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點主要集中于升與降。脾主運化,布化精微而升請;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而主降濁。 脾升則健,胃降則和,脾不健運,則清其不升;胃不降和,則濁窮不降,反升為逆。 脾胃之升降,又互為因果,胃失和降,則脾氣不升;脾升市場,則胃亦不降,中脘之其旺,則水谷之清氣上升而灌輸百脈,水谷之濁氣下達于小腸從便溺而消。 脾清陽上升,胃濁陰下降,則氣血化生有源,出入有序,不運不升則生化無端,不降則轉(zhuǎn)化無由,疾病就由此開始了。 參苓白術(shù)散 組成:人參、山藥、茯苓、炒白術(shù)、白扁豆、蓮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具有補益脾胃之功效,每日服用2-3次。 人參健脾丸 組成:有人參,白術(shù)、甘草、山藥、蓮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陳皮,青皮、六神曲;谷芽、芡實、薏苡仁、當歸、枳殼等藥物組成,功能健脾養(yǎng)胃,消補兼施,口服,每日2次。 苦瓜薏仁粥 做法:取苦瓜、薏仁各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先將苦瓜洗凈,剖開去籽后切塊,與其他食材共煮粥至爛熟,空腹食用。 脾胃濕熱的患者,不妨可以嘗試上述的方法調(diào)理,因為濕熱并不是一種器質(zhì)性的疾病,是功能性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