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寧 今天是我國第35個教師節(jié)。1984年,北京師范大學當時的校長王梓坤老師提出將9月10日設定為教師節(jié),以弘揚全社會尊師重道的風氣,也在每一個教師心中注入對教師職業(yè)的自尊心、自覺性和自豪感。第二年的元月,全國人大通過了以王梓坤老師為首的代表提案,便有了至今已經35年的教師節(jié)。北師大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老師,都領會到在80年代初設教師節(jié)的重要意義;也感受到從那時起的30多年中國教育的普及、發(fā)展;親身體會到教師地位的逐步提高。北京師范大學的老師談起教師節(jié),更會為這個被全國人民共同慶祝的節(jié)日源于北師大而有著愉快、溫馨的回憶。 今年是我從教的第61個年頭,60年前,我們近百名北師大各個專業(yè)的畢業(yè)生沿隴海路向西,在蘭州分手,分赴新疆、青海、寧夏、內蒙,建立起西北高原稀有的幾個高等師范院校。至今,有些同學還留在西北高原,也有的墓碑還立在三江源頭。今天從西北幾省考回北師大的師范生,都是那時北師大畢業(yè)生開創(chuàng)的高等師范教育的受教者和受益者。我要在教師節(jié)提到他們,一方面是對我的那些獻身教育老同學的深深懷念,另一方面是想說,教育事業(yè)是一種延續(xù),一種傳遞,一種把自己交給未來、交給幼小者、成長者的預支。正如“養(yǎng)兒方知父母心”一樣,只有自己走入教育,才能記起和懂得自己老師的辛勤勞苦和語重心長。 教師的魅力在于平凡。沒有飛船上天的震驚世界,沒有十幾位數的金融運作,沒有萬丈高樓的平地而起……我們的工作不過是在燈下翻來覆去地考慮,如何把一個語言學定律、一首50多字的律詩、一段歷史事件、一道數學難題、一個化學方程式和一則生物實驗……讓學生理解、記住、感受和應用。高校老師幾十年苦讀、冥想、驗證、充實建造的基礎理論,到了課堂上不過講個半小時。教師的緊張不過是擔心自己的行差踏錯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教師的懊惱不過是看到學生增長著壞的習慣而沒能及時糾正……可是,這種近于繁瑣的微不足道背后,會有后來人生命的強大、志向的高遠、創(chuàng)造的輝煌和靈魂的純凈,想到平凡背后的崇高,才會感受教育事業(yè)的魅力。但是教育,是一種群體的事業(yè),多少圣人、偉人、能人都是有老師的,卻沒有哪一位老師可以僅憑一己之力塑造一個人才。平凡存于日日夜夜,崇高卻在無形之中。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內心的純凈就是他的精神資源,學業(yè)和教育能力的進步永無休止,但一個真正的教師最不應當的,是被物欲橫流引誘和被個人名利異化。北師大的校風應當這樣形成,北師大人的品格應當這樣鍛造。 教育是一種國家行為,也是一種人民的囑托。教育永遠要跟上時代的要求。到了21世紀,中國的國力增強,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很多新問題擺在幾代人的面前,是我們從未遇見、不曾經歷過的。信息時代改變了知識傳播和學習的方式,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必須發(fā)生變化。如果說50-60年代的教育首要的是普及知識、消除愚昧、找到多數人的生存價值;80-90年代的教育要強調適應發(fā)展、學會應用、服務社會;那么,21世紀的教育就要強調有正確的價值觀,懂得分辨和過濾信息;要青年一代有求知欲卻不僅僅被死記硬背的知識所束縛,更要具有隨時獲取新知的能力;要學生們能夠把握歷史、繼承傳統,卻用現代的立場和未來的眼光看世界,而不用復古和腐朽去沖擊社會的進步。這就是2017年發(fā)布的高中課標重要的精神。這種教育需要從義務教育開始、經過高中教育、進入本科教育的一貫性,要求每一門課程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落實可能達到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轉型對師范教育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的不足,跟不上教育發(fā)展的形勢?;仡櫦韧?,北京師范大學是有著非常悠久的師范教育歷史傳統的。我讀本科的時候,著名的文學家黃藥眠先生、鐘敬文先生、啟功先生、著名語言學家陸宗達先生、俞敏先生、葛信益先生等等專家學者,都親自帶教育實習,他們?yōu)槲覀兏慕贪?,聽我們上課,給我們評課。北師大中文系的知名教授從來不認為學富五車就應該輕視基礎教育,他們的身體力行讓我們知道,只有學理把握特別深入,專業(yè)研究十分通透,才能經得起應用的考驗。那個時候,北師大每年在中學的實習,都是承擔學校最大的喜事。迎接實習生進校的,永遠是真誠期待的目光;送別實習生離開的,總會有中學教學的新氣象……學校的教育氣氛感染了50年代入學的我們,不論有多少委屈,經受多大的磨難,我們的教育情懷是矢志不渝的。師輩能做到的,今后我們也應當能夠做到。60年來,我曾有多次機會離開學校去從事其他職業(yè),也曾有多次機會調到綜合大學去任教,但我都主動放棄了。有人問我為什么這樣死守?我說不出什么豪言壯語,更沒有什么可以說服其他人也這樣做的理由。我只能說,那是一種不愿放棄初衷的堅持,是一種安于平凡和繁瑣、習慣于和學生相處的積習,是一種沉浸于一代代傳承而為未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滿足。我的感受也就是我的忠告只有這幾句話——不論你是不得已選擇了教育,還是主動選擇了教育,都不應后悔,教育是值得我們終身奉獻的事業(yè)。 2019,9,10教師節(jié) 本文插圖/草蟲 本文作者 作者簡介:王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