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上面這張照片,大家會(huì)覺得它們似乎在跳舞,會(huì)發(fā)出“好美啊”的感嘆。而喜歡博物自然的朋友則會(huì)問:“這是什么鳥?” 它,就是褐胸反嘴鷸。在鳥類世界,有一個(gè)反嘴鷸屬的家族。它們的喙尖長而向上翹,在全球分布于溫帶和熱帶水域。為我們國人所熟知的是下面的這種反嘴鷸。 反嘴鷸 攝影:趙鍔 反嘴鷸屬家族成員不多,也就4種。它們是:反嘴鷸、褐胸反嘴鷸、紅頸反嘴鷸、安第斯反嘴鷸。我們知道,一些鳥類的喙,有的長且向下,還略微彎曲,按照喙的形狀,為彎嘴類鳥。反嘴鷸屬這些鳥在彎嘴類鳥中算獨(dú)辟蹊徑,彎嘴向上翹,加上秀美的身姿,在眾多水鳥中能夠被快速識(shí)別出來,而且還很上鏡。看了下面的照片,你會(huì)對(duì)它們過目不忘,因?yàn)樗鼈兏鱾€(gè)要?dú)赓|(zhì)有氣質(zhì),要顏值有顏值。 反嘴鷸 攝影:趙鍔 別名歐亞反嘴鷸,分布在歐洲,亞洲溫帶地區(qū)。棲息于湖泊、水塘和沼澤地帶,有時(shí)也棲息于海邊水塘和鹽堿沼澤地。冬季多棲息于海岸及河口地帶。主要以小型甲殼類、水生昆蟲、昆蟲幼蟲等小型無脊椎動(dòng)物為食。覓食主要在水邊淺水處和爛泥地上。通過長而上翹的嘴,不斷地在泥表面左右來回掃動(dòng)覓食。也常在地表或水表面啄食,或邊游泳邊覓食。在中國大陸,拍鳥人都知道它的名號(hào)。 褐胸反嘴鷸 攝影:Loni Ye 攝影:Loni Ye 也叫美洲反嘴鵲,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區(qū)。背部羽色黑白色,腹部白色,頭和頸在繁殖期呈淡紅褐色,冬季呈白色,為候鳥,繁殖于北美西部,越冬自加利福尼亞和德克薩斯至危地馬拉,利用長喙在淺水和淤泥中搜尋甲殼動(dòng)物和昆蟲,是受保護(hù)鳥種。 紅頸反嘴鷸 攝影:HBW-David Taylor 分布在澳大利亞,是澳大利亞特有種。去澳大利亞,可別與它錯(cuò)過。猛一看,與褐胸反嘴鷸的區(qū)別就是只有頸部和頭部是褐紅色,而胸部還是白色的。 安第斯反嘴鷸 攝影:HBW--Marco Valentini 分布在南美,主要在阿根廷西北部、玻利維亞西部、智利北部和秘魯南部。無危。 做自然使者,為大自然代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