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曾茨說:“未來世界會由掌握思維導圖和腦力開發(fā)的人來引領。” 在引導孩子自主學習這件事上,做父母的總想找到一條正確而又簡潔的方法,《硅谷工程師爸爸的超強思維導圖課》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積極的引導示范。 用可視化的思維導圖,指引孩子在語言、數(shù)學、科學、寫作方面的學習,把知識變得清晰,讓思考逐步呈現(xiàn)。 曾有學者做過實驗,將一群同齡兒童分成兩組,用思維導圖和傳統(tǒng)的方式分別教授孩子相同的內容,結果在相同的時間里,接受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的孩子,其掌握程度要遠高于后者。 分析原因,兒童思維導圖采用的是直觀的圖示和色彩,它體現(xiàn)的是一個從零開始的思考過程,相比傳統(tǒng)教學枯燥的文字來說,更具吸引力,易被兒童大腦吸收記憶。 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很好的刺激孩子的大腦,讓大腦保持清醒,集中精力和增強記憶。 這有助于孩子對信息的管理和組織,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和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01 什么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最早由英國教育學家東尼·博贊發(fā)明。 他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的思維方式不是線性的,也不是表格那種的,而是放射性的,這種放射性思考就像是一滴水,滴落在巖石上,散開的那瞬間,就是我們的思考發(fā)散。他提出了“放射性思考”的概念,并且在概念的基礎上,發(fā)明了一套思考工具—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主要有圓圈圖、氣泡圖、雙氣泡圖、括號圖、樹型圖、流程圖、復流圖、橋型圖等八種類型,分別對應人在思考時的八種思維過程。 上圖,大家直接感受一下。 你可以把思維導圖理解為家里的那套工具箱,八種思維導圖就像八種基本的工具,在不同的場景中我們可以選擇適用的工具解決相應的問題。 思維導圖就是一幅幅幫助你了解并掌握大腦工作原理的使用說明書:運用圖文把各級主題的關系表現(xiàn)出來,把主題關鍵詞和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 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把一長串枯燥的信息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有高度組織性的圖畫,它與我們大腦處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東尼博贊認為,大腦是基于色彩和圖像來思考的。比如,我們提到蛋糕這個詞,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大腦的不是像電腦一樣一筆一劃的描繪出蛋糕,而是一張誘人的蛋糕圖片。 可見,大腦用圖像來記憶東西是非常簡單的。 02 思維導圖有哪些好處?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博贊研究發(fā)現(xiàn)藝術家達芬奇在他的筆記中使用了許多圖畫、代號和連線。他意識到,這正是達芬奇擁有超級頭腦的秘密所在。 人腦對圖像的加工記憶能力大約是文字的1000倍。它基于對人腦的模擬,它的整個畫面正像一個人大腦的結構圖(分布著許多“溝”與“回”)。 其次,這種模擬強化了聯(lián)想功能,正像大腦細胞之間無限豐富的連接。 這種模擬突出了思維內容的重心和層次。讓你更有效地把信息放進你的大腦,或是把信息從你的大腦中取出來,一幅思維導圖是最簡單的方法——這就是作為一種思維工具的思維導圖所要做的工作。 它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和有效的記筆記的方法,能夠用文字將你的想法“畫出來”。 所有的思維導圖都有一些共同之處:它們都使用顏色;它們都有從中心發(fā)散出來的自然結構;它們都使用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遵循一套簡單、基本、自然、易被大腦接受的規(guī)則。 教孩子用思維導圖,對于孩子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思維導圖是一種基于大腦自然的思維方式,它賦予孩子思維以最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從一個中心點開始向四周發(fā)散,這種獨特的發(fā)散性結構,培養(yǎng)孩子的放射性思維,激發(fā)他們豐富的聯(lián)想力和創(chuàng)造力。 在這幅孩子繪制的關于“交通工具”的思維導圖中,孩子把平時我們的線性思維模式用發(fā)散性思維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一張圖直觀的展示了交通工具的內容和東西,體現(xiàn)出孩子的思維邏輯和創(chuàng)造力。 (二)思維導圖增強孩子思維的條理性。孩子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必須將腦中產(chǎn)生的各種想法按照一定順序排列或按照屬性予以分類,繪制成思維導圖,讓孩子的思維變得更有組織、更清晰,更有條理。 孩子繪制了一個她心目中的“迪拜旅行”,思維導圖的形式很清晰的展現(xiàn)出孩子對于旅行的事物,做了各種分類,條理清晰,邏輯關系明確。 (三)思維導圖幫助孩子把注意力專注在一個主題上,圍繞主題思考與它相關的所有因素,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思考,引導孩子學習如何去思考一個問題,學會如何去做一件事情,不斷提升理解問題的能力。 孩子根據(jù)閱讀過的繪本《好餓的毛毛蟲》繪制出的思維導圖,圍繞這個主題,孩子知道了如何去記憶、理解故事情節(jié),提高了理解問題的能力。 (四)思維導圖能夠充分體現(xiàn)孩子思維的特點,具有非常強的個性化特征。有利于他們個性的張揚,充分體現(xiàn)個體思維的多樣性。 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孩子迅速理清思路,全面剖析問題,激發(fā)聯(lián)想、創(chuàng)造力,提高系統(tǒng)思考能力;讓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成為孩子們的樂趣。 03 思維導圖怎么用? 那么,孩子幾歲開始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學習在年齡上沒有什么要求,只要孩子能拿筆畫圖或者能擺弄圖片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學習了。 思維導圖的分類: (1)圓圈圖 圓圈圖中間是主題,周圍是相關信息,鍛煉孩子發(fā)散思維的最簡單的一種方式。能夠幫助孩子定義一件事情或者一個想法,適合進行主題的頭腦風暴。 (2)氣泡圖 氣泡圖多用于描述事物的性質與特征,是初步整理思路最常用的思維導圖。可以定義事物的屬性或者相應的聯(lián)系,在孩子寫作或者表達的時候,能夠增加他們對于一個事情描繪的深度和多樣性。學會做記錄和自我規(guī)劃,提升效率觀念。 (3)雙重氣泡圖 雙氣泡圖最適合做對比,找出兩件事物的相同點,區(qū)分不同。如果都有關聯(lián),就可以放在中間的氣泡里。適用于分辨不同事物的區(qū)別,提高條理化思維和辨識能力。 (4)樹狀圖 樹狀圖用于分類、歸納和組織結構,是我們在工作上常用的一種思維導圖。 (5)括號圖 括號圖可以分析一個事物的結構,幫助孩子理解主題和其屬性。有助于梳理知識,提高系統(tǒng)化思維。 (6)流程圖 流程圖用來理清事情發(fā)生的過程或者先后順序,用于分析事物的發(fā)展、整理故事的內在邏輯再好不過。 (7)多流程圖 像雙氣泡圖一樣,雙重流程圖也是流程圖的升級版,除了理清事情的先后順序外,還可以用來分析因果關系。 (8)橋圖 橋接圖用來進行類比或類推, 描述事情之間的相似性和關系。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或事物之間的關系,提升深度閱讀能力、理解力、因果分析力。 思維導圖的趣味性很強,用這些來教給孩子們類比、總分、順序、分類等化枯燥、抽象的概念為形象的圖像,在畫圖的時候,孩子不知覺就掌握了。而化繁為簡,邏輯關系已經(jīng)被思維導圖展示的一目了然。表現(xiàn)形式的開放,能夠捕捉到孩子的靈感,同時也鼓勵孩子們把發(fā)散的、模糊的想法用結構化的形式表達出來。 希望你和孩子都能學會使用這個受益終生的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