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福光
活法兒
今天
關(guān)于胖瘦的話題,永遠不缺熱度。尤其這兩種,見面幾乎能打起來。 一種是「我想長點肉,但狂吃還是瘦」,另一類是「我想瘦一點,但喝水都能胖」。 兩邊先別顧著掐。從中醫(yī)角度來看,胖不起來的瘦子和瘦不下去的胖子,很可能是同一種病。我們慢慢道來。 你眼中的胖瘦,和中醫(yī)不一樣 中醫(yī)很早就開始關(guān)注人民群眾的身材問題了。元代中醫(yī)朱丹溪在《格致余論》中寫到「肥人濕多,瘦人火多」,到了清代,名醫(yī)程芝田在《醫(yī)法心傳》里又進一步闡述「肥人氣虛多痰,瘦人血虛多火」。 有一點,可能大家容易誤解,中醫(yī)講的「肥人」「瘦人」并不是按標準分體型、以BMI為分水嶺的胖瘦;而是基于人的外在形體,與生活狀態(tài)相關(guān)聯(lián),去評價人體的健康狀態(tài)。 所以,那些胡吃海喝撐胖的還有自我煎熬作瘦的,先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怎么吃都胖不起來的瘦子,吃再少也瘦不下去的胖子,才是中醫(yī)眼中的需要關(guān)注的「胖瘦」。這種情況,身體通常是失衡的,需要調(diào)治。 剛才我們說到,胖人多是氣虛痰濕,瘦人多是血虛火旺,元清兩位名醫(yī)都持同樣觀點。這正是解開胖瘦問題的關(guān)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為啥你的胖減不下去? 胖人氣虛痰濕,瘦人血虛火旺,再精簡一下,可以歸因為兩個字:脾虛。不過,胖子和瘦子的脾虛,有著很大的不同。 喝水都胖的胖子,你摸摸他的肉肉,通常會發(fā)現(xiàn)很冰涼冰涼的很舒服。這就是很典型的陽虛表現(xiàn),而胖子的脾虛,也多是脾氣虛、脾陽虛。 脾主運化水濕,是津液代謝、氣機升降的樞紐,不管哪種體質(zhì)的肥胖,大多有脾陽氣虛的緣故。由于氣虛、陽虛,身體運化功能不足,無法氣化掉多余的脂肪,慢慢就變成了肥胖。 而這類肥胖本質(zhì)上就是脾虛引起的痰濕。如果痰濕滯留在身體里,久而久之會影響臟腑經(jīng)絡(luò),從而引起其他疾病。 觀察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此類肥胖者往往面色發(fā)白、喜暖怕涼、胸悶痰多、容易身體疲倦、頭昏腿沉、大便粘馬桶,還容易腹脹、注意力不集中。 這樣的胖子尤其不要用水果代餐減肥,本身脾胃就陽虛有痰濕,而水果正是濕寒,吃多了會傷及脾胃,加重氣虛陽虛的癥狀,這也正是為什么這種減肥總是反彈的緣故。 為啥你的瘦長不起肉? 狂吃還瘦的人,首先還是要排除遺傳疾病因素,比如甲亢、肝病、腎病、糖尿病等等,最大的可能原因就是脾陰虛。 跟脾氣虛、脾陽虛不同,脾陰虛的問題主要是脾胃運化水谷所產(chǎn)生的津液、養(yǎng)分無法輸布到全身,身體的肌肉腠理得不到脾胃輸送的營養(yǎng),所以形體消瘦,氣色也不好。 前文提到,清代名醫(yī)程芝田說「瘦人血虛多火」,正是由于脾陰虛造成虛火內(nèi)生、暗耗陰津,導致身體日漸消瘦。 這類瘦子通常有以下一些癥狀: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胃痛胃脹,干嘔打嗝,口干咽燥,心煩氣躁,大便干結(jié)。 如果你是這樣的瘦子,那不要再逼自己各種吃了,并不是吃多了就會變成肉,反而會讓脾胃傷上加傷。 胖子減肥不靠餓,要健脾祛濕化痰 雖然管住嘴邁開腿是減肥的不二法則,但食欲無罪,管住嘴的意思不是讓你扔掉主食或者干脆斷食,而是不吃不適合你的食物。 清代名醫(yī)張聿青在醫(yī)案中記載「體豐者多濕多痰,所以治痰為先。」那么飲食起居里,我們?nèi)绾戊顫窕的兀?/span> 避潮濕 生活環(huán)境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避免在潮濕環(huán)境久居,不穿未干透的衣服,盡量多曬太陽。 動升陽 邁開腿尤其重要。動能升陽,運動能鼓舞脾胃陽氣,驅(qū)趕濕邪。堅持每天清晨半小時的有氧運動就很好,比如瑜伽、八段錦、太極拳等等。但運動過后,切記暴飲暴食。 不知道練啥的話,跟著視頻練練八段錦吧,每天10分鐘。減肥只是副作用,增強體質(zhì)少些病痛比什么都強。 養(yǎng)脾胃 顧護脾胃是根本方法。盡量不要吃損傷脾胃的食物,避免口味過重、暴飲暴食,最好戒掉生冷甜點,生冷傷陽,甜膩化濕。 去痰濕 雖說陽虛胖痰濕肥巨難減,其實抓住關(guān)鍵點就好辦了:化痰、燥濕、理氣、健脾。 在宋代醫(yī)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有個名方叫做「二陳湯」,專門對付這種寒濕痰飲,歷代名醫(yī)的醫(yī)案中也經(jīng)常見到,用對了真是效如桴鼓。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二陳湯 但二陳湯畢竟是藥方,且半夏有毒性,還是得醫(yī)生面診把關(guān)用藥為好。為了方便平時日常養(yǎng)生,產(chǎn)品同事和中醫(yī)老師取法二陳湯,用功效性的食材取代葛根、百合,替代不宜常服的半夏,研發(fā)出一道「百陳湯」。 葛根 葛根味甘、辛,性平;入脾、胃經(jīng)。可清熱生津,升陽止瀉。讓陽氣向上升,往外透,不至于被寒濕痰飲困住。 百合 百合色白屬金,味甘屬土,晝開夜合,應(yīng)土氣之達于四旁,可以使脾氣上升肺氣下降,幫助津液輸布、糟粕運化。既補中益氣,又利大小便,幫助濕濁排出,還能平衡干姜、葛根的辛燥。 葛根升透陽氣,百合輸布水液,這樣一來,百陳湯便成了一泡溫陽化痰,祛濕健脾的暖飲,幫助脾胃養(yǎng)好陽氣,恢復運化功能,讓身體形成穩(wěn)定的代謝和循環(huán)。日常代茶喝,幫你把陳年老痰、寒濕贅肉化掉,身體自然越來越輕盈。
百陳湯所配的茶料均產(chǎn)自亳州原產(chǎn)地,使用農(nóng)法種植,沒有熏制,沒有添加,沒做輻射,生蟲的話請不要驚訝,食材的效用正是來自它天然的生命力。所以入手后最好冷藏保存,開封后盡快食用。 一般取一袋,用沸水200毫升沖泡后加蓋燜10分鐘。如果有條件的話,煎煮效果更佳,用300~400毫升的水煎煮15分鐘,或者半小時,然后再飲用。 茶料都是甄選的飲片級食材,有時間且愿意花功夫的話也可以每包煎煮兩遍,然后兌在一起,夠一天的量了,可以完整地喝掉這泡小藥茶的精華。
![]() ![]() ![]() ![]() 直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右手翻掌上舉,五指并緊,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時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開,仰頭看右指尖片刻。動作復原后,兩手交替反復進行,反復多遍。手掌起落動作要慢,不可急。 做個動作看似簡單,用心做,其實有些辛苦。關(guān)鍵在于力在掌根,上撐下按,能感受到身體里的筋撐開,氣血變通暢。功在強健脾胃,尤其適合焦慮、飲食不規(guī)律的人常常練習。多做幾遍,面色都會好很多。 ![]() 道地小米,要數(shù)山西高原產(chǎn)的對脾胃最是補養(yǎng)。脾胃五行屬土,土位居中,而山西位于中原,得土氣最多;而小米色黃,黃為土色,這里的小米自然品質(zhì)上佳。 選品的同事花了一個多月嘗了20多款全國各大產(chǎn)區(qū)的小米,山西地區(qū)的有5款,最終被一份來自山西長治的小米驚到了,粥油超厚的一層,米香、油潤、無雜質(zhì)。 ![]() ![]() 小米隨處可見,這款小米有什么特別的?我們拿超市的小米來做個對比吧: 1、味道香,顏色深。 下圖左邊是超市常見的小米,右邊是山西的珍珠黃小米。好的小米,顏色深黃或是蠟黃,聞起來有一股特別的清香。 ![]() 2、特別容易熬出粥油。 能熬得出粥油的米,才是好小米。這個米做粥時,砂鍋加清水煮沸,放入適量小米,漂起米油后,改為小火慢熬,待到米油增多加厚成脂、米粒開花,粥就熬好了。粥油超厚,噴香黏稠,特別適合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的人。 3、免淘洗,直接煮。 干凈無沙無塵,可以直接下鍋煮,把營養(yǎng)完全留住。 中醫(yī)講「五谷為養(yǎng)」,而小米是五谷之首——粟,入脾經(jīng)、胃經(jīng)、腎經(jīng)。顆粒小小卻可以蓬勃出巨大的能量,在貧瘠的土地上,一樣可以長得非常好,人吃了自然也會有飽滿的精氣神。小米里滿滿的土氣,脾胃太喜歡了。 怎么樣做出好粥油去喂養(yǎng)你的脾胃呢?這幾個小貼士幫你快捷方便出好粥。
要特別提醒的是,粥中先不要添加任何調(diào)料。喝粥油的時候最好空腹,加入少量食鹽,可起到引「藥」入經(jīng)的作用,以增強粥油補腎益精的功效。 ![]() |
|
來自: 為什么73 > 《活法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