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華《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紹圣元年(1094年),哲宗親政后,“新黨”執(zhí)政,“舊黨”多人遭罷黜。新黨人士章惇、蔡京上臺,蘇軾、秦觀等人一同遭貶。紹圣三年(1096)春,秦觀從監(jiān)處州酒稅,后又削秩徙郴州,南遷取道長沙,少游邂逅了一名藝妓。有緣千里來相會,這位無名藝妓恰是秦觀的粉絲。少游觀其姿容既美,出語真誠,遂亮明身份,藝妓又驚又喜,殷勤款待少游,遍歌淮海樂府。少游與她繾綣數(shù)日,臨別之際,藝妓表達了侍奉左右的心愿。少游答應(yīng)她,將來北歸重逢,便是于飛之時。 少游向南貶謫的路還要繼續(xù),有情人不得不灑淚而別。到了郴州之后,少游對知音朝思暮想,可戴罪之身,人命危淺,且關(guān)山阻隔,相聚談何容易!徒留下“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的沉重嘆息。次年七夕,他寫下《鵲橋仙》,借牛女雙星的鵲橋會寄托了他對長沙歌女綿綿無盡的相思戀情。 一別數(shù)年,少游竟死于廣西藤縣。藝妓行數(shù)百里為少游吊喪,哀慟而死。藝妓的故事,“湖南人至今傳之,以為奇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