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就要挨打,我想這樣的一個言論在我們整個的歷史上就應該是能夠得到證實,幾千年的文明發(fā)展之中,好像一直就是遵循這樣的一個規(guī)則,在古代稍有不慎就可能連自己的王朝就丟掉了,之后這樣的情況也是在不斷上演,我想大家對于我國晚清歷史上出現(xiàn)的一些個情況也是比較了解的,這當然不能夠去怪罪任何的一個人,走到這一步,實際上跟其中一路走來的諸多原因都有關,這一點我們一定要重視。 然而在其中,我想最為令人氣憤的就是我們遭到了八國聯(lián)軍的侵略,其中圓明園也是在戰(zhàn)役當中毀于一旦,諸多的文物寶貝是落入了敵人的手中,即便是如今我們也能夠看到在整個的世界范圍之內(nèi),本屬于我國的文物在外國人的手中,他們是明目張膽地進行拍賣,這對于我國來說絕對是相當大的損失。 而就在晚清歷史上,實際上還時有諸多賢能之人的,他們也是朝廷的重臣,其中就以左宗棠與曾國藩最為著名,那么在當時他們聽到了這樣的一個消息之后,兩人的反應是什么呢?首先來說說曾國藩,我們對于此人應該是不陌生了,他的著作也是激勵了無數(shù)人,而當時在這件事情發(fā)生之后,他也是憑借打敗了太平軍,自己的職位也是上升了不少,可謂是風光一時。 可對于圓明園被毀這件事情卻幾乎是不關注,或許那時候他的注意力并不在這里,而之后在關于圓明園的描述當中,他認為雖說是燒毀了,但是我們的宗廟還在,很難想象這樣的話竟然會是在他的口中說出來,那可是我們國家的寶藏,竟然是這般可有可無的態(tài)度,作為一名軍人,他難道就沒有憂國憂民的意識,只有自己的榮華富貴才是最重要的。 而我們反觀左宗棠,當時在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后,那心中也是相當憂愁的,雖說自己沒辦法改變這局勢,但是依舊是可以使用自己的行為來挽回我們的尊嚴,之后他在整個的工作過程當中也是相當厭惡外國人,而在自己所選拔的翻譯當中,也不會去使用這些洋鬼子,在自己的地盤之上也是決不允許洋人胡作非為,雖說是沒趕走他們,但是他們也不敢來騷擾百姓。 當時左宗棠對于整個的洋人可是沒有好臉色的,在中國他也是成為了諸多洋人所畏懼的人物,一般人還真是不敢招惹他。從上面我們這樣的一個對比之下來看,左宗棠則是將國家放到了心上,而曾國藩的態(tài)度就不敢令人茍同了,要說自己是什么樣的人,那得是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而絕非是靠嘴皮子來證明,顯然左宗棠是用自己的行到證明了自己的愛國之心。 |
|
來自: 攝影姥 > 《……走近“圓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