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文帝元寶炬當皇帝時,他的四公子元廓才七、八歲。他生性怯懦,長大后整天沉湎于酒色。元寶炬死后,哥哥元欽繼承皇位,只做了三年皇帝,便被宇文泰所廢殺。于是元廓便在公元554年二月稀里糊涂地當上了皇帝。他是個名符其實的傀儡,朝廷大事他全然不管,也無權(quán)干預,他的全部生活就是和妃子宮女們尋歡作樂。國事全由太師宇文泰料理。 按照宇文泰的意思,皇族元氏又恢復了鮮卑姓,稱拓跋氏,元廓也改為拓跋廓。其余改為漢姓的鮮卑族也一律恢復舊姓。還給一部分漢族文武官吏改易鮮卑姓。取魏初統(tǒng)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之說,以諸將功高者改為三十六鮮卑大姓,次者為九十九姓; 他們所統(tǒng)帥的士兵亦改為與將領(lǐng)同姓,企圖以此來造成一種血緣心理,密切兵將關(guān)系,增強府兵的戰(zhàn)斗力。宇文泰命侍中崔猷開通了長安到漢中的車道,然后命大將李遷南征巴、濮, 鎮(zhèn)服南蠻, 又派于謹、 宇文護、 楊忠等率兵五萬開赴江陵, 殺了梁元帝, 另立蕭??為梁王,都江陵,西魏留駐軍隊進行監(jiān)視。 宇文泰并沒有陶醉于勝利的歡愉之中。他已年過半百,要操心的事實在太多了。他要進一步改革政治制度,使之更加得心應手,集權(quán)于中央。為此,他在西魏恭帝三年(556)正月,仿照周禮的記載建立六官,自任太師、太冢宰(宰相)。他還要利用有生之年,為宇文氏家族登基奪位做好準備,為此,他把宗室諸王統(tǒng)統(tǒng)降爵為公,又在同年三月,召集群臣開會討論他應該立誰為世子,那種聲勢并不亞于議立皇太子。經(jīng)過一番討論之后,宇文泰采納了尚書左仆射李遠的建議,立宇文覺為世子。 同年九月,宇文泰到北方視察,在歸途中得了重病。他自知難以康復,急忙召侄兒中山公宇文護到身邊。叔侄倆在涇州會面,宇文泰躺在床上,握著宇文護的雙手叮嚀道:“我不行了,幾個兒子年紀都還小,國事就全托付給你啦。你要努力完成我的未竟之業(yè)。”宇文護含淚點頭。不久,宇文泰病死于云陽。宇文護扶持15歲的宇文覺承襲父位,繼任太師、柱國、大冢宰。由宇文護輔政,掌握實權(quán)。 宇文護輔政,有些資歷老的大臣不服氣,都不肯服從他。宇文護求教于謹,幸好于謹一向很受宇文護尊重,此時于謹作為大司寇率先服從,別的大臣才勉強接受下來。宇文護果然十分能干,不久便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條,總算過了困難時期。 同年十二月,宇文護便完成了宇文泰的遺志,迫使拓跋廓把皇位讓給了宇文覺。次年(557)正月,宇文覺即位稱帝,建立北周,拓跋廓被封為宋公,一個月后又被殺,謚號恭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