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鳥 體型纖細(xì),嘴細(xì)長而下彎,嘴緣先端具細(xì)小的鋸齒;雄鳥中央尾羽特別長;兩性異色。世界共有14種,分布于亞洲南部、菲律賓群島和印度尼西亞。中國有6種。被譽(yù)為'東方的蜂鳥'。
黃鸝是一些中等體型的鳴禽,是黃鸝科黃鸝屬29種鳥類的通稱。體羽一般由全黃色的羽毛組成。雄性成鳥的鳥體、眼先、翼及尾部均有鮮艷分明的亮黃色和黑色分布。雌鳥較暗淡而多綠色。幼鳥偏綠色,下體具細(xì)密縱紋。
綠鷺是體形較小的涉禽,身長35-45 cm。頭具黑頂冠,枕冠亦黑色;上體蟬灰綠色;下體兩側(cè)銀灰色。前額至后枕及冠羽墨綠黑色;眼后有一白斑,頰紋黑色,顎紋白色;后頸、頸側(cè)和體側(cè)煙灰色;背部披灰綠色矛狀長羽,羽干紋灰白色;腰至尾上覆羽暗灰;尾黑色具青銅綠色光澤; 初級覆羽、初級飛羽黑褐色,羽端綴黃白色狹緣;次級飛羽、大、中覆羽銅綠色,有金屬閃光;頦、喉和胸、腹部中央白色, 斑雜灰色;兩脅部灰色;尾下羽灰白色。虹膜金黃色;眼先裸露皮膚黃綠色;嘴緣褐色;腳和趾黃綠色
翠鳥屬中型水鳥。自額至枕藍(lán)黑色,密雜以翠藍(lán)橫斑,背部輝翠藍(lán)色,腹部栗棕色;頭頂有淺色橫斑;嘴和腳均赤紅色。從遠(yuǎn)處看很象啄木鳥。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藍(lán)發(fā)亮,因而通稱翠鳥。
食物以魚類為主,兼吃甲殼類和多種水生昆蟲。共15種,48個亞種。
戴勝鳥 頭頂具鳳冠狀羽冠;嘴形細(xì)長,棲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緣、路邊、河谷、農(nóng)田、草地、村屯和果園等開闊地方,尤其以林緣耕地生境較為常見。以蟲類為食,在樹上的洞內(nèi)做窩。性活潑,喜開闊潮濕地面,長長的嘴在地面翻動尋找食物。有警情時冠羽立起,起飛后松懈下來。
黑翅長腳鷸 是反嘴鷸科長腳鷸屬的一種鳥類,是一種修長的黑白色涉禽。體長約37厘米。特征為細(xì)長的嘴黑色,兩翼黑,長長的腿紅色,體羽白。頸背具黑色斑塊。幼鳥褐色較濃,頭頂及頸背沾灰。棲息于開闊平原草地中的湖泊、淺水塘和沼澤地帶。
反嘴鷸是一種腿特別長的涉水鳥。它生活在濕地和靠近海灣堿性的湖里。背部有醒目的黑色和白色標(biāo)志,腹部灰白色,體長約38~45厘米。它在沼澤中行走,嘴晃動鐮刀一樣向上彎曲,主要吃水里的昆蟲、小魚、貝類和兩棲動物。一般在聚集地繁育。
中華攀雀 是山雀科攀雀屬的小型鳥類。一般棲息于近水的葦叢和柳、樺、楊等闊葉樹間。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植物的葉,花,芽,花粉和汁液。
棕扇尾鶯 小型鳥類,體長9~11厘米。上體栗棕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紋和棕白色眉紋,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褐色,羽干紋細(xì)弱而不明顯,尤其是繁殖季節(jié),腰和尾上覆羽幾為純棕色而無黑褐色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