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代表至高境界,有表示多數(shù)、至高或至大的意思,如一言九鼎、九五之尊、九重天等。九又和“久”諧音,使人們賦予了它“長長久久”等更多的意義,形成了獨(dú)特的“九”文化。 九華山自古以來 就與“九”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與“九”有關(guān)的美妙故事 數(shù)不勝數(shù) “九華”由來 在漢代時(shí),九華山不叫九華山,因?qū)儆诹觋柨h,被稱為“陵陽山”。南朝梁時(shí)改稱九子山。改名原因,據(jù)《九華山志》載:“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巒異狀,其數(shù)有九,故名九子山?!?/p>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xué)家王安石在游遍九華山后,盛贊“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有人說,九華山“奇”就奇在有九十九峰,其中主峰有九座。 唐代詩人李白游九子山,作出“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的千古絕唱,從此,九子山改名九華山?!熬抛印币埠?,“九華”也好,而“九”始終未變。 “九”字勝景 九華山自然和人文景觀交融,不僅有著名的九華十景,九子峰、九子泉、九華街、九子古松等含“九”字的景觀也無不引人入勝,其中“九子泉聲”為古十景之一。此外,還有九華蓮社、九蓮禪寺等含有“九”字的寺院。 “九”字建筑 九華山古剎林立,其大小建筑也是別具一格,如月身寶殿中有九層木塔,塔前的石階是“九九八十一”級(jí)。86版《西游記》中《誤入小雷音寺》一集曾在此取景拍攝。 旃檀林內(nèi)造有九龍壁浮雕,寓意圓滿、蒸蒸日上的景象;化城寺的正殿內(nèi)刻有栩栩如生的“九龍盤珠”木雕,為稀世珍品。 “九”字詩詞 九華勝境吸引了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留下了數(shù)以千計(jì)的詩詞歌賦,其中含“九”的詩句也是洋洋大觀。 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疑是九龍夭矯欲攀天,忽逢霹靂一聲化為石?!?/p> 杜牧詩曰:“卻憶謫仙詩格俊,解吟秀出九芙蓉?!?/p> 明代哲學(xué)家王陽明詩曰:“九華之鋒九十九,此語相傳俗人口。” 清代詩人周赟詩曰:“九華山脈黃山來,九十九峰蓮花胎”,“九華秀江南,芙蓉?cái)€九九。”更有趣的是他的《九子泉聲》詩,共兩排九行、一行一字,兩行兩字,以此類推到第九行九個(gè)字結(jié)尾。 “九”字人物 說起九華山的神奇之處,更離不開一位重量級(jí)人物——金喬覺。金喬覺為新羅國王子,公元719年,不遠(yuǎn)千里落發(fā)登舟、渡海西行,并卓錫九華,潛心修行75年。圓寂那年,正好99歲。后人尊他為地藏菩薩應(yīng)世。 九華山不斷發(fā)生著“九”的故事,也向人們傳遞著百尺竿頭、寧靜致遠(yuǎn)的境界。 退去夏日的煩悶 少了冬日的厚重 在這個(gè)月朗清秋之際 愿九華帶給您吉祥美好 本文參考資料: 【1】韓賢梅,九華山與“九”,今日中國,1999年12月 【2】姜宏豹、陳壽新,九華山名勝傳奇,大眾文藝出版社,20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