正確言論加以否定。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與桃花輝映。后用以泛指所愛慕而不能再見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產(chǎn)生的悵惘心情。例:同樣一輪清月,同樣一條小路,現(xiàn)在只有我和我的身影,油然而生的~之慨自微而著,與清逃共在。城下之盟:盟:舊指宣誓締約或簽訂和約。在敵人大軍壓境或兵臨城下時被迫簽訂的屈辱性和約。穿云裂石:穿透云霄,震裂山石。形容聲音高亢嘹亮。身無長物:長物:多余的東西。身上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人清貧或生活簡樸。細大不捐:捐:拋棄。小的大的都不舍棄。表示兼收并蓄,毫不遺漏。間不容發(fā):間:中間,間隙。發(fā):頭發(fā)。中間的距離很小,連一根頭發(fā)也容納不下。比喻情勢極為緊迫、危急。也比喻詩文結(jié)構(gòu)嚴謹,語言精粹。罪不容誅:誅:殺死,判處死刑。處以死刑都不足以抵償其罪行。形容罪大惡極,死有余辜。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含貶義三長兩短安然無恙,例:在兵荒馬亂的戰(zhàn)爭年代中生活,真是山高水低,不知何時就會陷入困境。前無古人:指以前的人從來沒有做過的。也指空前的。含褒義前所未有司空見慣主謂式;作謂語、定語; 千夫所指:為眾人所指責。形容觸犯眾怒。眾矢之的主謂式;作定語、賓語;形容觸犯眾怒例:中國國奧隊在九強賽上的表現(xiàn)及其導致的失利為千夫所指。尾大不掉:尾巴太大,掉轉(zhuǎn)不靈。舊時比喻部下的勢力很大,無法指揮調(diào)度?,F(xiàn)比喻機構(gòu)龐大,指揮不靈。含貶義師出無名(兵出有名):師:軍隊;名:名義,引伸為理由。出兵沒有正當理由。也引申為做某事沒有正當理由。平白無故名正言順、師出有名主謂式;作主語、謂語;含貶義例:你們到北京去的事,讓我去找領(lǐng)導也沒有用,因為師出無名,讓他們怎麼批呢?言不及義:指凈說些無聊的話,沒有一句正經(jīng)的。胡言亂語、鬼話連篇、信口開河一語破的、一針見血、言之有理含貶義。例:兩個年輕小子,天天在一起。沒有老年人在身邊,他兩個便無話不談,正所謂言不及義。(扯犢子)哀兵必勝:原意是力量相當?shù)膬绍妼﹃?,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后指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例哀兵必勝!中國人民終于贏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 七月流火: 火,星名,即心宿。每年夏歷五月間黃昏時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漸漸偏西。此時暑熱開始減退。 美輪美奐 :只能形容房屋的高大華麗和眾多,用來贊美新屋。輪,輪囷,古代圓形谷倉,形容高大;奐,眾多,鮮明,形容敞亮。 豆蔻年華 :指十三四歲的女孩子。 炙手可熱 :原義是手一接近就感受很熱,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一些人權(quán)勢氣焰囂張。 付之一笑:不當一回事;不值得理會的事,只以一笑來對待它。 不學無術(shù):不是“不學習沒有技術(shù)”,而是沒有學問、沒有能力。學,名詞,學識、學問。不絕如縷: 不是“一個接一個,連續(xù)不斷的樣子”,而是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兒就斷了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微弱或后繼者稀少。不孚眾望:不使大家信服。區(qū)別“不負眾望”。彈冠相慶:指因即將作官而互相慶賀。多用作貶義。 匠遇作家:“作家”不是“搞文學創(chuàng)作之人”,而是能手、行家。該成語比喻雙方本領(lǐng)不相上下,能人碰上能人。 兔走烏飛: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兔”“烏”指月亮、太陽,比喻時間迅速流逝。功高不賞:不是“有大功勞不用獎賞”,而是功勞大得無法加以賞賜。首當其沖: 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zāi)難。而上句中,僅僅將它理解為“首先、第一個”,因此,運用是不當?shù)摹?/p> 無所不為 例:這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無所不為,是一個貶義詞,意思是“什么壞事都做”,可該詞常被人理解為褒義詞,意思是“什么都敢做”,上句即是如此。 屠龍之技:不是“高超、令人生羨之技”,而是無實用價值、徒有虛名的技術(shù)。多含貶義。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堅定,任何誘惑都不動心。不是“蠢笨、遲鈍不開竅”,而是比喻某人為人正派,威不能屈,利不能誘。火中取栗:不是“冒著危險做某事,精神可嘉”,而是比喻為別人冒風險,徒然吃苦頭而得不對好處。獨步天下:獨步:獨一無二,特別突出。超群出眾,無人可比。 篳路藍縷:不是“生活困頓、拮據(jù)”,“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指坐著柴車,空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chuàng)業(yè)艱難。再作馮婦:“馮婦”不是女子,而是春秋戰(zhàn)國時晉國的一個名叫馮婦,善打老虎的男子。該成語有重操舊業(yè)之意。含貶義。始作俑者 例:在這個廠里,他是敢于摔了鐵飯碗,而干個體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辭職,或停職,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始作俑者,貶義詞,是指開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開惡例的人。上句中,僅僅將它理解為“第一個”,顯然是不當?shù)摹?strong>高屋建瓴:“建”不是“建造”而是“傾倒”,即把盛水的瓶子從屋頂上向下傾倒。比哈居高臨下,勢不可擋。例: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氣魄,使他的史劇氣勢恢闊,振擺超騰,~,雄渾奔放。 逢人說項:不是“到處說人壞話”,而是到處為某人或某事說好話。項指唐代詩人項斯,得名士楊敬之極力介薦,因而聲名大振。項斯是臺州第一位進士,也是臺州第一位走向全國的詩人。他的詩在《全唐詩》中就收錄了一卷計88首,被列為唐朝百家之一。 第二類對象誤用 1.美輪美奐\'用于形容屋舍高大華美,不能用來形容藝術(shù)品。 2.相敬如賓,琴瑟之好,破鏡重圓\'只能用于夫妻之間,不能用于朋友、同學、同事之間。 3.青梅竹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間。 4.休戚相關(guān)\'只能用于人物之間,不能用于事物之間。 5.置若罔聞\'不可用于視覺方面。 6.篳路藍縷\'只用來形容創(chuàng)業(yè)艱苦,不可用來形容生活艱辛。 7.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不能形容其它東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長輩對晚輩,平輩、朋友之間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級對下級。 10.絡(luò)繹不絕\'用于人、馬、車、船。 11.揮灑自如\'用于寫作,畫畫的運筆,不可用于舉止風度。 12.豁然開朗\'不能用來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滅\'與痕跡、印象、功績、事業(yè)道理等搭配,若與情感、友誼搭配則錯。 14.人老珠黃\'只用于婦女。 15.巧奪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來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漸進\'只用于學習、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緒,不能用于環(huán)境。 18.浩如煙海:浩:廣大;煙海:茫茫大海。形容文獻、資料等非常豐富。不能用來形容商品 資料補充 1.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 2.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眾多。 3.相敬如賓: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對待客人一樣。 4.破鏡重圓:比喻失散或離婚后重新團聚。 5.琴瑟之好:比喻夫婦感情非常好。 6.青梅竹馬: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 7.休戚相關(guān):形容關(guān)系密切,利害相關(guān)。 8.置若罔聞:指不予理睬,放在一邊不管,好像沒聽見一樣。 9.篳路藍縷: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 10.汗牛充棟:形容藏書非常多。 11.耳提面命:形容長輩對晚輩教導熱心懇切。 12.三申五令:多次命令和告誡,多指上級對下級,領(lǐng)導對群眾。 13.絡(luò)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 14.揮灑自如:形容舉止瀟灑,從容不迫。也形容寫字或?qū)懳恼?,畫畫兒運筆不拘束。 15.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昏暗一變?yōu)殚_闊敞亮。 16.不可磨滅:指事跡言論等將始終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17.人老珠黃:指婦女因為老了被輕視,就像珠子年代久了會變黃,不如新珠子值錢一樣。 18.巧奪天工:形容技藝極其巧妙。 19.循序漸近: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20.如履薄冰:指做事極為小心,多用于的心緒。 第三類褒貶顛倒 褒詞誤用貶義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機妙算:形容預(yù)料準確,善于估計形勢,決定策略。 3.名不虛傳:指實在很好,不是空有虛名。 4.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觀:形容美好的事物繁多,豐富多彩。 6.沁人心脾:形容詩歌和文章優(yōu)美動人,給人清閑爽朗的感覺。 7.別有天地:形容風景或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8.別出心杼:比喻寫作不因襲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無心:指不是有心說的。 10.慘淡經(jīng)營:指苦心費力經(jīng)營。 11.來日方長:未來的日子還很長。表示事有可為,勸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貶詞誤用褒義 1.滿城風雨: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 3.無獨有偶:不只一個,竟然還有配對的。(一個) 4.無所不為:指什么壞事都干了。 5.長此以往:長期如此這樣下去。 6.趨之若鶩:比喻很多人爭著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 8.等量齊觀:不管事物間的差異,同等看待。 9.絞盡心機:挖空心思,想盡辦法。 10.大言不慚:說大話,吹牛皮,一點也不害臊。 11.明目張膽:形容公開放肆地干壞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連累自己而回避原則斗爭的處世態(tài)度。 13.忘乎所以: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yīng)有的舉止。 14.高談闊論:指不著邊際地大發(fā)議論。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個作某項壞事的人或惡劣風氣的創(chuàng)始人。 16.好高騖遠:指在學習或工作上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的目標。 17.邯鄲學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來會的東西忘了。 18.如喪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樣地傷心和著急。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類,沒有什么差別。 20.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使人難堪。 21.虎視眈眈:形容惡狠狠地盯著看,等待機會下手。 22.別有用心:指言論或行動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圖。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漂亮,外表內(nèi)心不一樣。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語,虛偽討好。 25.好為人師:指不謙虛,喜歡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樣:或指小兒有成人相(親昵語),或指人態(tài)度舉止儼然與身份不相稱(諷刺語)。 27.神氣活現(xiàn):表現(xiàn)出自命不凡或傲慢的神態(tài)。 28.趾高氣揚: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 29.為所欲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嗚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亂墜:形容說話有聲有色,極其動聽,多指夸張而不符合實際。 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33.一團和氣:指互相之間只講和氣,不講原則。 34.改頭換面:表面上改一下,實質(zhì)上和原來的還是一樣。 資料補充 以上所談是色彩誤用,關(guān)于這個問題還要注意三點,一是大量中性詞,像\'成千上萬\'\'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貶語境中都可使用。二是有時為了譏諷、自嘲葉、開玩笑,故意說反話,褒詞貶用,貶詞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為錯,三是應(yīng)當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義的成語。下面成對舉出的成語,基本意義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對中,前一個詞是褒義詞,后一個詞是貶義詞: ⑴情投意合----臭味相投⑵見機行事----見風使舵⑶侃侃而談----夸夸其談⑷一得之見----一孔之見⑸無微不至----無所不至⑹再接再厲----變本加厲⑺深思熟慮----處心積慮⑻絞盡腦汁----費盡心機⑼開山祖師----始作俑者⑽昂首闊步----趾高氣揚(11)從容不迫 -- 故作鎮(zhèn)靜 褒貶兩用的成語集錦 【燈紅酒綠】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娛樂場所夜晚的繁華景象。 【想入非非】一般用來形容胡思亂想,不切實際,多用于貶義;實際上“非非”是佛語,指“一般人認識達不到的境界”,因此也形容思想進入虛幻境界,完全脫離實際。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應(yīng)手,怎樣進行都很迅速。比喻辦事圓滑。 【秀色可餐】本是形容美好的容色使人忘掉饑餓,多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麗。但也可指山林花木非常優(yōu)美。 【粉墨登場】指化裝上臺演出;也比喻壞人登上政治舞臺。(此義項用的較多) 【登峰造極】意思是到了極點,但它有褒貶雙重感情色彩。比喻干壞事猖狂到了極點,貶義。也指比喻學問、技能等達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另眼相看】褒義指看重和優(yōu)待,貶義指用另外的眼光來看待,含有歧視的意思, 【異想天開】用來形容思想解放,想法獨特時,含有褒義;用來形容想法很不切實際,非常奇怪,帶諷刺意味時,含貶義。 【潔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事是非,只關(guān)心自己,不關(guān)心公眾事情。 【按圖索驥】既比喻辦事機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線索尋找。 【暗送秋波】既指獻媚取寵,暗中勾結(jié),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傳情。 【可圈可點】原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點,現(xiàn)形容表現(xiàn)好,值得肯定或贊揚。 【獨善其身】既指只顧自己,缺乏集體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養(yǎng)。 【評頭論足】指無聊的人隨便談?wù)搵D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節(jié)上多方挑剔。貶義詞。 【顧影自憐】既指孤獨失意的樣子,也指自我欣賞。 【呼風喚雨】既比喻進行煽動性活動,也比喻人能夠支配自然。 【冷眼旁觀】既指用冷淡的態(tài)度從旁觀看,不愿參加,也指用冷靜的態(tài)度從旁審視。 【另起爐灶】既比喻脫離集體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綿里藏針】既比喻外貌柔和,內(nèi)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剛。 【鸞飄鳳泊】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形容書法瀟灑,毫無拘束。也比喻離散或飄泊不定。 【難分難解】既指雙方爭吵,打斗相持不下,難以開交,也形容雙方關(guān)系異常親密,難于分離。 【謙謙君子】既指故作謙虛而實際虛偽的人,也指謙虛,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的人。 【窮形極相】既指丑態(tài)畢露,也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 【如虎添翼】既比喻兇惡的得到幫助后更加兇惡,也比喻強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強大。 【沙里淘金】既比喻費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從大量的材料中選擇精華。 【四平八穩(wěn)】既形容說話、做事、寫文章穩(wěn)當,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錯,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 【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條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應(yīng)接不暇】 暇:空閑; 不暇:沒有空閑,來不及。指美景繁多,來不及觀賞。后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yīng)付不過來。 【形若無事】既指在緊急關(guān)頭臺杜鎮(zhèn)定自若,也指對壞人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比喻用行動迷惑對方,實際上另有所圖。后來用“暗度陳倉”比喻暗中進行某種活動(多指男女私通)。 【瞻前顧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慮周密細致,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奇文共賞】既指把荒謬、錯誤的文章發(fā)表出來供大家識別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來共同欣賞。 【短小精悍】①形容人個兒矮小卻精明強悍;②形容文章或發(fā)言簡短而有力。 【不省人事】①指人昏蹶過去;②不懂人情世故。 【斑駁陸離】陸離,指色彩繁雜;斑駁,顏色雜亂。①形容色彩雜亂不齊;②指建筑、器物等的古老陳舊。 【標新立異】①獨創(chuàng)新意,立論與人不同,中性詞。②為了顯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貶義。 【異曲同工】①比喻不同的人的辭章或言論同樣精彩。②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樣的效果。 【咄咄逼人】①原形容說話傷害人,令人難受。②現(xiàn)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使人難受。③也形容后輩超過前人,令人贊嘆。④也指形勢發(fā)展很快,促使人趕上。 【天馬行空】①比喻思想行為無拘無束;②形容文筆超逸流暢。 【縱橫捭闔】①形容在政治上運用各種手段分化爭取;②形容文章大開大合,不受拘束。 【國色天香】①女子容貌超群;②牡丹花色香倶佳。 【齊大非偶】①比喻婚姻不是門當戶對;②雙方勢位懸殊,難于建立對等關(guān)系。 【移宮換羽】①指樂曲換調(diào);②指事情內(nèi)容有所變更。 |
|
來自: 老劉tdrhg > 《11.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