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作為晚晴四大名臣之一,可以說是他憑借一己之力,為大廈將傾的晚晴續(xù)了一口命。巔峰時期的曾國藩,手握30萬湘軍,門生故吏遍布朝野,甚至差點重演“黃橋兵變”。是什么讓他放棄九五至尊,難道他真不想當皇帝嗎? 首先要知道曾國藩手中的湘軍是由他一手建立,從無到有,可以說對他是絕對的忠心。再說當時的清政府,早已不復當年入關時滿清八旗的風采,軍力衰敗,將星稀疏。在這種情況下,包括安徽巡撫彭玉麟在內的一縱文臣武將都力勸曾國藩自立,但都被他以自己太笨拒絕。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唬人的,而曾國藩在和他弟弟的交談中才說出實話。 一是曾國藩手中最大的王牌湘軍,成長于太平軍的戰(zhàn)亂中,并將勢如破竹的太平軍打敗,而最強的湘軍也基本損失殆盡。而是清王朝雖然腐敗,卻也不至于傻到讓曾國藩一家獨大。在湘軍的建軍中,清廷安排了不少心腹在湘軍中,一但這些人反叛,必定會使湘軍實力大打折扣。三來當時的天下除了曾國藩外,還有左宗棠、李鴻章等有權有實力的將才。 不敢說他們一定會幫清廷對抗湘軍,但在局勢不明朗時,就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他們的決定將主導天平傾斜。而且清廷還有僧格林沁,還有心腹大將富明阿和馮子材,且都手握重兵。權衡利弊之下,他才會放棄可能得到的九五至尊,而選擇成為一代忠臣名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