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替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追蜃痈嬖V我們:路寬不如心寬,命好不如心好。 從前有位老婆婆,她每天都生活的很愁苦。【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 這一天艷陽高照,老婆婆卻顯得很不開心,鄰居問她:“你為什么那么憂愁呢?” 老婆婆說:“我的大兒子是買傘的,今天居然是晴天,他可怎么辦啊。” 第二天,下起了傾盆大雨,可是老婆婆依舊皺著眉頭唉聲嘆氣。鄰居問她:“為什么下雨了你還是不開心?” 老婆婆說:“我的小兒子是賣草鞋的,雨這么大,他的草鞋賣不出去了。” 鄰居勸解道:“晴天的時候,您的小兒子可以多買幾雙草鞋,雨天的時候,您的大兒子可以多買幾把傘,老人家,您真是好福氣?。 ?br/> 把心放寬,才能裝下更多的福氣和快樂。 只要心中充滿陽光,每一天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 1 寬以待人,人生自然海闊天空 《論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這天,顏回來到集市上,看見一個賣布的人在和買布的人吵架。 買布的人說:“三八二十三,你憑什么收我二十四個錢!” 顏回好意勸說:“是三八二十四,你自己算錯了。別計較啦。” 買布的人當(dāng)然很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大罵:“你以為自己是誰?我只聽孔子的,咱們找他評理去!” 顏回此時也發(fā)起了脾氣:“如果是你錯了,那怎么辦?” 買布的人說:“大不了我把腦袋輸給你。要是你錯了又該怎么辦?” 顏回達(dá)到:“我可以把帽子輸給你。” 這兩人還真的鬧到了孔子面前,孔子見此情景,哈哈大笑,他告訴顏回:“三八就是二十三。顏回,這次是你錯了,把帽子給人家吧?!?/p> 顏回覺得老師應(yīng)該是糊涂了,又不敢回嘴,只好把帽子給了買布人。 買布的人拿到顏回的帽子,得意的離開了。 孔子告訴失落的顏回:“你輸了,只是失去了一頂帽子,他輸了,可是關(guān)系到一條人命啊,你說人命和帽子哪個更重要呢?” 顏回頓時醒悟,向孔子深深施禮:“老師深明大義,不計較于小事小非,學(xué)生慚愧。” 一件瑣碎小事,也能體現(xiàn)出孔子胸懷寬廣,寬容仁厚的君子之風(fēng)。 孔子為了仁義,可以把一點無傷大雅的小錯說成正確的,既保全了買布人的性命,又開釋了心氣浮躁的顏回,也能算是人際交往的范本了。 儒家推崇“君子”的品格,提倡自省和寬容,這種高貴的品質(zhì)至今仍在惠及中華兒女。 2 溫潤平和,前路自然有人隨行 生活中,我們更加佩服這樣的人: 他們熟悉人情世故,為人處世左右逢源,沉著淡定,就算是突遭變故也不會慌亂,總是能把事情做的很周到。 你怎樣對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你,這是人際交往中的鐵律。 君子以德服人,德高才能望重。想要獲得尊重,關(guān)鍵在于自身。 講一個兩千年前的故事: 在這先秦亂世中,孔子帶著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國,可是處處兵荒馬亂,最困難的時候,眾人已經(jīng)斷糧七日了。 這一天,弟子顏回好不容易得來一些米,可以做些米飯給老師吃。 可是正在顏回煮飯的時候,孔子看到顏回掀起鍋蓋,抓些白飯往嘴里塞,孔子當(dāng)時裝作沒看見,也沒有當(dāng)場責(zé)怪顏回。 飯煮好后,顏回將食物首先獻(xiàn)給了老師,孔子假裝若有所思地說: “我剛才夢到祖先來找我,這鍋飯很干凈,還沒人吃過,我們先拿來祭祖先吧!” 顏回面露難色,連連擺手:“這可不行啊,這鍋飯我已先吃一口了,怎么能用來祭祀祖先呢?” 孔子問:“你為什么要先吃一口呢?” 顏回漲紅臉,小心地解釋: “就在我剛才做飯的時候,房頂上掉下一塊灰塵,正好落在了米飯上面,染灰的白飯就這樣扔掉太可惜,我只好吃了它?!?/p> 孔子聽了之后,對自己誤會弟子感到很愧疚,抱歉地說: “我平常對顏回已最信任,但仍然還會懷疑他,可見我們內(nèi)心是最難確定穩(wěn)定的。弟子們大家記下這件事,要了解一個人,還真是不容易??!” 在那個上下等級還很嚴(yán)格的時代,孔子就算是堅持自己看到的,進(jìn)而懲罰顏回,也是常理之中。 可是孔子作為老師和長輩,卻能按奈一時的脾氣,認(rèn)真地查明真相,進(jìn)一步地了解自己的學(xué)生,這就是仁厚??! 不止是對于弟子,就算是面對自己的下人,孔子也會給予善良。 有一天孔子回到家中,下人告訴他家里的馬棚失火了,孔子的第一句話是:“傷人了嗎?” 在先秦時期,一匹馬足以換來四個下人,比起下人,主人會更關(guān)心自己的馬匹和財物。 但孔子不是那樣的人,在他的心中,人命才是最寶貴的。 有這樣一位仁愛的老師,學(xué)生們自然也會對孔子十分敬愛。 當(dāng)孔子去世的時候,弟子們就如同失去父親一般悲傷,他們自發(fā)地在老師的墳地建起小棚子,像是兒女們一樣,為孔子守孝三年。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當(dāng)我們向別人獻(xiàn)出善意的時候,對方也會回報以同樣的善良。 一個人,若能做到寬容平和,就能獲得更多的理解,更多的信任。 心有良知璞玉的人不一定就會取得成功,但他一定會是人緣最好,最容易遇到貴人的那一個。 人活一世,路寬不如心寬,命好不如心好 。【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 3 世間最好的性格,就是溫潤如玉 《論語·衛(wèi)靈公》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子貢問自己的老師:“老師能用一句話,讓我們終身奉行嗎?” 孔子說:“那就是寬恕吧!自己都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千萬不要強加給別人!” 可見,成為一個溫潤如玉的君子,只需要我們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是為人寬容。 即便是對方有缺點,我們自己也要保持一個寬容的心態(tài),嚴(yán)于律己,寬以待人。 不能因為自己是正確的,就覺得自己可以抓住別人的小辮子,得理不讓人。 鉆牛角只會降低自己的層次,學(xué)會適時地放過別人,其實也是從固執(zhí)中放過自己。 第二是學(xué)會換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立場不同,想法和做法自然也不同。 在我們想責(zé)怪別人的時候,不妨先站在別人的視角思考問題,權(quán)衡彼此的觀念,爭取做到求同存異。 做到了這兩點,我們就不會把自己陷入到進(jìn)退兩難的境地之中。就算我們的人際交往忽然發(fā)生了什么變故,也能從容應(yīng)對,保持溫潤如玉的心態(tài)。 這樣的人,在職場上通常是最受器重,升職加薪最快的那類人。 除了職場,在家庭生活中,性格溫潤的人總是能化解各種家庭矛盾,為親人營造充滿愛的氛圍。 4 把心放寬,人生就是最美的模樣 遇到事情放寬心,我們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根本沒有那么多的不可原諒,也沒有那么多的怨氣。 佛祖看到懺悔的重犯,他會在深夜悄悄地把蓮花放在這個罪人的枕邊。 一個真正的有修養(yǎng)的人,想得到他人的難處,容得下他人的錯誤,聽得進(jìn)他人的歉意。 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無瑕的人生。 我們不敢保證命運會永遠(yuǎn)眷顧自己,但是可以修煉一顆寵辱不驚的內(nèi)心。 心若狹隘,處處看不順眼;心若放寬,時時都是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