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華 世間文人才子皆多情文人才子皆多情,我想這句話大家應(yīng)該不會反駁。近現(xiàn)代文人才子中,徐志摩才華橫溢,一首《再別康橋》,不僅打動了無數(shù)少女的心,就連鐵骨錚錚的男兒漢也不免被徐志摩的那一句“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而感染!徐志摩是多情的,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在他有限的生命中卻曾與四位美女糾纏不清,所以,說才子徐志摩是多情郎一點都不夸張。 而在清代,也有一位多情郎。他出身名門,身份地位顯赫,曾有生之年常伴康熙左右。他多情但不風(fēng)流,在短短的31年時間里,游遍祖國的千山萬水,將心中對亡妻的深深思念化作了一首又一首纏綿悱惻的詞曲。 他就是納蘭明珠之子——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詞人,曾是康熙的侍衛(wèi)。納蘭的一生雖然短暫,他卻在他有生之年寫下了多首不朽名篇。而“納蘭詞”對當(dāng)時清代詞壇的影響也是十分深遠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一直被人們所傳唱。 納蘭容若一襲白衣,一把畫扇,如同翩翩起舞的白蝶,在塵世間飛舞。 納蘭容若瀟灑,又是多情郎。他的妻子盧氏因病早逝,納蘭自此一蹶不振,他活在與盧氏的回憶之中無法自拔,他將滿心的思念之情寫進了一首首詞作之中,但終因思念亡妻成疾,于1685年撒手人寰!納蘭對于亡妻的真情世人皆知,這位多情郎用實際行動表現(xiàn)出了對亡妻盧氏的深深思念。 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驚艷世人!這位才子筆下誕生過多首經(jīng)典詞作,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他最為知名的一首詞《木蘭花》。原文如下: 木蘭花 清代: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從這首詞開篇2句來看,似乎是一首浪漫的愛情詞。不過根據(jù)道光十二年結(jié)鐵網(wǎng)齋刻本《納蘭詞》里看到詞牌下邊還有這樣一個詞題:“擬古決絕詞,柬友”,可以看出這首詞其實是模仿古樂府的“決絕詞”,是納蘭寫給一位朋友的。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首詞的大體意思: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處該多美好,那樣就不會有現(xiàn)在的離別相思凄涼之苦了。如今你變了心,卻反說情人之間容易變心很正常。想當(dāng)初唐皇與貴妃的山盟海誓的話語依然縈繞在耳邊,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生不得怨?,F(xiàn)在我身邊的薄情郎,還不如當(dāng)年唐明皇許過的比翼連枝愿呢。 從詞的大意我們基本可以得知,這首詞描寫的應(yīng)該是一位閨中女子,因為自己的情郎變了心,她又氣又惱,自己嘮叨了一番。 上片:開篇這兩句太驚艷了,基本人人會背,這兩句流傳至今也成為了人們常用的愛情名句。美好的愿望有時恰恰難以如愿。我們都希望愛情能像彼此初次見面時那樣的美好,相互喜歡、彼此尊重,相互對愛情抱著無限的憧憬。 從第二句話中我們得知,結(jié)果恰恰相反,顯然這位女子感情上應(yīng)該受到傷害了,于是她在抱怨,才會詠出“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暗乳e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緊接著便道出了該女子抱怨的原因,如我們剛才所料,她的情郎變心背叛了她,更讓她生氣的是“卻道故人心易變”,情郎說變心很正常,這下可真是傷人傷到骨子里了。 下片:“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這兩句中詞人引用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典故,唐明皇曾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與楊貴妃許下誓言:愿與楊貴妃世世為夫妻!最后因為安史之亂,楊貴妃死在馬崽坡。楊貴妃在臨死前,曾說過:“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后來唐明皇在途中寫下了一首《雨霖鈴》以寄哀思。詞人引用這個典故的目的就是在說:雖然兩個人分別了,但彼此之間并不半點怨言,相反卻是心心相惜。而詞中的女子又是生氣,又是羨慕,他生氣她的情郎如此薄情,她羨慕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忠貞的美好愛情!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這兩句詞人將女子與情郎比作成唐明皇與楊貴妃,但他們之間卻有著巨大的差別。唐明皇和楊貴妃彼此深愛,直到死彼此也并無他心,這份感情的忠貞你這薄情郎又怎么能相比呢!詞到此已經(jīng)結(jié)束,但女子的抱怨和氣憤卻還未停止,看來這位女子愛得可是夠深,被情郎傷得夠徹骨的! 這首詞是納蘭容若寫給朋友的,他以一位女子的口吻,寫出了情郎對她的不忠。全詞中彌漫著女子的抱怨和氣憤,短短56個字將女子的傷心寫到了極致,不過既然納蘭是送給友人的,想來這首詞也是有所指的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