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痹唬骸拔慈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路問:“齊桓公殺了他的哥哥公子糾,召忽自殺殉節(jié),但管仲卻沒有自殺?!弊勇酚终f:“這樣,管仲是沒有仁德了嗎?”孔子答道:“齊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主持盟會,不用武力而制止了戰(zhàn)爭,這都是管仲的力量。這就是他的仁德?。∵@就是他的仁德啊” 1. 公子糾(jiū):齊桓公的哥哥,在爭奪王位中,齊桓公派兵逼迫魯國殺死了公子糾。 2. 召忽:公子糾的謀士。 3. 管仲:原為公子糾的家臣。后由鮑叔牙的舉薦,當上了國相。 4. 九合諸侯:多次召集各諸侯國主持盟會。“九”,不是確數(shù),極言其多。 5. 不以:不用。兵車:士兵和戰(zhàn)車,借指武力。 6. 如其仁:這就是他的仁德。如:乃、是。 死有輕于鴻毛,重于泰山。如果覺得自己活著更有意義,就應(yīng)該堅定信心,勇敢的活下去。 |
|
來自: chenliwei80 > 《14憲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