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難》曰∶飲食勞倦則傷脾。 又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腸 澼為痔。 夫脾者,行胃津液,磨胃中之谷,主五味也。 胃既傷,則飲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倦困,心腹痞滿,兀兀欲吐而惡食,或為飧泄,或為腸澼 ,此胃傷脾亦傷明矣。 大抵傷飲傷食,其治不同。 傷飲者,無形之氣也。宜發(fā)汗,利小便,以導其濕。 傷食者,有形之物也。輕則消化,或損其谷,此最為妙也,重則方可吐下。 今立數(shù)方,區(qū)分類析,以列于后。 |
|
來自: 道佛儒醫(yī)舊葫蘆 > 《李東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