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 題 大衛(wèi) 愛情是人類文學創(chuàng)作永恒的主題,在中國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中也是如此,從大家熟知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開始,便佳作不斷,名篇倍出。在眾多令人目不睱及、流連往返的愛情詩篇中,令我至今映象最為深刻的只有兩首: 一是《漢樂府》中的《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這首詩不斷地轉化句式,二言,三言,四言,五言,六言,跌宕起伏,音節(jié)頓挫,鏗鏘有力,將作者對愛情的執(zhí)著,表達的淋漓盡致,無可轉移,一連五誓而語氣貫注直下,感情迸發(fā)噴涌,將作者的不可動搖的決心,展示在讀者面前??芍^戀人之間最感人的誓言 二是《南朝樂府》中一首不知名的小詩——《華山畿》僅僅23個字,卻表達出更為熾熱的愛情,其感染力,甚至超越了這首經典的《上邪》。 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獨生為誰施?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 用今天的話說,這首詩的大致意思為:在華山的腳下,你為了我而死,我還獨自活著做什么呢?你若是憐惜我,就打開你的棺木,讓我進去陪你共赴黃泉吧! 這首詩,列《華山畿》二十五篇之首。說的是南朝宋少帝時,南徐(今鎮(zhèn)江)的一個讀書人,從華山畿(今丹徒)往云陽(今丹陽),偶然見到了一位女子,很喜歡,從此相思成疾。書里的說法是“悅之無因,遂感心疾”。士子終于纏綿病死,遺言要葬在華山旁,他初見那女子的地方。于是素車白馬,迤邐而行,到得山腳下,突然拉車的牛不肯走了,正是女子的家。女子出來,見了士子的棺木,沒有悲傷,沒有驚愕,很平靜地說等一下。然后回屋,梳洗、沐浴,盛裝而出,唱著這一闕歌,棺木應聲而開,女子縱身而入,不再出來。 “天下人何限,慊慊只為汝”。聽完這個故事,是不是有種莫名的憂傷和感動。 |
|
來自: 123xyz123 > 《情詩相思別離思旅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