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句容美食, 無論是鮮啖、煮炒,還是蒸熬、燜烤, 無論是飛禽走獸,還是蔬果野菜, 句容人總能巧妙地烹飪出獨具特色的美味佳肴來。 作為發(fā)展了兩千多年的句容飲食文化, 色、香、味一個都不能少。 下面就讓我們來嘗嘗鮮美的句容味兒吧! 下蜀獅子頭 采用上好的下蜀農(nóng)村豬肉,肥瘦肉七三配比剁成肉泥,再加以各種輔料揉搓成團,將肉圓置于油鍋中,煎至金黃色,然后配上特色醬料放入煲中文火慢燉,醬油的醇香搭配肉質(zhì)的鮮嫩,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干焗鮰魚 鮰魚是長江水產(chǎn)的三大珍品之一,這種魚只見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亂石之中,位于長江南岸的句容下蜀,憑借“干焗鮰魚”的獨特風味,讓眾多游客贊不絕口。這里的干焗鮰魚濃香厚味,肉質(zhì)肥厚,油潤爽滑,軟嫩無刺,入口時口感鮮嫩、魚皮黏糯。 白兔紅燒肉 采用鎮(zhèn)江句容白兔鎮(zhèn)農(nóng)家自養(yǎng)的肥豬,將五花肉切成麻將牌大小的方塊,大火煮半小時后,小火燉一個小時,最后鐵鍋收汁。色澤金黃,肉質(zhì)酥嫩,肥而不膩。 茅山湖魚頭 茅山湖里鮮活的胖頭魚,洗凈去身,魚頭下鍋煎至鮮黃,放入砂鍋,注入茅山湖水,蔥姜為輔,五味交融,撇清浮油,文火慢燉,出鍋前灑上一把香菜,一道鮮美絕倫的茅山湖魚頭你怎能錯過? 茅西羊肉 茅西山羊,膠質(zhì)豐厚,羊肉緊實,紅燒是最絕妙的手法,先用猛火炙燒肉皮,肉皮在高溫下迅速收縮,流淌下的脂液,經(jīng)過長時間的燉制,發(fā)生一種奇妙的轉(zhuǎn)化,脂肪形成了膠質(zhì),像是在鍋里呼吸一樣,保持著羊肉勁韌的口感。 茅西臭干 茅西臭干,采用陳年老鹵泡制的豆干,而使普通豆干發(fā)酵成美味的鹵水則是采用茅山湖的湖水為基礎(chǔ),浸泡豆豉而成,聞其臭食其香的臭干,再經(jīng)過油炸辣汁,色質(zhì)金黃,口味香辣,鮮香開胃。 得撒石磨豆腐 豆?jié){糊從石磨里像奶油般的流淌出來,包含了大豆所有的營養(yǎng)。人工搽漿,連豆?jié){中細小的豆渣都過濾出來,漿歸漿,渣歸渣。柴火鐵鍋燒漿,香濃無比!傳統(tǒng)工藝,手工制作的石磨豆腐白嫩如玉,潤滑爽口。 葛粉煎薄撐 句容的薄撐在傳統(tǒng)口味的基礎(chǔ)上,加入葛粉,口感更加幼嫩細滑,外酥里軟,香口好吃。葛粉又有清涼下火、美顏嫩膚、抗衰延年的功用,愛美的你還不快來嘗嘗! 茅山小白魚 將小魚去除內(nèi)臟洗凈后下鐵鍋油煎,煎好后加入辣椒、醬油、糖等作料紅燒,再把和好的面直接貼在鍋的四周。面團貼在靠近鍋底的地方,在蒸的過程中面團自然流動下垂至魚湯處,在溫度的催化中達到五味的調(diào)和。 天王白斬雞 天王白斬雞的食材為農(nóng)家草雞和竹林雞,整雞加少許的鹽、紹酒、生姜片去腥,清蒸后,蘸適量醬、蒜汁即成,保留了雞肉的鮮、香、嫩,原汁原味。 冬筍燒肉 句容天王九龍山竹林中,最為食客熟知的食材,是冬筍。冬筍的家常做法很多,而冬筍燒肉,不論是鮮肉還是臘肉,紅燒還是爆炒,都是公認的美味。 金蟬花雞湯 原料竹林雞和金蟬花均取自于鎮(zhèn)江句容天王鎮(zhèn)。金蟬花又稱蟬花、大蟲草,是苦竹蟬感染蟬擬青霉而形成的“蟬”和“花”的復(fù)合體,為一味古老的名貴滋補中藥。湯是用定制的紫砂壺盛裝的,旁邊還有一小杯,小杯是紫砂內(nèi)釉杯,提起壺稍稍傾斜,橙黃色的湯就沖出壺嘴注入前面的小杯中,當一縷香氣緩緩的探入鼻腔,你就忍不住端起來一飲而盡了。 三岔豬頭肉 “三岔豬頭肉”用散養(yǎng)的豬頭燒煮,留下了百年老鹵,百年老鹵加上土法秘制的調(diào)料煮出的豬頭肉色汁醬紅,味道鮮咸,風味絕佳。 看完這些美食 大家是不是都饞了 哪一個才是你的菜 來源:公園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