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辛棄疾,你會想到什么? 我感覺大部分人是不是都會下意識在腦海中劃過這樣一首詞,“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咳咳,打住,這就屬于考試后遺癥了。 拋開中學時期學到的人物注釋,老辛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今天就來聊聊歷史上的真實的,牛的,硬核的辛稼軒。 第一:牛的人物當有特別牛的相貌。(好不好看另說,主要是得跟別人不一樣) 比如你看《高祖本紀》里寫劉邦,“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鼻懊婢筒徽f了,光左邊大腿有七十二顆黑痣就足夠獨特。 再比如朱元璋吧,他的相貌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個謎,有一種說法說是說他是鞋拔子臉。 再比如說孫權(quán)吧,據(jù)說是“方頤大口,碧眼紫髯?!蹦憧矗G色的眼睛紫黃色(我也不知道是啥顏色,總之很奇怪)的胡須多神奇。 同理,辛棄疾也有奇特的相貌,天生“目光有棱,紅頰青眼”是不是也很獨特的樣子?你說正常人誰會有一對兒青眼? 第二:特別牛的人物應該有一定的天賦。(不然怎么證明你是上天選中的哇) 什么天賦呢? 反正只要是自小就遠勝于別人家小孩的地方。比如說劉邦的宿敵項羽,《項羽本紀》中提到“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眹K嘖,力能抗鼎,這個一般人就做不到。 再比如說我們熟悉的天文學家張衡,自小讀書便能“吾雖一覽,猶能識之”就是有過目不忘的能力,像我這種合上書就跟沒背過一樣的只能實名羨慕了。 辛棄疾能干什么呢?自小“健壯如牛,背鉀有負,足以荷四國之重”也是力氣賊大,與常人不同。 第三:特別牛的人物當有硬核的實力。 這個一般是毋庸置疑的,說你牛那肯定是有特別牛牛的地方啊。 在古代,我們說一個人厲害往往是說他文武雙全,文能提筆安天下,武可上馬定乾坤。呃,其實現(xiàn)在也一樣,比如說一個人他畢業(yè)于世界頂尖名校,有著讓人難以企及的高薪,而且又會彈鋼琴,又會打高爾夫,這樣聽起來是不是比較厲害? 辛棄疾就是這么一號人,他有前半生時間都在踐行著“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軍營生活。文武雙全指的是文和武都極度出眾,要是你文只會鄒兩句歪詩,武只會耍兩招假把式,肯定不能這樣說。 辛棄疾的文怎么樣呢? 首先就說他的詞,大家多多少少都讀過,藝術(shù)風格多樣,沉雄豪邁,壯闊激昂之時又不乏俠骨柔情,細膩柔媚。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樣輕松沉靜的,有“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fā)蒼顏”這樣英雄遲暮的,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樣柔情的,有“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樣大氣磅礴的,所以說可以看出老辛的詩詞功底還是極其強悍的。 其次呢,就說他的文章吧,在他抗金期間,他先后寫過《議練民兵守淮書》、《美芹十論》、《九議》這樣鞭辟入里,鮮明生動的備陳戰(zhàn)守之策,他自己在晚年的詩中也有提到“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一個能洋洋灑灑寫上萬字抗金之策的人,其兵法韜略,文筆才能絕對不能小覷。 第三呢,辛棄疾還寫得一手好書法,這個可能有點冷門,但是愛好書法的同學們應該知道,老辛寫過一篇《去國帖》,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中鋒用筆,點劃規(guī)距,書寫流暢自如,于圓潤爽麗中不失挺拔方正之氣象。連當年的行楷大家趙孟頫都收藏過他的字,可見不一般。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老辛的思想覺悟和思想高度還是很不錯的,他有兩個挺鐵的哥們兒,一個是陳亮,一個是朱熹,陳亮就是那個醉里挑燈看劍里的那個陳同甫哈。 他們倆是何許人也? 陳亮,永康學派創(chuàng)始人,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朱熹就更不用說了,南宋知名理學家,新儒學的推廣者。一般來說,知識分子大都瞧不上武將,而且知識分子眼高于頂,處處透著點文人的酸臭氣兒,你要是沒兩把刷子,還想跟他們一起嗨,幾率等于零??墒?,就是這么兩位學界大牛天天跟滿身汗臭的武將老辛打成一團,與之砥礪氣節(jié),切磋學問。這就能說明問題了,說明老辛的學術(shù)造詣很高嘛,不然朱子怎么會跟他在一起玩耍? 然后再來說說辛棄疾的武。武怎么樣呢? 當然啊,大家就不要妄想跟金庸老爺子的書里那樣什么降龍十八掌啦,蘭花拂穴手啦,九陰真經(jīng),九陽神功啦等等,那畢竟是武俠,我們扯點現(xiàn)實的。 在古代我們?nèi)绻稳菸鋵⑴?,一般都說什么有萬夫不當之勇,什么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等等,老辛就差不多干過這種事。 當年老辛年輕的時候也是一腔熱血,金人侵犯大宋國土,怎么可能坐而視之,抗金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肯定是渺小的,所以老辛就找了一個合伙人,這哥們兒叫耿京。 倆人辛辛苦苦拉扯著一大隊抗金的義士,然后積極抵抗金人。后來老辛機緣巧合得見圣上,圣上一聽兩人的事跡,大喜。當即就給兩人封官,老辛也很高興啊,畢竟雜牌軍終于有了編制啦,自己和耿京也算是在皇帝面前掛名的啦,所以就馬不停蹄的往耿京的方向跑,想要把好消息分享給他。 結(jié)果,怎么了呢? 在回去的路上聽到了噩耗,自己的好哥們兒被叛將張安國給殺了!這算哪檔子事兒?!是可忍孰不可忍,更何況是跟自己一起共患難的好兄弟。 老辛果斷召集了自己的老部下,約莫50人左右,然后自己一個箭步飛身上馬,拿上兵器,振臂高呼:不怕死的跟我走!然后率先沖進大約五萬人的敵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斬下了張安國的首級。 南宋洪邁寫的《稼軒記》中提到“赤手領(lǐng)五十騎縛取于五萬眾中,如挾毚兔”,辛棄疾赤手空拳率領(lǐng)五十個騎兵將他從五萬人中捆綁回來,就好像撬開巉巖逮住兔子一樣容易??纯矗瑓柡Σ??這還不算,逮住張安國之后,一路“束馬銜枚,間關(guān)西奏淮,至通晝夜不粒食”直奔南宋邊境,交給圣上,一路所過,“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用是簡深知,入登九卿,出節(jié)使二道,四立連率幕府。”聲勢浩壯,聞者無不受到感慨和激勵,連皇上都連連贊嘆三聲。 50人對50000人,這絕對是個狠人! 也許你會說,那50000人又不是精兵強將,還有很多戰(zhàn)斗力差的呢,就算有戰(zhàn)斗力差的,那也是1:1000的比例,1000頭豬躺那兒不動讓你砍,還累死累活呢,更何況是1000個手拿兵器的人。 由此可見,老辛的武力值還真是爆表,這是擱在南宋,即使擱在三國時期,老辛要想嶄露頭角,也是綽綽有余的了。 能文能武,很牛了,然而老辛還不算完,他還有高風亮節(jié),還有愛國壯志。 當年趙云死的時候,躺在床上大呼“北伐,北伐”然后氣竭而亡。老辛臨死的時候,奄奄一息,臥在病榻,他也竭力喊出了四個字“殺賊!殺賊!”然后就閉上了眼睛。 同陸游一樣,辛棄疾的一生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件事,抗擊金人,收復河山,僅此而已。 為什么說老辛高風亮節(jié)? 我們常常說人走茶涼,人情冷暖在你落魄的一瞬間就能深切感受到樹倒猢猻散的感覺??衫闲敛皇?。前面也提到了,老辛和朱熹是好哥們,倆人經(jīng)常一起玩兒。 后來,朱熹病逝,他的學說被朝廷定義為“偽學”,一代儒學大家瞬間成為了過街老鼠,可謂是身敗名裂。朝廷明發(fā)禁令,不許任何人祭拜,連朱熹的弟子和門客都沒有勇氣去朱熹的墳墓看一眼。 只有老辛。 他走了很遠很遠的路,來到朱熹的墳前,不顧世人的眼光和朝廷的禁令,雙目含淚,痛哭流涕,然后重重地跪下,仰天長嘯。隨后,以淚允墨,寫下十六個大字。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p> 世人不懂,不懂啊,可我辛棄疾懂。懂你的成就,也懂你的內(nèi)心。 朱子,一路走好。 單從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老辛這個人值得深交,可共富貴,亦可同患難,且生死相依,不離不棄,大丈夫是也。 行了,洋洋灑灑也嘮了這么多,總的來說呢,老辛這個人文武兼修,秉性忠直,剛毅果敢,憂國憂民。無論是從性格還是能力,這個人都堪為后人楷模。 如此牛,歷史上大抵是不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