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原創(chuàng) / 盡色 今天開篇之前我要檢討一下自己,雖然這可能不太明智。 昨天,朋友邀玩紙牌,我欣然赴約。可是,最后我摔了紙牌。我當時有點沖動,潛意識里覺得:朋友處得還不錯,全程埋怨有點背離游戲精神。 剛到家,朋友就發(fā)來信息,又是西瓜又是花的。本來應該我道歉的。我瞬間就被溫暖。是的,我們相互欣賞,也知道各自的不易,無論發(fā)生了什么,終究還是要以惺惺相惜的方式,溫暖收場。 你們知道,這個開頭是我慣用的比興手法。我要說的是美食的主題:無論世事如何紛雜,你與美食的關系,底色永遠是善意的,說不準就以什么方式讓你溫暖感動。 這次,我們起先是沖著“得撒石磨豆腐村”去的,這是句容新開發(fā)的一個民俗景點,從票圈發(fā)的照片來看,還不錯。我們在村口大門前詢問了一位當地模樣的人,問她這里怎么樣? 她說,她以前就住在這個村里,后來規(guī)劃成景點就遷離了。然后,她很堅定地搖了搖頭。我覺得,她的動作充滿了寓言性質。 好吧,臨近飯點了,惟有美食不會辜負我們,也惟有美食可以撫慰我們。 我開車,朋友在車上臨時搜索去哪里吃。我們沒有目標,我大概知道赤山湖附近有聞名遐邇的豬頭肉和老鵝。我們開足馬力去邂逅。 朱自清先生在談?chuàng)P州的美食時,我覺得他使用了貶低他人、抬高自己的不當手法。他說:“北京平常提到江蘇菜,總想著是甜甜的、膩膩的,吃了淮揚菜,才知道并不如此,真正油重的是鎮(zhèn)江菜。” 其實,鎮(zhèn)江菜真不是這樣。僅從朱自清先生提到的“重油”的反面,我們就可以看到事實的真相—— 鎮(zhèn)江菜曾經達到過一個非常高的境界:當別處吃豬肉還一味追求肥膩的時候,鎮(zhèn)江菜已臻清淡,把豬肉做出了近乎素菜的清淡,比如肴肉,比如水晶豬爪。 有老饕說:水晶豬爪委實是東南佳味。其皮、肥肉部分呈白色,帶有水晶般的“凍子”,瘦肉部分則紅艷艷的。乍看之下,肥瘦相間,一般人會因擔心太肥而不敢問津。 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因為水晶豬爪的皮韌而軟糯,肥肉部分肥而不膩,入口即化,而瘦肉部分既緊實又酥爛。一塊入口,質感多樣,有和合之妙,味道更是咸中透鮮,香味濃郁。 我以為,水晶豬爪和肴肉是表兄弟。為什么鎮(zhèn)江三怪里說“肴肉不當菜”?因為沒有肥膩感,上得了酒席,也登得了早餐桌。 而我們點的句容的鹵味豬爪,又是鎮(zhèn)江水晶豬爪的表親。 與水晶豬爪不同的是,鹵味豬爪是經過紅鹵的,保持了筋道的口感,還有皮下肉層的酥爛,有咸鮮的口感,更妙的是,食糖的運用,把鹵味豬爪的口感,稍稍帶離了菜肴的領地:甜甜的,可以當做零食來吃,這點類似于肴肉。 句容是一處妙地,不僅有好吃到沒朋友的鹵味豬爪,還有在吃貨界名聲杠杠的句容茅山老鵝。 很多老饕知道句容的老鵝特別棒,可是你如果問句容當地人,哪兒的老鵝最好吃?他們一定會告訴你:“吃老鵝,去新坊!” 我們開到華陽鎮(zhèn)新坊村時,突然就眼花繚亂了:村里有十幾家老鵝館,每家看上去都不錯!所幸我們在選擇困難時,當地朋友的信息來了:去延香老鵝店。 在說老鵝之前,我要吊一下胃口了,嘿嘿。咱們先說句容三岔的豬頭肉。三岔也在赤山湖附近,靠著新坊。說起三岔的豬頭肉,鎮(zhèn)江的老饕一定會一豎大拇指告訴你:味道、聲名一點不輸于茅山老鵝! 其實,三岔豬頭肉的真實身份,應該是鹵味豬爪的表兄弟,兩者的制作工藝相差無多。 《清裨類鈔》的作者對豬頭肉贊不絕口,謂之“齒頰留香,吾時猶津津有味馀味也。” 赤山湖附近的豬頭肉,滿滿的膠原蛋白,和熬制了8小時的鹵水碰撞在到一起,激發(fā)出各自的香味,又完美地融合在一處。 你看它外表油紅,內里瑩白潤潔,筷子剛伸到兩尺遠,濃香已經撲鼻;待到放進嘴里,該筋道的筋道,該綿軟的綿軟,稍抿即化,美不勝收。 真正的老饕一定是嗜此物為珍饈美味的,還將其特征總結為“肥糯香脆”四字。此外,還起了很多貼切的名稱,比如豬耳謂之“層層脆”,豬鼻子叫做“千里香”,豬上顎叫“天梯”,豬舌頭稱之為“招財”…… 赤山湖的三岔豬頭肉為何格外受人鐘愛?
與此類似,句容的茅山老鵝也是食材一級棒。 茅山老鵝其實是寬泛概念,差不多句容全境的老鵝都非常好吃,而全境的老鵝都只有兩種形式:腌制得板板的卻口感鮮嫩的老鵝,還有一種,就是紅燒老鵝。 句容人說起茅山腌制老鵝,都是一副如癡如醉的表情:句容自古以來就以養(yǎng)鵝腌制而聞名,其肉質鮮嫩、風味獨特,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拿過江蘇省第七屆食品博覽會金獎呢! 腌制老鵝通常是生的,周邊食客來品嘗的,則大多是紅燒老鵝。 紅燒老鵝原本是一道農家的待客土菜,由農家大嫂采用原汁原味的燒制辦法,因而完全保持了鄉(xiāng)土風味。我有一位句容朋友,夸口說,他紅燒老鵝不放一滴水,一幫朋友去嘗的時候,我正好沒空,感覺錯失了一個億! 如今這土燒老鵝,還與“綠色環(huán)保食品”掛了勾,爆發(fā)出全新的生命力。 敲大鍋,說重點了—— 作為鎮(zhèn)江人,我們自然是嘗過上述幾樣美食的,雖然在市區(qū)的酒店里吃到的,不一定達到如此正宗地道的口感。到這里,沒吃之前,我卻先哈哈大笑起來。 為什么?以前在酒店吃的,都是裝盤精致的,而到了這里,裝盤都是張牙舞爪的,你看,生姜片都快有巴掌長了,青紅椒也是整只的,口味上也是濃油赤醬而偏咸的,完全無視時下低鹽少糖的潮流!而這,更充滿了濃濃的、我行我素的田園鄉(xiāng)土氣息! 這感覺要怎么形容呢?就像你家對門是個絕色美女,你以前抬頭低頭看到的,都是她化著精致的妝容。偶然有一天,她追著自己家的小狗出門,一派素顏,可,還是那么美! 或者,像這幾天鬧分手的某星,你偶然在德基世貿大樓里撞見,她小腹微隆,可那種美麗逼人,你還是服的。 說到“服的”,對新坊美食最準確的概括,應該是這樣的:其實,古人說的服裝,“服”與“裝”是兩個概念,有大咖說,“服”是讓自己穿著舒服的衣服,而“裝”就是出席正式場合的衣服,帶一點“裝逼”的意思。 服裝如此,菜肴也是一樣。我們這次吃的新坊的紅燒老鵝,也是吃起來味道非常好的,但是,外表狂野。可以歸為“服”。 我想這家店的老板是個極為聰明的人,也或者巨量的客流讓他總結出一套非常聰明的套路:與紅燒老鵝搭配的,有自制的爽口泡菜,可以清口;當季的菊花腦蛋湯,既有敗火爽口的效果,還能解咸味;最妙的是他們稱之為“鍋貼”的烤小腳饅頭,蘸著老鵝的湯鹵吃,真叫是絕配! 說了這么多,我想告訴你:如果你沒有來品嘗過這些美食,那你不要奢談知道鎮(zhèn)江;如果你沒有來品嘗過這些美食,你的美食地圖是不完整的。來吧,總有一種意外,會溫暖你! 文圖原創(chuàng) 感謝轉發(f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