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到這么一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不需要經(jīng)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確實是這樣,在中國,只要有結(jié)婚證,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以為有能力教育孩子了。 可是事實卻是,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合格的,相對于孩子,其實父母更需要教育。 孩子的開學第一課,是孩子走進新學期的第一天,是讓孩子認識自己,認識學習,認識國家。 而父母的開學第一課,是從成為父母的那一刻起,是學會做合格的父母。 1 教育路上, 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總是能聽到家長這樣說: “我家孩子一點都不自覺,每次不管干什么都要我盯著,一不注意他就開始撒歡!” “我家孩子有人在家管著,他就老老實實學習,沒人在家管著,他就開始看電視!” 很多家長都在講的一個問題——自覺,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自覺。 自覺的每天早起上學,不用反復(fù)喊他起床; 自覺的一回家就寫作業(yè),不用家長催促; 自覺的不調(diào)皮搗蛋,做一個乖孩子; 自覺的熱愛學習,不用家長拿著鞭子在后面趕; 自覺的長大成才。 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沒有自覺,而且不管你再怎么培養(yǎng),也不可能真正讓他自覺。 你以為的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你以為的不被愛的孩子更懂事,那不是自覺,那是沒有安全感。 ![]() 孩子真正喜歡什么?喜歡吃喝玩樂,喜歡被縱容,喜歡想干什么不就干什么,喜歡不被約束。 父母的希望孩子自覺,其實是自己在教育上不愿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一種偷懶心理。 但是父母要明白,優(yōu)秀的孩子從來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悉心陪伴,精心教育出來的。 父母當然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覺性,但是絕不能一開始就完全給孩子自由,就指望孩子能夠自覺。 父母給孩子的自由應(yīng)該是有限制的,有條件的。 就像一棵小樹,要給它成長的空間,但是也要給它修直,讓它保持向上長的生長狀態(tài)。 若是完全放任它自由生長,它一不小心就長成了歪脖子樹。 同樣的道理,一味的讓孩子自覺,只會讓孩子長歪。 2 別再把撒手不管當成靜待花開 有人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她曾經(jīng)去拜訪過一個朋友 ,朋友的女兒聰慧可愛。畫畫的很好,她勸阻朋友好好栽培孩子的特長,然而朋友卻對孩子的教育漠不關(guān)心。 十年后,她再次見到朋友的女兒時,小女孩已經(jīng)變成一個叛逆的少女,手里也不再拿的是畫筆,而是一支煙。 哈佛心理學教授吉爾博特說:“十年后,你不會因為少做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小時而遺憾?!?/strong> 很多父母都看過一篇文章,文章里是這樣寫的: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如果你的花到冬天還沒開放,你也不要生氣,沒準你的花就是一棵鐵樹,鐵樹不開花,開花驚艷四方,且炫麗無比……” 這種觀點很好的寬慰了那些孩子暫時還不優(yōu)秀的父母,撫慰了他們焦慮的心情。 于是當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好時,各方面都比別人差上一截時,父母就用這段話安慰自己:我的孩子只是花開得比較慢,我要耐心等待。 可是父母們忽略了一個前提,耐心等待的前提是你有悉心培養(yǎng)孩子,而不是什么都不管,光想等著孩子自己開花。 這樣等下去,孩子不枯萎就不錯了,怎么可能開花? 在孩子的眼界和格局還沒有足夠大的時候,他需要父母的指引,需要父母的默默耕耘。 只有等他有了足夠的視野,足夠大的力量的時候,他要選擇什么樣的路,選擇走多遠,就是他的事情了。 千萬不要把撒手不管當成靜待花開,把不負責任當成民主自由,父母這樣的放任,只會毀了孩子! ![]() 3 孩子如果生活在沒有任何強制的環(huán)境中, 他將永遠不能成長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都不會指望孩子能自覺,他們只會逼著孩子往前走。 《傷仲永》里,人們都在惋惜曾經(jīng)那個天才兒童沒有成為光芒萬丈的大才子,但我更惋惜他沒有遇到會逼迫他的父母。 如果他父母不是把他的天才當成炫耀的工具,而是更加嚴厲的培養(yǎng)他,他又怎么會泯然眾人矣。 生活里,有些孩子未必聰明過人,他們或許有自己的天賦和熱愛的東西,但沒有一種成功不需要努力。 伊能靜的兒子小王子,3歲的時候就愛上畫畫,也很有天賦。 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所以在畫得很累的時候,小王子也會說想在家里玩,不想再畫畫。 伊能靜嚴厲地告訴兒子: “這個人生是你的,你負全責。神給每個人一樣的天賦,有人愿意付出百分之百還心存感激,有人只愿意努力百分之二十還喊累,收回這個天賦的人從來不是神,而是你自己。” 兒子顯然聽懂了,他開始堅持,最終成了一個靈氣十足的小畫師。 孩子想要變得更好,必定是要吃點苦頭的,天下從來沒有唾手可得的知識和技能,天分再高的天才不愿付出努力,也會變成一事無成的凡人。 慣子如殺子,父母愛孩子,一定要有度,超過了度就變成了溺愛。 你現(xiàn)在對孩子寬松,未來社會不會對他寬容,你現(xiàn)在對孩子對孩子百依百順,未來生活會讓他處處不順! ![]() 4 有遠見的父母, 都會做好陪伴式教練的角色 我見過的最不負責任的父母,就是完全讓孩子自由。 曾在網(wǎng)上看過一位網(wǎng)友對父母的控訴: 我的父母卻相反,無論我做什么,他們總是說你隨便,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弄。闖了禍,他們只是幫我收拾,卻不告訴我這是錯的,不可以這樣做;我害怕的時候,他們不會陪我,說這是人人都會經(jīng)歷的;我有的時候很迷茫,不知道我的人生在哪里,我的父母似乎還以他們放養(yǎng)為驕傲,稱不干預(yù)我們小孩的人生,讓你們自由發(fā)展,卻不知道我們這樣反而更沒有安全感。 生而不養(yǎng)謂之罪,養(yǎng)而不教謂之過。你可以給孩子自由,但是前提是你要讓孩子有自由的能力,而不是讓孩子在迷茫和無助中長大。 給孩子最好的愛,是會正確的管教孩子,多花時間耐心陪伴孩子。 有這樣一位媽媽,她的一兒一女都被美國名校錄取,兒子進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女兒則被哈佛、耶魯、斯坦福、哥倫比亞、普林斯頓等七所名校爭搶,一度在當?shù)匾l(fā)轟動。 而這位媽媽的教育秘訣就在于“先緊后松”,在孩子的幼兒時期,充當“虎媽”的角色,做一個嚴厲的陪伴式教練,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等孩子長大了,個性觀念已經(jīng)成型,就大膽放手,讓孩子學會掌握自己的人生,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 《窮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話說得好: 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 任何職業(yè)角色都可被替代,唯獨父母角色無可替代,世間回報率最高的投資,就是親子關(guān)系。 別讓陪伴缺失,別讓家庭教育缺席,別到了年老之后,才后悔這一生最沒做好的角色,是父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