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軍事家都知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善戰(zhàn)者不計較一地一城的得失,而吹噓“知兵”的孫承宗卻要反其道而行之。孫承宗的不切實際盲目修城擴軍的關寧錦防線策略是將明朝拖入財政崩潰的深淵的主要根源。 講個笑話,一位軍官問一個新兵:“當你一人出外偵察時發(fā)現(xiàn)一隊敵人,你該怎么做?”新兵高聲回答:“包圍他們,長官!”毫無地方實務經(jīng)驗的孫承宗的不顧明朝財政困窘的現(xiàn)狀,一味修城擴軍的錯誤戰(zhàn)略就如同這個不知深淺的新兵一樣,精神可嘉,智商堪憂。 至于提到孫承宗打跑后金一事,東林黨將此事吹噓成“遵永大捷”,真實的情況怎么樣呢?先讀一段百科的介紹:“己巳之變”后京都戒嚴,全國各地來勤王的兵力多達二十萬。孫承宗集結(jié)力量,值后金大貝勒阿敏、貝勒碩托領兵5000余入關與駐灤州、水平、遷安、遵化四城的阿巴泰換防之機,由山西總兵馬世龍、錦州總兵祖大壽、山東總兵楊紹基等統(tǒng)兵圍攻灤州,另各鄉(xiāng)武裝3萬余人協(xié)助攻城。阿敏在永平得知灤州被圍,派大將巴都禮領兵數(shù)百赴援,并縮短戰(zhàn)線,將遷安后金守兵撤至永平。明軍將巴都禮所率援軍殲滅后,遂用紅夷大炮轟擊灤州城,盡毀城樓。后金守將納穆泰率眾力戰(zhàn)不支,遂于十二日夜棄城奔赴水平,途中遭明軍馬如龍截擊,損失將士400余人。阿敏下令全線撤退出山海關,返回沈陽。明軍收復灤州等四城。 再看《滿文老檔》的記載:“時明兵來攻灤州,戰(zhàn)三日,明兵發(fā)大炮,破城垛口二座,城樓被炮藥焚燒,時我軍稍避,其間,明兵從城圮處登城,我兵復沖擊,盡殲之矣。固為城破,大臣等不收兵撤回,身先出城。軍士復聞諸將已出遁,或四、五十人為隊,或一、三十人為隊,奔向永平。時明兵到處堵截之我兵猶沖出,殺將前來,惟被創(chuàng)及染病者未得脫。駐永平阿敏貝勒、碩托臺吉,未見敵形,即自入敵境,未發(fā)一矢,即殺永平、遷安城收養(yǎng)之降發(fā),棄天賜之四城,率眾兵而歸。此皆貝勒不以政業(yè)為念,大臣不為汗與諸貝勒盡力之故也。汗諭畢,對眾嗟歡?!?/span> 孫承宗集結(jié)了數(shù)量眾多的明朝前來勤王的精銳兵力去攻打孤軍守衛(wèi)關內(nèi)四城的阿敏五千部屬,而且最后居然還是讓阿敏成建制的跑掉了,阿敏臨走還從容地屠了永平城和遷安城,總共不過才損失了400來人,還都是“被創(chuàng)及染病者”這些傷病者。 后金守這北方四城的主要目的是安全斷后,根本就從沒打算死守長駐,后來皇太極聲稱“此皆貝勒不以政業(yè)為念,大臣不為汗與諸貝勒盡力之故也。汗諭畢,對眾嗟歡?!币彩菫榱苏医杩诤檬帐安惶犜挼陌⒚?。東林黨將此吹噓成“遵永大捷”實在太扯。如果說后金退兵返回關外就是天大的勝利,那么后金的后來的每一次入塞在大肆劫掠后都退兵返回了,那么是不是都得算作大大捷了? 還是那句話:我欽佩孫承宗的氣節(jié),但絕不會因此而避談他的錯誤。而對東林黨篡改歷史、顛倒是非的惡行一定是要痛批不怠的! 在寶玉被打后的第三十四回寫道:“薛蟠本是個心直口快的人,一生見不得這樣藏頭露尾的事,又見寶釵勸他不要逛去,他母親又說他犯舌,寶玉之打是他治的,早已急的亂跳,賭身發(fā)誓的分辯。又罵眾人:“誰這樣贓派我?我把那囚攮的牙敲了才罷!分明是為打了寶玉,沒的獻勤兒,拿我來作幌子。難道寶玉是天王?他父親打他一頓,一家子定要鬧幾天。那一回為他不好,姨爹打了他兩下子,過后老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說是珍大哥哥治的,好好的叫了去罵了一頓。今兒越發(fā)拉上我了!既拉上,我也不怕,越性進去把寶玉打死了,我替他償了命,大家干凈?!?/span> ——這薛蟠堅決否認是自己犯舌導致寶玉被打,這是影射明朝滅亡乃是由于賈環(huán)誣告——家患農(nóng)民軍李自成造成的。 ——朱慈炤借薛蟠的口說“難道寶玉是天王?”正是暗示寶玉就是天王——明朝帝王! ——薛蟠說“既拉上,我也不怕,越性進去把寶玉打死了!”這是影射滿清在崇禎殉國后立刻發(fā)兵,聲稱“闖成肆逆,禍及君后,明之子孫臣庶不能討,圣朝念萬古君臣之義不可以不正,憤怒興師,逆成西竄,勝朝不共之仇,藉以複焉”打著為崇禎復仇的騙人旗號趁機入主中原竊取漢人政權的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