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外語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學習外語,這里面很多學問。經常就有家長問:“什么時候才能讓孩子學外語啊?太早讓孩子學外語,會不會讓他混淆兩種語言,最后中 文說不好,外語也學不好? ”還有的家長,讓孩子學外語的方法,就是直接送去外語班,甚至讓孩子學習什么記憶術,瘋狂背單詞。這個,真讓我為孩子感到痛心,語言學習怎么能只靠強行記憶和背單詞呢? “晚” 一點不如“早” 一點,“背”出來不如“玩”出來 關于孩子的語言學習,我特意詢問來自香港教育大學的發(fā)展心理學家,王貞琳博士,她給予了許多專業(yè)建議,同時,在去年年底的愛貝睿聰明養(yǎng)育大會中,也對此進行了專業(yè)的分享。所以今天,我想來正本清源兩個事情:孩子學外語,“晚” 一點不如“早”-點,“背”出來不如“玩”出來。 語言的網狀表征區(qū)、神經可塑性、浸入式學習 1 ·“晚” 一點不如“早” 一點 為什么我說學外語“晚” 一點不如“早” 一點呢?因為孩子在小時候學習語言的能力最強。你想想,你小時候上過“中文興趣班”嗎?背過中文單詞嗎?但你最后中文不是說得一樣流利嗎?孩子只要生活在一個自然健康的環(huán)境中,日常有親人的陪伴,跟他說話、互動,就能自然而然、毫不費力地學會語言。 (1 )語言的習得,要從生活中自然地學語言 這叫語言的習得,就是從生活中自然地學語言。孩子能習得的語言,可不只有母語,他們能夠同時學會兩種甚至更多的語言。你可能會擔心,孩子太早學外語,會不會打亂他的中文學習?我說,不會。 因為你家寶寶學的不僅僅是語言,而是包括語言在內的一整套與環(huán)境互動的方式。換句話說,他很自然地就能明白,該在什么樣的情境下使用什么語言。如果你家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說的是方言的話,你大概也早就發(fā)現了,你家寶寶很自然地會對老人說方言,但是一抬頭看見你來了,立刻就轉成普通話。 (2)外語可以早學,不存在不同語言之間相互干擾的問題 中英文的區(qū)別也是一樣的。我曾經帶女兒去外國朋友家里玩,她跟外國小朋友就說英語,雖然她會說的不多,但是也會用她有限的那些詞匯說:'car, car, I want car”,就是說想要玩那個汽車玩具,兩個人用英語交流,玩得不亦樂乎。后來到吃飯的點了,我對他們用英語說:'Let' s go to eat '就是說我們去吃飯吧,結果她立刻用中文對我說:“爸爸,我還要再玩一會兒?!?/p> 所以你看,孩子在中文和英文之間切換非??欤麄儾挪粫煜?。你盡可以放心,外語可以早學習,不存在不同語言之間相互干擾的問題。 這在腦科學上也有證據,比如說如果小孩子從小同時學習雙語的話,兩種語言在他大腦里的表征區(qū)是網狀交織在一起的,像馬賽克一樣。但假如像我們,成年后才學習第二外語的,中文和外語的表征區(qū)就是分開的,涇渭分明,是有清晰的邊界的兩塊。 比如經常不用英文。我如果離開美國很久了,我中文和英文的語言邊界就開始模糊了,中文表征區(qū)就會侵蝕英語表征區(qū),那表現在外面,就是我的英語能力退化了。 可如果是一個從小學英語的雙語寶寶,他英語表征區(qū)恰恰跟中文,在大腦層面上來說,是混在一起的,兩種語言可以在區(qū)域中間來回自如地跳轉,互相不會干擾,那英語當然也學得更牢了。所以第二外語盡早學習,家長不必擔心不同語言相互干擾的問題。 (3)越早說外語,外語越地道越早學習外語,小孩的外語越地道,口音也會標準些。我在前幾期節(jié)目里講過的'神經可塑性”的概念,對語言的學習而言,就是說寶寶語言的習得是被她的環(huán)境所塑造的,環(huán)境每天都給了她大量語言類刺激,她大腦的語言中樞被這些刺激所塑造。 全世界各個地方的小孩,在很小的時候,都可以分辨出各種口音的細微差別,但是如果她接受的語言刺激單一的話,比如只有中文的話,長大以后她就可能不能很好地分清楚外語中的一些細微的發(fā)音的差別。很多研究表明兩歲之后的孩子會慢慢喪失辨別母語里沒有的那些音的能力。 舉一個熟悉的例子,我是湖南人,大家都嘲笑湖南人N和L分不清楚,就是“湖南“和”弗蘭“是分不清楚,這就是因為我們從小聽的湖南話里就沒有N和L這個區(qū)別。但是,如果趁早刺激孩子對N和L的辨識能力,湖南孩子也能毫不費力的區(qū)分開來。 好,現在你就知道了,為什么學習語言要趁早:第一是越早學不同語言越不容易相互干擾,第二是越早學語言的神經可塑性越強。 2. “背”出來不如“玩”出來 (1 )利用浸入式學習法你不需要等孩子掌握了母語后才開始學外語,而是越早讓孩子暴露在雙語環(huán)境里越好,這叫浸入式學習,就是讓孩子泡到外語環(huán)境的壇子里,像學母語一樣自然而然地吸收外語。這就比起長大以后再用背單詞、記語法的方法有效得多。 這也是我要來強調的第二點,就是外語學習“背”出來不如“玩”出來。這里的“玩”指的是家長和寶寶之間豐富的互動,玩出來的外語能力就是在生活中來學外語,在面對面交流中,孩子不僅僅是記住一個個單詞,而且能自然地掌握大量其他的信息,比如這個單詞的用法,以及用這個單詞的語境是什么。 有科學家研究就發(fā)現,嬰兒學習語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真人面對面地交流。同樣的語句,用錄像放出來,嬰兒學起來的效果就沒那么好。所以,讓孩子學英語的最好方法,不是讓孩子一個人背單詞,或者給他放英語兒歌,看英語動畫片,而是你要多和孩子用英語聊天、玩游戲。在這些孩子熟悉的場景里,他更容易理解物體的意義,也就更容易習得語言。 切忌死記硬背,互動學外語更有效 (2) “玩”著學外語,互動很重要 那你該怎么跟孩子“玩”著學外語呢?這個“玩”的關鍵,其實就是你跟他的互動。來看看我是怎么教女兒學會草莓'strawberry'這個詞的。 很簡單,就是我拿了草莓給她吃的時候,會指著草莓對她說:“eat astrawberry',意思是'吃個草莓'。哎,你是不是覺得這個情景看起來特別簡單啊?但是,這里面的信息量是非常非常豐富的。我用手指著草莓,孩子就明白'strawberry''是我現在指著的這個東西,她的注意力也被手指引導過來了,開始集中精神觀察眼前這個物體;然后我會做出咬一口的動作,邊說'eat astrawberry'表示我要吃這個草莓,而且她已經掌握eat這個詞了,所以知道是eat是“吃”的意思;我咬草莓的時候還笑瞇瞇地看著她,這是一個表示鼓勵的表情。 這時候她就能猜出,這個紅彤彤、香噴噴的圓果子叫做strawberry:而且通過觀察我的動作表情,她知道strawberry這種東西是可以吃的,eat是動詞“吃”的意思;她還學會了理解我深層的意圖,多吃strawberry爸爸會開心,爸爸鼓勵我吃strawberry。 為什么這一系列互動對語言學習這么重要呢?因為人和人面對面交流的時候,信息的傳遞量最大。孩子不但學到一個詞表層的意思,還能領會到更多深層的意思。 比如這個例子里,除了英文,孩子還能學到草莓的質地、色澤、香味,以及名詞strawberry和動詞eat之間的區(qū)別,甚至還學會察言觀色,讀懂別人表情和表情下面隱藏的信息,這就遠比你在紙上寫一個strawberry或者給孩子看strawberry的照片要豐富得多。這就是語言習得的一大優(yōu)勢,如果你只是讓孩子背單詞,怎么可能達到面對面交流那么豐富的信息量呢? 你要知道,有的時候孩子外語學習出現困難,不是因為他真的語言能力不好,而是家長教錯了方法。小孩的腦不擅長抽象學習,所以硬逼他從字面上去記憶,去背單詞,是沒有必要的。但是通過和孩子互動的這種“玩”的方式,就是具象的學習,這是符合孩子大腦生長規(guī)律的,那就算面對大量信息,孩子一樣能吸收得更快一點,記得更牢一點。 所以我才要說,學外語,“背”出來不如“玩”出來。父母的陪伴和互動對孩子的語言習得很重要,既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又幫孩子加深了語言理解力。 (3 ) “玩”著學外語,切記要邊“玩”邊學 “玩”著學語言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要在日常中邊“玩”邊學。因為最容易掌握的語言就是日常生活中大量重復的語言。我給一個在日?;顒又小巴妗蓖庹Z的方法。 比如寶寶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你可以利用那些反復出現的日?;顒?,如吃飯、上廁所、睡覺、起床,來跟寶寶說英語。孩子需要在大量重復的場景中習得語言規(guī)律,比如一樣的意思,你換不同的描述、不同的語法反復說。這些活動本身就是孩子熟悉的,又是反復出現的,所以他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就記住了。 就比如說吃東西,這是孩子生活中的頭等大事,除了剛才我舉的例子, “l(fā)et' s go eat' , 'eat a strawberry'之外,我還會換著花樣用其他說法跟女兒說,比如'Do you want to eat?'這是問她,你要吃飯嗎? 'It' s time to eat。 '到吃飯的時候了。包括還有反過來的否定用法,比如她從地上撿起個東西就往嘴里送,我就要趕緊拉住她的手說:“don' t eat this!'不要吃這個! 你看,這里面有祈使句,有描述句,有疑問句,還有否定句,這么多不同的情況下,你反復用eat這個詞,她很自然就會不但記住這個詞,而且明白這個詞的那些相關場景。這才是真正地習得一門語言,這門外語就跟孩子的生活融為一體了。 所以,在日?;顒又袉⒚赏庹Z是我最推薦的方式。我相信你在日常生活中能找到大量重復的單詞,比如天氣、數字、孩子經常玩的游戲、喜歡的動物、卡通形象,用這些跟孩子接觸得最多的、最感興趣的日常詞匯,變著花樣教給孩子。 提醒一下 最后,我在這里也還是要叨叨一下,孩子學外語,最重要的原則還是要以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語言的習得,得靠潛移默化,要潤物細無聲地學,發(fā)展孩子對外語的愛好和信心。 這里面特別要求我們家長多花精力陪孩子,孩子的語言學習,家長不能偷懶,不是把孩子扔到培訓班,或者放到英語學習機面前就沒事了,家長要注意在生活中,多陪孩子“玩”,多跟孩子用英語互動。 注意,育兒就是育己,這樣也鍛煉了父母的語言和溝通能力。同時,你還能和他一起享受這段親子共度的時間。 今日收獲 1、孩子學外語不怕早,你不用擔心學了英語,他中文就說不好了。學外語,“早”比“晚”好。當然,也不是像某些人說的,孩子過了兩歲、三歲就學不好外語了,而是不管你的孩子多大,現在開始學外語就合適。 2.學的時候要注意,最重要的是有真人互動,借助日常生活,把孩子的外語能力,輕輕松松地“玩”出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