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 今天分享的3個科學學習方法,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實操學習方法。家長們一定要看到底,把方法教給孩子。 從上圖我們看到,閱讀理解是小學考試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事實上,不僅小學語文,初中、高中、乃至未來工作,閱讀都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單純地講方法,家長們總覺得我是在講理論說空話,所以,今天,我以攻破閱讀理解考試為案例,來分析這3個方法的具體操作。 方法一 把學習內容分成幾個小模塊更有效研究表面: 人類的大腦更善于在短時間內重復地將信息編碼神經突觸,而不是一下子全部輸入。 舉個例子說,把2個小時的學習內容,分成4個半小時去學習,會明顯比持續(xù)學習2個小時效果好。 以攻破閱讀理解為案例來講,怎么讓孩子去做呢? 閱讀理解會涉及到各個文體,不同文體的文章,出題和答題都有不同。所以,我們可以把閱讀理解按文體分類: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寓言、童話等,每一個文體就是一個小模塊。孩子掌握了每個小模塊,他在做閱讀理解時,就不容易出錯了。 大部分人在考試來臨之前,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去閱讀筆記或者書本重點。看上去很勤奮、很認真,但往往考不了高分。而且,這類孩子大有所在,包括家長也覺得考前就應該多看書。 研究表面,這個方法不僅沒有效果,甚至是有害的。 因為這種方法沒有加深對內容的理解,更沒有將相關的知識點聯(lián)系到一起,不利于孩子構建知識體系。 說它有害,是這個行為看起來很認真,而事實上卻把孩子的注意力和時間花在了不那么重要的問題上,事倍功半。 但是,如果你把知識點設置成卡片會怎樣? 以閱讀理解為案例,我做成下面這樣的卡片,孩子看到卡片,腦子里就會主動去思考,這一類問題怎么解答,與它類似的還有什么?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呢: 把被動灌輸?shù)膶W習,轉化為主動思考學習的;回憶式復習,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關聯(lián);鍛煉孩子的總結能力;自我檢測學習效果。當孩子看著卡片,發(fā)現(xiàn)自己在某個知識點不熟悉時,他還能去回憶當時老師講過的案例,例子中老師當時是怎樣去處理的。 方法三 轉變思維:把學習知識轉化為教授知識有人做了一組這樣的實驗: 有基礎和能力都差不多的A和B兩組學生,給他們相同的學習內容。 對A組說,學完后,他們會針對這個知識舉行一場考試; 對B組說,學完后,他們將要把這個內容教給別的同學。 實驗結果是,B組同學學習效果明顯高于A組。 這是因為,樂于傳授知識的學生比只去理解的學生做得更好! 當你期望去傳授知識時,你的大腦會用一個邏輯更為明了的結構去組織這些學習信息。 所以,要讓孩子學會轉變角色,不僅要學會知識,還要學會能把學到的知識給別人講清楚。 仍然以閱讀理解為案例實操: 當孩子學完了閱讀理解中,關于修辭手法的答題方式之后,讓他結合例子給你講述一遍,這個知識就會成為他的長久記憶,而不是短時記憶。 今天分享的三個方法都是有科學依據(jù)的,希望家長們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才不枉我辛辛苦苦碼字分享。 把學習內容分成幾個小模塊,學習更有效率;制作知識點卡片,就是制作記憶增長工具;轉變思維:把學習知識轉化為教授知識。再次說明,今天的閱讀理解方式,是針對考試閱讀理解,而不是課外閱讀。關于課外閱讀的方法,我之前有分享過,歡迎大家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