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出東方而入于西極,萬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后成功,是出則存,是入則亡。萬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 譯文:太陽由東方出來,在西邊沒入,萬物沒有不順著這個方向的;凡是有眼有足的動物,也是順應(yīng)太陽的出沒而行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萬物都是這樣的。等待造化去了,便順應(yīng)而死;等待造化來了,便順應(yīng)而生。 人生是有限的,但是人生不是一無所有。每個人的平均年齡約為七十歲,就算活到一百歲,在歷史的長河里,也是白駒過隙,滄海一粟而已;命運(yùn)是不可預(yù)測的,我們只能順應(yīng)造物的變化,與時俱往而已。 2、草食之獸不疾易藪,水生之蟲不疾易水,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 譯文:草食的禽獸為了覓食,不辭辛苦移居草澤;生長水中的蟲為了生存,不怕移居池沼。天下事一得一失,利取其大者,害取其小者。 做任何事,不會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的,掌握大原則,細(xì)節(jié)是難以周到的。凡事都想追求十全十美,是吃力不討好,只是自尋煩惱而已。生命要有核心,生活要有重點(diǎn),不能只見其利,不見其弊,本末倒置。 3、 夫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則四支百體將為塵垢,而死生終始將為晝夜而莫之能滑,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 譯文:說起來天下是萬物同一的名稱。知道天下是萬物同一的名稱,那么四肢百體都是塵垢,而死生終始不過像晝夜一樣,不能擾亂人的心胸了,何況身外的得失禍福的細(xì)故呢? 我們把眼光放長遠(yuǎn)來看,人生的得失禍福都像塵土一樣,比起生命的存在,金錢、地位、毀譽(yù)、得失,都不值眷顧堇礙,生命不存在的時候,金錢、地位、毀譽(yù)、得失都沒有意義。因此,君子務(wù)本,我們要以生命的存在為本,而不必太在意外在的名利得失。再說大一些,死生如晝夜,對生命的存在也不必太執(zhí)著、太多不舍。 |
|
來自: longxin0616 > 《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