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吃完飯后會覺得又困又累,這是怎么回事呢? 一般來說,飯后犯困和疲勞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太過擔心。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原因會導致飯后犯困。
飯后犯困,怎么解決? 1改善飲食習慣 適量減少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單次攝入量,主食、肉、蛋都少吃一些,多吃些蔬菜水果。 如果確實食量大、消耗多,也可以適當增加用餐次數,少吃多餐,每次用餐七分飽即可。 2餐前一杯水 研究表明餐前飲用350~480 mL的水可以降低自主神經損害患者的餐后血壓下降幅度。當然,一般人不用喝這么多,正常的一杯水足夠起到相似作用。如果前一天沒睡好,也可以換成咖啡和茶。但是如果晚上入睡困難,午飯后就不要喝咖啡和茶了。 3飯后散步 如果飯前喝了水,午飯也只有七分飽,但飯后還是犯困的話,可以到室外散散步、曬曬太陽,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前面說到,一般情況下飯后犯困、覺得疲勞是正常的,但如果試過各種方法且堅持一段時間后,依然在飯后犯困、疲乏甚至頭暈、無力的話,就應當警惕,可能是出現了慢性病或已經患有的慢性病控制不佳。 1、動脈粥樣硬化 由于血管狹窄、僵硬,無法快速恢復血壓水平,導致餐后血壓短時間內無法回升,持續(xù)產生困倦感。 2、糖尿病 餐后食物消化會使血糖水平迅速升高,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分泌的胰島素量不足或分泌的胰島素不能正常工作,使高水平的血糖不能正常下降,從而導致困倦。 3、貧血 一旦處于貧血狀態(tài),日常生活中本身就很容易感到疲乏,而餐后血液集中到消化系統(tǒng),造成其他部位供血不足,出現明顯的困倦、無力。 4、睡眠呼吸暫停 即晚間睡眠時打鼾并伴有呼吸暫停的情況,由于夜間的間斷性呼吸暫停,導致缺氧、頻繁醒來,使睡眠質量降低,造成白天困倦、嗜睡,餐后的正常生理過程則會使困倦更加明顯。 總而言之,飯后犯困真的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生理現象,正確的對待和處理它,能夠讓生活質量有一個小小的提高,也能夠避免“中午不睡,下午崩潰”的尷尬情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