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提起壽山石,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田黃石,其實在田石當中,種類還是非常多的。 最出名的田石是田黃石,其余還有一些黑色、白色、紅色以及多色的石頭,分別稱為白田、黑田、紅田以及多彩田,除去田黃石之外,最稀少的還要屬紅田石。 紅田石 紅田石是田石當中顏色發(fā)紅的一類石種,又被稱作為橘皮紅田石,一般呈現(xiàn)橙紅色,屬于田石當中比較稀有的一類石種。 紅田石的顏色多是紅中略帶一點兒橙黃色,就像比較成熟的橘子皮,一般顏色都是非常鮮艷明亮的,所以被稱之為紅田石。 紅田石形成原因 紅田石的形成原因主要分兩種,一種是自然形成,主要產(chǎn)自于上坂與中坂的紅色田坑石當中。 很多人認為這種紅田石應(yīng)該屬于田石當中的最上品,像顏色如丹棗的紅田石,更是非常罕見,屬于天生麗質(zhì)型。 除了在礦脈當中能夠挖掘出來紅田石之外,還有一種是在燒草積肥的過程中,部分田黃受高溫影響,石質(zhì)當中的亞鐵離子轉(zhuǎn)化為了三價鐵離子,從而產(chǎn)生了一種紅色的表層。 但是這種紅田石雖然表面是紅色,但是內(nèi)在的石質(zhì),仍舊是黃色,與真正的紅田石還是存在一些差別,這種紅田石在業(yè)界被稱為煨紅田。 ![]() ![]() ![]() 而且這種煨紅田石,因為顏色不是天然形成的,紅艷之中欠缺一種溫潤感,而且經(jīng)過了火燒之后,裂紋會增多很多。 甚至有些火燒后形成的煨紅田石,表面都會出現(xiàn)焦黑的現(xiàn)象,不僅美觀度不如天然的紅田石,價格方面也有很大差別。 ![]() ![]() ![]() 在收藏過程當中,盡量還是選擇自然形成的紅田石,因為經(jīng)火受熱后形成的煨紅田石,石質(zhì)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很多受熱后形成的煨紅田石,石質(zhì)都會發(fā)生變化,比較容易開裂,很少能夠見到珍品,品質(zhì)不如自然形成的。 ![]() ![]() ![]() 紅田石的兩種狀態(tài) 1、紅田石一共有兩種形式,第一種就是石質(zhì)非常通透的田黃石,在其色澤濃厚到一定程度之后,在非照射之下,就會呈現(xiàn)出一種深橙紅色,所以被稱為橘皮紅田黃。 2、還有一種紅田石,是在原生的母礦當中進行剝離時,其本身就帶有一種通透的紅色,特別是經(jīng)過土壤的埋藏之后,會生成一種具有掘性特征的田石,這種也被稱為紅田石。 ![]() ![]() ![]() 烏鴉皮紅田石 烏鴉皮紅田石就是在外表包裹了一層黑皮的紅田石,紅田石本身就是比較少見的,這種烏鴉皮紅田石更是稀少。 烏鴉皮紅田石表面附有的這層微透明、黑色的石皮,在燈光下比較透,其肌質(zhì)是比較容易進行辨識的。 ![]() ![]() ![]() 在市面上,這種烏鴉皮紅田石卻非常受藏友們的青睞,也因稀少,其價格方面也都是比較昂貴的。 像那種皮質(zhì)細膩、沒有雜色、沒有砂斑的,而且裹色質(zhì)地比較上乘的紅田石,尤其是凍石,更是屬于非常難得的石材。 ![]() ![]() ![]() 在軟質(zhì)雕刻的壽山石當中,紅田石是當之無愧的石中之王,早在明清時期,就被當作貢品獻入宮廷當中被雕刻成印璽使用,所以其價值是非常高的。 本身壽山石資源現(xiàn)在就日漸稀少,這樣材質(zhì)優(yōu)良又十分難得的紅田石,更是有著保值增值性,是不可錯過的收藏佳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