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有一年春天里,母親喂了一群小雞。 小雞剛買來時都是一般大小,個個毛絨絨的,只是顏色不一樣,黃的、白的、黑的、灰的、花的,就像許多不同顏色的小毛線球在地上滾來滾去,嘰嘰、嘰嘰,一片稚嫩的叫聲,卻又看不出誰在叫,真是可愛極了,有趣極了! 母親喂得很用心,母親說它們就像孩子一樣,每一只都惹人愛、招人疼。 轉(zhuǎn)眼夏天到了,小雞們都長到了二半大,個個精氣神十足,仿佛渾身有使不完的勁。每天早晨只要一出籠子,就開始不停地跑來跑去,或覓食,或玩耍,你看不見它們有半刻的消停,真像一群快樂無比的孩子。 可是有兩只卻很特別,它倆與其他小雞相比算是“差生”了——我平時就這樣稱它們。雖然它們個頭與其他雞不相上下,但卻幾乎全身裸露,沒長幾根毛。而其他的雞卻是羽翼漸豐,足可飛上半米多高的籠子。 ![]() 每天早晨,只要籠子一打開,小雞們都爭先恐后地飛躍而上籠口邊沿,然后又撲騰著翅膀一躍而下。這兩只卻不行,盡管雙腿用力蹦了,但沒毛的翅膀卻不爭用,干撲騰就是上不去,最后還是母親把雞籠掀倒歪著口,它倆才蹦出去。 晚上進(jìn)籠子時,其他小雞都是連跳加飛一躍而上籠口邊,這兩只卻怎么也上不去,有時跳到一半的高度又摔下來,摔得“咕咚”一聲,看得我們都哈哈大笑,最后也還得人用手把它們捉進(jìn)去。 我說這兩個“差生”不知以后會怎樣,可是母親卻說它們不差,到時候也能長出羽毛下出蛋來,而且下蛋還不比其它雞晚呢! 果然,秋去冬來,這兩只小雞不僅早已長出了一身像樣的羽毛,而且也和其它小雞一塊開窩下蛋了,每天一個,每次下過蛋也都驕傲地喊著“個大個大”。 人的發(fā)展和小雞的成長何其相似:在小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是一樣地活潑可愛,而在成長過程中,有的孩子落后了,就像一時飛不上籠子的小雞,可是這類孩子并不差,只是比其他人慢些而已,時間是最優(yōu)秀的老師,只要假以時日,他們一樣可以“長出羽毛下出蛋來”。 沒有不下蛋的母雞,不是嗎?每個孩子長大后都能為我們的社會做出自己的一分貢獻(xiàn)! 教育是慢的功夫,飛不上籠子的小雞讓我真正理解了這句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