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人物介紹 王 冕,浙江諸暨縣、鄉(xiāng)村。 梅 玖,山東兗州府汶上縣薛家集,秀才。 周 進,山東兗州府汶上縣人,窮泊潦倒到沒人聘館,后來姐夫等人同情他,一起湊份子幫他捐了個監(jiān)生,得以有資格直接考舉人,后來又考中了進士,官至國子監(jiān)司業(yè)。 王 惠,山東兗州府汶上縣,舉人,官至南昌府知府,后降了寧王。 荀 玫,山東兗州府汶上縣薛家集人,進士,官至工部主事。 范 進,南海人,進士,官至山東學道。 張鄉(xiāng)紳,南海人,舉人,做過一任知縣,別號靜齋。 嚴大位,字致中,高要縣人,貢生,無惡不作。 嚴大育,字致和,高要縣人,監(jiān)生。膽小、怕事,有錢的守財奴。 王 德,高要縣人,府學廩膳生員,坐館教學。 王 仁,高要縣人,縣學廩膳生員,坐館教學。 陳 禮,字和甫,江西南昌縣人,善扶乩,行走在高級官吏家中。
![]() 婁三公子,婁奉,字玉亭,湖州人,孝廉。喜結交名士。組織鶯脰會。 婁四公子,婁瓚,字瑟亭,湖州人,在監(jiān)讀書。 楊執(zhí)中,湖州新市鎮(zhèn)東四里的人,廩生俟貢,喜讀書。做了婁府賓客。 魯編修,湖州人,在京城翰林院供職,后告假還鄉(xiāng)。 蘧冼夫,蘧公孫,嘉興人。秀才,后入贅魯編修家女婿。 魯小姐,湖州人,蘧公孫的妻子,從小喜歡讀八股文,腦子里記得三千篇文章。 權勿用,字潛齋,浙江蕭山縣人,老童生。做了婁府一段時間賓客。 馬 靜,馬純上,人稱馬二先生,浙江處州人。秀才,老廩生,選家。 洪憨仙,臺州人,煉丹,在杭州伍相國廟住著以煉丹術騙人。 胡三公子,胡縝,字密之,杭州人。尚書后代,比較富有,吝嗇,膽小。 匡 迥,字超人,浙江溫州樂清縣人。貢生,后到京城當了國子監(jiān)教習。 景本蕙,景蘭江,溫州人,小商人,在杭州城開頭巾店,喜歡吟詩、寫詩。 趙 潔,趙雪齋,杭州人,秀才,喜歡寫詩。 支劍鋒(麻子)杭城詩會中領袖。任分府鹽務巡商。 浦玉方,浦墨卿(胡子)杭城詩會中領袖,生員。 金東崖,紹興府會稽人。吏部掌案,著有《四書講章》,花五百兩銀子找搶手替兒子考秀才。 衛(wèi)體善,浙江建德人,建德鄉(xiāng)榜,選家。 隨笒庵,浙江石門人,老貢生,選家。 牛布衣,紹興人,詩人,在山東范學道身邊做過幕客,后病死在蕪湖甘露庵。 牛浦郎,蕪湖人。從甘露庵和尚處得到牛布衣的詩稿,便自稱牛布衣和名士來往。 牛 瑤,字玉圃,徽州人,在揚州大鹽商萬家吃嘴皮子飯,后被趕走。 萬雪齋,揚州大鹽商。出身微賤,后暴富。 鮑文卿,南京水西門,做過安慶崔按察的門人,家中幾代戲行。后來自己成立了戲班子,經常在杜家兄弟家活動。 鮑庭璽,鮑文卿的過繼兒子,先娶王管家女兒,生孩子死了,又娶胡家女兒。 辛東之,揚州名士。后到南京,經常參與名士們的活動。 金寓劉,揚州名士。后到南京,經常參與名士們的活動。 季恬逸, 安慶人,跟著名人噌飯吃,自己沒能力。 季 佳,字葦蕭,安慶府懷寧縣人,考過童生案首,和慎卿、少卿相交甚好,和慎卿定梨園榜。后到京城作了高官的幕客。 蕭 鼎,字金鉉,安慶人,選家 。在南京被諸葛天申雇用給選文章。 諸葛佑、字天申,江蘇盱眙縣人。在南京花銀子讓蕭金鉉給選文章刻印。 杜 倩,字慎卿,天長縣人。在南京娶了妾,組織莫愁湖大會,后入了貢,到京城參加鄉(xiāng)試。 郭鐵筆,蕪湖縣人,喜歡刻圖章,在南京名士間活動。 來霞士,揚州道士,喜歡寫詩,在南京和名士經?;顒印?/p> 韋四太爺,滁州烏衣鎮(zhèn)人。坐館先生,喜飲酒,在杜少卿家中大醉。 臧三爺,臧荼,字蓼齋,和杜少卿是同學,杜稱他是學里翹楚。和杜少卿借三百兩銀子買了一個廩生。 盧華士,南京倉巷里人,官宦之家。 遲 均,遲衡山,句容人。有制作禮樂之才,組織了建造吳泰伯祠。和杜少卿相交甚好。 杜少卿,天長縣人,秀才,喜結交名士,裝病推辭做官。 薛鄉(xiāng)紳,南京鼓樓街,請杜少卿去吃飯,杜沒去。 蕭柏泉,名樹滋,揚州人。人稱蕭姑娘。參加了吳泰伯祠建城大典儀式。 余 夔,字和聲,采石人,人稱余美人。參加了吳泰伯祠建城大典儀式。 高老先生,江蘇六合縣人,在薛鄉(xiāng)紳家吃酒時,批評“少卿是他杜家第一個敗類!” 莊尚志,字紹光,南京北門橋人,是南京累代的讀書人家,被朝廷征辟進京,不久返回,朝廷把南京玄武湖賜給他住。 莊濯江,莊紹光的侄子,住在蓮花橋。他用幾千兩銀子在雞鳴山修曹武惠王墓(宋曹彬)。為歡送虞博士離任,莊在住處舉辦登高會。 盧 德,字信侯,湖廣人。喜歡收集歷朝名人的詩詞,和莊紹光來往密切。 虞博士,虞育德,字果行,應天蘇州府常熟縣麟紱鎮(zhèn)人。進士,國子監(jiān)博士,管理南京教育。擔任吳泰伯祠落成大典主祭。 武 書,字正字,農村人,家貧、獨子,母死是少卿幫助辦的喪事,跟少卿學詩。在國子監(jiān)讀書,總考第一。 蕭 采,字云仙,成都二十里外東山人,其父蕭昊軒。后任應天府江淮衛(wèi)守備。 虞華軒,五河人,他七、八歲就是一個神童。虞花幾百兩銀子銀子修葺元武閣。父親是太守,家中比較富有,沒出仕。 余 特,字有達,江蘇五河余家巷人,有學問。在無為州替一件人命案說情,得到一百多兩銀子,差點惹出官司,后被選了徽州府學訓導。 余 持,字有重,余有達的弟弟,五河縣飽學秀才。為哥哥擋了一樁官司,后跟著他哥哥去徽州府學任上。 王玉輝,徽州人,老秀才,一生立志著三部書。他同意女兒為死去的丈夫殉節(jié)。受到了余特的關照。 施御史,南京人,參與了為萬中書賄買中書的事。 秦中書,南京人,在家請萬中書等吃酒,萬在席間被江寧縣令帶衙役抓走了。 萬中書,萬里,萬青云,臺州人,二十年前的秀才。在秦中書家吃酒,席間被江寧縣令帶衙役將他抓走。后被鳳四老爺想辦法救出。 唐二棒錘,五河人,舉人,與虞華軒同案進的學,是唐三痰的哥哥。他侄子來見他寫了'門年愚侄’的帖子,他搞不清對錯,找虞華軒和余特請教還進行了爭吵。 成老爹,五河鄉(xiāng)下人,也是一個秀才,當了興販行的行頭,專門給人買賣房地產做中介。因說假話,在虞華軒家餓了一頓肚子。 陳四老爺,陳木南,太平府人。住在南京,寓在東水關董家河房。和表弟徐九公子借銀子去結交妓女,后欠了債務還不了就跑到福建去找表弟。 徐九公子,徐詠,南京人。國公府后代,比較富有。其哥徐三公子是高官。后跟著去了福建漳州府任上。 (71人) |
|
來自: 古月齋uu8066js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