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這個時候,都是天津最難熬的日子。 路上行人匆匆,車輪呼嘯,所有人都希望趕緊回到室內(nèi),賴在空調(diào)屋里,躲過最熱的伏天。 但在這樣的天氣下,卻仍有一些人在街道邊,守著一個個小攤,用期待的眼神盼望行人駐足。 擺攤的人,是城市中最普通、平凡的一群人,卻又是大城市里越來越難得的風(fēng)景。 我小時候家里也擺過攤,從路邊攤到自由市場,親眼見過父母與他們一樣付出過辛苦。 所以我天生對做小買賣的人有種好感。 沒事時,總是喜歡跟他們聊兩句。 賣鴨蛋的大爺 “我要吃飯的” 每天下班時,總能在路邊看到一個賣鴨蛋的大爺,說是賣鴨蛋,但他的攤子上,卻還擺著兩筐雞蛋和幾個塑料臉盆。 作為一名“攤二代”,我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大爺正在經(jīng)歷商業(yè)轉(zhuǎn)型。 大爺看著得有60多歲,留著花白的寸頭,總是愛穿深色的衣服。每天下午6點一過,就會準(zhǔn)時出現(xiàn)在他的“專用攤位”上。 他擺攤的地方人流量很小,周邊也都是待拆遷的平房,路過的人也多是像我這樣的上班族,很少有人會停下來看他和他的鴨蛋/臉盆。 這絕不是個賣東西的好地段。 無人問津的時候,大爺就安靜地坐在攤位面前,擺弄著手里的老人手機。 大爺是河北人,來天津已經(jīng)20多年了,做過保潔、干過保安,后來開始賣菜、賣蛋。他以前有個小門臉兒,房子是從當(dāng)?shù)氐仡^蛇手里租的違建,白天賣貨,晚上睡覺。 后來政府清理違章建筑,他的小破屋就被拆掉了,直到今天也沒找到合適的便宜店面。白天,他會在小型的自發(fā)早市見縫插針的賣一會,晚上就把三輪車放在一旁,在路邊擺攤。 “我這歲數(shù)也不怕人瞧不起了,這地界不影響交通,城管也不怎么難為我,人家一來我就主動收拾,不給他添麻煩……可就算這樣我也不愿意在外邊擺地攤??!關(guān)鍵是房租實在太貴了...” 現(xiàn)在正是暑假,大爺有時會帶著一個小女孩來擺攤,那是他的外孫女,他的閨女也在天津打工??伤霞业膬鹤舆€沒結(jié)婚,為了孩子,他還是得出來賺錢。 “我以前主要是賣菜,順帶賣雞蛋鴨蛋,現(xiàn)在沒固定地方,不敢上菜了,賣不出去就壞了?!?/strong> 他指了指地上的鴨蛋: “夏天了,這蛋也放不住,抓緊把貨底子清出去,我就改賣日用百貨,這東西家家都得用,放的住,利潤也不小?!?/strong> 大爺對買東西的人你總是很熱情。我那天在他那買了幾個鴨蛋,臨走他還不忘多推薦兩句: “雞蛋呢,買不買點,這也挺好的,我給你拿車?yán)锏?,車?yán)锏臎]曬著……” 我本想給他拍張照片,但他擺擺手不肯拍: “你給我拍完照,我就出名了,一出名,我的飯碗就保不住了,我要吃飯的……” 賣舊物的大哥 “干這個,我高興” 以前總以為,天津的鬼市沒了,其實那只是咱還沒發(fā)現(xiàn)而已。 在天津的一些溝溝坎坎(哪我就不說了,能看出來的自然能看出來),仍生存著一群以賣“亂七八糟”為生的人。 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是這片自發(fā)小鬼市兒剛“開門”的時間段。 照片里這位賣亂七八糟的大叔,身材瘦弱,打扮樸素,正坐在馬路牙子上,用倆手撐著條大褲衩和路過的人交談。 看到我推著車過去,大哥撇了我一眼說:“看看嘛…這都以前的貨底子,甩完就完了?!?/p> 正說著,一陣風(fēng)把他地上鋪的塑料布吹起一個角,大哥扔下褲衩趕緊過去鋪平,嘴上說著: “你自己下手,看嘛合適自己挑,鑰匙鏈要嗎?這邊還有...” 他口中的鑰匙鏈?zhǔn)沁@種畫風(fēng)的…… 我連連擺手,告訴他我隨便看看。 褲衩、草帽、綠軍帽;地上大大小小的飯盒里,都是針頭線腦,里面的塵土厚厚一層。 我掏出手機要拍照,被他急忙制止: “你照嘛?!” “我照褲衩……” “你照褲衩干嘛?!” “回家上淘寶搜同款……” “別媽瞎照!” “好您嘞!” 我這人向來聽勸,不讓咱照咱就不照。正好不遠(yuǎn)處光著脊梁的大爺,正從包袱里往外掏東西,也開始準(zhǔn)備擺攤。 我決定去他那碰碰運氣。 這大爺賣的東西,遠(yuǎn)比褲衩大哥賣的豐富,上至老虎鉗子,下至大鼓弦子,左有三輪鏈子,右有梅花板子……幾乎都是工具和零件。 怕挨卷,偷拍的 “您這東西夠全乎的啊!” “你要嘛?嘛都有!” 這位大爺,大概是這條街底氣最足的人,不但攤子鋪的大,東西全,而且資歷也老,他說他以前在西關(guān)街賣過自行車配件,那會“大爺”還是“大哥”。自打西關(guān)街拆遷,他又跑到了千里堤,隨著天津大型鬼市一個個的消失,大爺這才開始了“打油飛”滿處跑的日子。 我問他,這東西現(xiàn)在賣得出去嗎?他樂了。 “賣嘛,這一天賣不了30、20的,就為了玩……沒辦法啊,打小兒看見機械零件就走不動道,就愛研究這個。以前我們院街坊的自行車,好幾輛都是我給攢的,除了零件要錢,手工我都白搭,就為了玩?!?/strong> 我說到您這歲數(shù),還能堅持自己的一份興趣和理想,真不錯。我祝您永遠(yuǎn)年輕,永遠(yuǎn)熱淚盈眶…… 大爺說:我這挺高興的事,我哭個嘛勁呢? 買醬貨的大哥 “賺錢,給兒子買樓” 天津人向來喜歡簡單省事。尤其夏季,很多人不愿意開火做飯,習(xí)慣出去買點熟食,買點大餅饅頭對付一餐。 這位賣熟食的大哥,正熟練的為買主切肉裝兜,買家舉著手機,正給攤主看他剛剛轉(zhuǎn)過去的錢。攤主沒抬眼,連連笑著說“不用不用,我還能不信你???” 從攤主的麻利勁兒可以看出,他從事這一行已經(jīng)不是一年兩年了,小風(fēng)一吹,他頭頂上不多的頭發(fā)就乎乎扇扇的。 大哥來自山東,每天幫妻子把市場里的攤子打理好之后,他就會在下午4點左右,開著面包跑到不遠(yuǎn)處的居民區(qū)擺攤,等差不多了再收攤回家睡覺。 “沒辦法啊,多分一個攤兒賣,就能多賺點錢啊,兩個人守著一個攤浪費資源,這邊的人也挺愛吃我做的…” 他賣的豬頭肉比市場上的要貴一點,但每次他都讓顧客先試吃,吃出好了再買。 “天氣涼快的話賣得好點,太熱了好多人就不愿意買了,人家也不想試吃,怕壞?!?/strong> 看來,賣熟食也是要看天吃飯的。 攤主身后的桌上貼著二維碼,客人掃碼付錢時,大哥總會特意提一句,二維碼中間的圖案,是他的兒子。 “我兒子剛上高中,在老家那邊呢,學(xué)習(xí)可好了!他就愛吃我燉的豬蹄,可惜只能等過年回去時才能給他燉了。趁著我年輕,多掙一點吧,還要給兒子買樓呢!” 生容易,活容易,但生活不容易。如果可以選擇,在這樣的高溫天氣,誰不想開著空調(diào),舒舒服服的享一方天倫呢... 實話說,在天津,給與擺攤?cè)说纳婵臻g正在日漸縮小。他們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街角處、天橋下、地鐵口…在城市的夾縫中艱難求生。 但也正是因為有了風(fēng)雨的洗禮,幸福才顯得更加可貴。 每個人都有要解決的困難,都有自己小小的夢想,也都有自己想守護(hù)的人…… 就像這些平凡擺攤?cè)艘粯樱覀兒退麄兌荚跒榱诉@些而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