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動物世界或者《獅子王》電影的人都曾留意到:小獅子吃飽后喜歡打斗嬉戲。這不僅是玩耍娛樂,更是為了鍛煉捕獵的技能,即生存的技能。 其實人類也一樣。在原始社會和封建社會,人們的生活十分艱辛,大部分時間為生存而奮斗,忙于尋找或者搶奪食物等資源,甚至不惜發(fā)動戰(zhàn)爭。 聽故事和做游戲?qū)θ祟愂种匾?,甚至今天也不例外。故事傳承知識文化,游戲演練生存技能。 下棋就是這樣一種游戲。下棋不僅是人們難得的娛樂方式,也可以幫助人們演練和提升作戰(zhàn)的技術(shù),下棋對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歷史上人類發(fā)明了很多棋類,其中,圍棋、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是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三大棋,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和文化傳承的象征,具有陶冶情操、修心養(yǎng)性的功能。 幾千年來長盛不衰,深受各國人們的喜愛??梢哉f,三大棋是屬于一切民族和一切時代的游戲。 本文將簡要介紹三大棋的起源、其背后的文化和智慧底蘊。更多的相關內(nèi)容推薦大家閱讀這三本書:阿城的《棋王》、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以及川端康成的《名人》。 1 起源 大抵由于太過久遠,難以考證,三大棋的起源至今仍沒有定論。 根據(jù)棋盤與棋子分析,圍棋很可能起源于原始社會。在原始社會里,尚未有國家概念,也不存在土地所有權(quán),沒有階級劃分,即沒有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的區(qū)別。 圍棋的棋盤與棋子都沒有什么標記,棋子分黑、白兩種顏色,表示著兩種人,代表著兩個部落,任何一個棋子的功能都是相同的,在走子中以落子先后作為各自的歸屬。 在原始社會中,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生存,滿足獲取獵物和自我保護的要求,部落之間經(jīng)常為了爭奪獵物發(fā)生戰(zhàn)爭。圍棋就是搶占地盤的游戲。 圍棋的發(fā)源地也只是個傳說,沒有真實的歷史依據(jù)。但山西陵川棋子山、河南巨州爛柯山和浙江浦江玄鹿山均有證據(jù)表明有古代猿人在此下過圍棋。 到了封建社會,人類進步到了兵器時代,一般認為中國象棋發(fā)明于這個時期。 中國象棋一定程度象征了古代兵器戰(zhàn)爭,象棋是按實際戰(zhàn)場而設計的,而象棋的棋盤、棋子、走子、勝負規(guī)則等,都是按封建王朝統(tǒng)治階級官員制度、兵種特征所設計的。 象棋發(fā)源于我國黃河以南地區(qū)的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鎮(zhèn)太行山,其東連華北平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兩千多年前象棋就在這里誕生。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象棋也得到了不斷的更改和完善,最后演變成我們熟悉的傳統(tǒng)中國象棋。 據(jù)現(xiàn)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fā)展歷史已將近2000年。關于它的起源,曾經(jīng)有過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于中國、印度、錫蘭、波斯、阿拉伯國家等等。目前世界上多數(shù)棋史學家認為國際象棋最早出現(xiàn)在印度。 2 文化 文化是人類擺脫蠻荒走向文明的標志,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產(chǎn)物。 棋類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于古代勞動人民的生產(chǎn)實踐,是經(jīng)過提煉和升華的一種藝術(shù)。棋類的發(fā)明同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有著直接的關系。 圍棋文化源遠流長,自不必多說,琴棋書畫中的棋就是指圍棋。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蘊含的文化體現(xiàn)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又表現(xiàn)出超乎尋常地相似。 國際象棋與中國象棋都起源于封建時期,映射著封建的社會秩序和等級倫理。君王是封建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以奪取對方君王為勝利成了象棋藝術(shù)的靈魂。 但歷史、地理、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它們在規(guī)則、走法上具有差異。從這些差異中可以領略到中西方社會文化的差異。 中國象棋的藝術(shù)和棋理折射著以儒家思想為正統(tǒng)的東方民族文化精神,國際象棋的內(nèi)蘊則體現(xiàn)著宗教籠罩下的西方民族文化精神。下面簡單介紹幾點區(qū)別: 1)中國象棋的“帥(將)”不能“對面”,儒家禮義思想可見一斑;而在國際象棋中,“王”可以面對面廝殺決斗,隱透血親復仇思想。 2)中國象棋沒有“皇后”、“王妃”的位置,主要因為古代中國妃嬪媵嬙地位低下;但在國際象棋中,“后”的地位僅次于“王”,是最靈活、最有力、活動范圍最大、威脅最強的棋子,主要因為西方國家中“后”對國家的內(nèi)政、外交、軍事、文化等往往起著僅次于王的作用。 3)中國象棋的“士”不離“帥(將)”左右?!跋蟆笔浅枷啵荒苡诒就溜w來飛去。攻擊能力有所不足,但防御能力卻很是強大,這體現(xiàn)了中國君王傳統(tǒng)的求穩(wěn)怕亂的心態(tài)。而在國際象棋中并沒有設置后勤人員,它的“象”是指教士,能滿盤飛舞,黑格角的格象互不相擾,暗示著東正教、天主教對中世紀歐洲的影響。 4)中國象棋更注重個人主義,兵更喜歡“孤軍奮戰(zhàn)”,而國際象棋更注重團隊精神,經(jīng)常抱團作戰(zhàn)。另外,國際象棋中小兵可以一路晉升,“從士兵到將軍”,中國象棋里的小兵卻只能一直是小兵。 3 智慧 三大棋不僅是人類文化的傳承,更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勇往直前,丟車保帥...... 我認為教孩子下棋最重要的是讓孩子領悟這些人生智慧。如果與孩子空談人生大道理,孩子往往領悟不到,也記不住。 但是,通過孩子親自體驗下棋的方式,有利于我們向孩子滲透這些人生智慧,這就好比通過講故事對于塑造孩子性格和傳播知識文化都十分管用。下面整理了一些棋中的人生智慧。 一、圍棋的人生智慧 1、圍棋需要一步一步下,人生需要一步一步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2、圍棋中,有時一招不慎,滿盤皆輸;人生中,有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3、棋盤上暫時或局部的勝利與失敗并不等于永久的勝利與失敗。人生也是如此。 4、稍微懂圍棋的人都知道,下圍棋分開盤布局、中盤實戰(zhàn)和尾盤收官三大階段,對于棋手來講,每一階段都很重要。人生何不如此?30歲以前開盤布局,30歲到60歲中盤實戰(zhàn),60歲到90歲尾盤收官,對于真正成功的人生,每一階段都意義非凡。 5、圍棋與人生的博弈,游戲規(guī)則相同:實力決定勝負;實力相當時,則意志決定勝負;實力相當,意志相等時,則心態(tài)決定勝負。 6、下圍棋,落子無悔;嘆人生,覆水難收。人生沒有回頭路,世上沒有后悔藥,人生關鍵的選擇上一定要謀定而后行。 7、舍棄是圍棋取勝的秘訣;舍得是人生成功的智慧。有舍才有得,會舍才會得。舍得之道,乾坤奧妙。 8、下士下棋為吃子,中士下棋為占地,上士下棋為悟道;下士人生為趨利,中士人生為避害,上士人生為智慧。君子問兇不問吉,高手看盤先看險,勝敗原是尋常事,陰陽幻變存玄機。 二、中國象棋的人生智慧 棋有輸贏,人有得失。有人說,人生如棋,做人當如兵,勇往直前,劍鋒所指,所向披靡;也有人講人生當如炮,厚積薄發(fā),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有人喜歡人生如車,雷厲風行,不動如山,動如脫兔;也有人喜歡人生如馬,志在千里,若無遠慮,必有近憂;還有人說人生如相,胸有成竹,窮善其身,達濟天下。 也有不少人說人生如士,如履薄冰,方寸之間,力挽狂瀾;更多的人喜歡人生如帥,運籌帷幄,談笑之間,一朝興亡。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謂你是雷厲風行的車,亦或運籌帷幄之中的帥,總之是,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