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4 月,韓國三大運營商正式開啟 5G 商用。到目前為止,三個月過去了,韓國的 5G 發(fā)展得如何?中信證券日前出具了《通信行業(yè)全球 5G 風向標——韓國 5G 發(fā)展參考》,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作為「首個 5G 商用國家」,韓國 5G 發(fā)展快速: 用戶:韓國兩個月內(nèi) 5G 用戶突破 100 萬; 基站:韓國 5G 基站建設迅速,截至 4 月商用,共建有 8.33 萬站,達 4G 基站 10%; 網(wǎng)絡體驗:較 4G 大幅提升,產(chǎn)品資費與運營商補貼同時上升,每兆比特資費下降; 政府對 5G 扶持力度大,預計今明兩年將繼續(xù)飛速發(fā)展。而韓國網(wǎng)絡發(fā)展情況與我們類似,具有較大參考價值。 發(fā)展進程相似:4G 時代,韓國于 2011 年 7 月開啟 4G 商用,一年后截至 2012 年 9 月以 62% 的 4G 滲透率獨占鰲頭;中國于 2014 年 6 月首先于部分城市開啟 4G 商用,截至 2016 年 8 月達到 50.4% 的滲透率,在基站建設規(guī)劃、資費變化、用戶普及率等方面與韓國高度相似; DOU(Dataflow of usage, 平均每戶每月上網(wǎng)流量)、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戶平均收入)上相似度高:截至 2017 年 9 月韓國移動用戶 DOU 為 5.1 GB/戶/月,我國同期為 1.7 GB/戶/月,為我國同期的 3 倍,平均 ARPU 為我國同期 3-4 倍,結合中韓兩國消費水平差異,兩國的 DOU 和 ARPU 相似度較高; 參考作用明顯:韓國移動寬帶需求旺盛,推進移動通信最為激進,與我國情況類似,4G 時代我國政府與運營商多次以韓國發(fā)展狀況為依據(jù)進行部署。 5G 基站建設快,網(wǎng)絡體驗提升 截至 5G 商用前夕,韓國共建設 8.33 萬個 5G 基站 ,其中 SK Telecom 在全國建有 3.5 萬個基站,首爾約 1.75 萬站;Korea Telecom 在全國建有 3.035 萬個基站,首爾約 1.2273 萬站;LG Uplus 在全國建有 1.8 萬個基站。如下圖所示,在韓國正式商用前,三大運營商在以高速建設 5G 基站。典型代表如 SKT ,截至 2019 年 3 月 20 日, SKT 建有基站 9236 個;到 4 月 2 日, SKT 建有基站 34000 個,在 14 天內(nèi),新增 5G 基站近 2.5 萬個。 韓國擁有 4G 基站 83.24 萬個,5G 基站已占據(jù)其十分之一的數(shù)量水平,到今年年末,預計共建有 23 萬個 5G 基站,覆蓋韓國 93% 的人口,其中 SKT 預計年底實現(xiàn)全國 10 萬站的目標。與 4G 對比,韓國 5G 建設同樣激進,4G LTE 時期 LG Uplus 僅用了 9 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全國網(wǎng)絡的建設,預計 5G 同樣在 1 年以內(nèi)實現(xiàn)全國范圍內(nèi)的全覆蓋。 從目前的商用情況來看,5G 網(wǎng)絡相比 4G 網(wǎng)絡有明顯的優(yōu)勢。由于目前商用的是 R15 版本,因此和 4G 的主要差別體現(xiàn)在速率上。由于低時延和大連接要在 R16 版本上才能實現(xiàn),因此當前網(wǎng)絡在這兩方面與 4G 相比優(yōu)勢并不明顯。 首先看速率。目前 5G 的下載速度遠遠領先于 4G 網(wǎng)絡,上傳速度與 4G 相似。由于韓國 5G 網(wǎng)絡尚處于初期, 目前 5G 覆蓋率不足 10%,室外基站數(shù)較少,室內(nèi)也沒有做室分, 因此下載速度距離與 5G 要達到的理想速度還有較大差距 。另外 5G 穿墻性能明顯弱于 4G,室內(nèi)距窗 2 米外 5G 信號衰減較多 。 其次看時延。由于 R15 版本沒有為低時延業(yè)務做單獨的結構設計,當前 5G 與 4G 的時延比較接近,差距不大 。 產(chǎn)品資費高,運營商補貼增加 韓國三大運營商 5G 初期基礎產(chǎn)品框架 SKT 5G 套餐銷售分布占比 韓國三大運營商套餐設計延續(xù) 3G、4G 的套餐體系(月資費分檔框架基本一致,同一檔資費標準相差不超過 20%,LG U 最高檔除外),在最低檔(55000 檔)因監(jiān)管要求持平。總體來看,韓國運營商在 5G 網(wǎng)絡服務運行初期基礎月費高,最暢銷資費套餐在 500 元人民幣以上,因而促銷打折、終端補貼的空間大。 SKT 在售 4G 產(chǎn)品月資費 5G 資費相較于 4G LTE 資費,整體均有提升(由于 KT、LG U 兩家 4G 在售產(chǎn)品種類過多故不再比較),除了 5G 最低檔由于政府強制提供給一些用戶的優(yōu)惠,SKT 在其它幾檔上 5G 資費相對于 LTE 資費提升在 10%~20% 之間。但 5G 產(chǎn)品平均每兆比特資費大幅下降,以 SKT 為例,除 Slim 檔位外流量不限量,LG U 不限速部分的流量也在 4G 流量的 10 倍左右,用戶平均上網(wǎng)成本大幅降低。 韓國運營商在 5G 初期提供話費補貼、終端補貼、權益贈送等多種補貼形式: 在話費補貼方面,針對話費合約用戶,三家均直接打 75 折。針對老用戶,LG U 推出「以 4G 價格享 5G 服務」的活動,老用戶可以以 4G 套餐的價格升級至 5G 最高兩檔套餐,以吸引老客戶升級, LG U 還于 5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為加入 5G 高端套餐的家庭用戶提供額外優(yōu)惠,吸引家庭成員一起入網(wǎng)。 在終端補貼方面,韓國用戶一般合約到期需要換手機的時候,就會重新選擇手機補貼最多的運營商攜號轉網(wǎng),韓國運營商抓住這一點在 5G 運營初期「以成本換規(guī)模」,給予高昂的終端補貼吸引用戶入網(wǎng),終端補貼的額度占終端市場售價的 39% 64%。 在權益贈送方面,針對每一檔套餐,三家運營商都推出權益,其中 SKT 的 Oksusu 視頻內(nèi)容應用較好, LG U 娛樂內(nèi)容產(chǎn)業(yè)生態(tài)較豐富, KT 為所有 5G 用戶提供免費專屬媒體內(nèi)容、游戲,并為高端檔位用戶提供 VIP 會員、手機保險、固網(wǎng)融合等權益。 政府積極推廣 5G,普及速度超 4G 初期 韓國政府積極部署 5G,在 2020 年底之前為電信運營商減免 3% 的網(wǎng)絡建設投資稅。韓國政府對待 5G 的態(tài)度較 4G 更為積極,給予的扶持和幫助更多,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秩序兩方面進行監(jiān)管。 韓國政府要求三家運營商共享站點資源、共享物業(yè)費、共享站址和鐵塔;5G 基站開通需經(jīng)過審批,但審批流程比 4G 審批流程短。韓國政府對基站功率有嚴格要求,基站需留有測試接口,政府人員會定期進行檢測。 韓國政府基站開通申請流程圖 在扶持政策上,韓國政府主要是給予補貼。在政府報告中,韓國政府提出在 2020 年底之前,將投資 30 萬億韓元合 260 億美元發(fā)展 5G 網(wǎng)絡服務,并將一些國家政策型項目留給運營商做,如依托 5G 將大力發(fā)展的自動駕駛和數(shù)字醫(yī)療服務,并支付大量的補貼。 在普及服務上,韓國政府要求運營商提供資費較為便宜的套餐。三家運營商均提供了最低檔為 55000 韓元月資費的 5G 套餐 ,用于在普通民眾中普及 5G 。從目前 5G 商用的兩個月情況來看,大約有 15% 的客戶選擇這一檔套餐服務。 在監(jiān)管政策上, 韓國政府對運營商 5G 補貼政策的監(jiān)管較為放松,使得運營商可以以成本換收入發(fā)展大量用戶。韓國政府允許話費補貼和終端補貼,不做限制,但是運營商對代理渠道的補貼受政府監(jiān)管。 4G 時期,運營商補貼終端行為多次被韓國監(jiān)管部門處罰,韓國通信委員會為遏制惡性競爭,規(guī)定運營商的終端補貼不高于 27 萬韓元(約 1600 人民幣)。而 5G 時期政府取消了這一限制,韓國三大運營商對 5G 終端的補貼遠超 27 萬韓元。 從目前看,高額補貼極大地促進了 5G 初期用戶普及率的增長,「以成本換規(guī)模」策略效果顯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