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lián)是我國獨有的漢語言為本的大宗國粹。后蜀國主孟昶于公元964年除夕在桃符板上所刻“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即對聯(lián)的源頭。 此后,無數(shù)文人雅士都迷上了這種既能動腦,又能輕松炫技的游戲↓↓↓ 明成祖朱棣有次對文臣解縉說:“我有一上聯(lián)‘色難’,但就是想不出下聯(lián)。” 解縉應聲答道“容易?!?/strong> 朱棣說:“你既然說容易,那你就對出下聯(lián)吧。”解縉說:“我不是給你對出來了嗎?” 朱棣愣了半天,恍然大悟。 “色難”一語,出自《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要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件很難的事。 解縉所對“容易”,見于西漢《非有先生論》:“於戲!可乎哉?可乎哉?談何容易!今則不然,反以為誹謗君之行,無人臣之禮,果紛然傷于身,蒙不幸之名,戮及先人,為天下笑,故曰談何容易!” 意思是在君王面前指陳得失,不可輕易從事。 解縉巧借“容”為容貌之意,與“色(臉色)”恰成小類對,“易”與“難”則是一對反義詞,可謂對仗極為工巧,堪稱千古奇對! 朱棣與解縉的這一對,既不是正對,也不是反對,更不是串對,而是“無情對”:只講究上下聯(lián)字詞相對,至于內容則各講各的,絕不相干,相差越遠越好,使人產生奇譎難料,回味不盡的樂趣。 讓我們再看一例。 一日,張之洞在陶然亭會飲。其間,以對對聯(lián)來佐興。有賓客出上聯(lián)“樹已千尋難縱斧”(也有版本作:樹已半枯休縱斧),張之洞對曰“果然一點不相干”。 細看這對聯(lián),“果”對“樹”,兩者都是物; “一點”對“千尋”,都是量詞; “干”在古代有盾牌、兵器之義,對“斧”,兩者都是器物; 還有“然”對“已”, “不”對“難”、 “相”對“縱”。 雖然上下聯(lián)意思迥異,毫不相干,但卻字字相對。 張之洞 那天還不只這一個無情對。當時有人出對“欲解牢愁惟縱酒”,張之洞對“興觀羣怨不如詩”。 這個對聯(lián),也是無情對。 “解”與“觀”皆為卦名, “愁”與“怨”皆從心部, 最妙者在“牢”與“羣”(同群), “牢”字之下半為“?!?, 而“羣”字之下半為“羊”。 如此工整,卻毫無瓜葛。 二者越是不相干,審美幽默越強。 庭前花始放 閣下李先生 上聯(lián)寫景,庭前百花正在盛開;下聯(lián)卻是個人物的稱呼,意義無法相對,但細讀之,卻能發(fā)現(xiàn)下聯(lián)三用借對(“閣下”既指一種尊稱,又指樓閣之下;“李”既指姓氏,又指李樹;“先生”既指尊稱,又指最先長出)巧與上聯(lián)字字工對: “庭”與“閣”小類工對; “前”與“下”方位名詞對; “花”與“李”植物名詞對; “始”與“先”副詞作狀語對; “放”和“生”動詞對。 公門桃李爭榮日 法國荷蘭比利時 上聯(lián)出自《資治通鑒》:“或謂狄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指唐代名臣狄仁杰門生之多; 下聯(lián)是歐洲三個國家名,上下聯(lián)雖南轅北轍,但卻字字對仗工穩(wěn): “公”對“法”, “國”對“門”, “荷”對“桃”, “蘭”對“李”, “比”對“爭”, “利”對“榮”, “時”對“日”。 樹已半殘休縱斧 蕭何三策定安劉 上聯(lián)為一古詩句,是說要愛護樹木,不要亂伐殘樹。下聯(lián)卻以蕭何獻策定漢業(yè)的歷史故事相對,相差十萬八千里,卻在字性上結成緣份,有天造地設之妙。 上聯(lián)尾字“斧”是工具,下聯(lián)尾字“劉”指兵器,在本句中則指漢高祖劉邦; “樹”對“蕭”,蕭,植物名即艾蒿,乃植物相對; “已”對“何”,為虛詞相對; “半殘”對“三策”為數(shù)量詞相對; “休縱”對“定安”都為虛詞相對。 聯(lián)中惟“殘”與“策”乍看不似工對,但二字在這里均可視為動詞,“殘”為傷害之意,“策”有拄、扶之意,仍然對仗工整。 三星白蘭地 五月黃梅天 解放前,上海一家報紙懸高獎出下聯(lián)征對:五月黃梅天;聯(lián)壇妙手各逞文思,紛紛應征。結果出人意料,金榜獲選的上聯(lián)卻是:三星白蘭地。 原來這是酒廠老板在報紙上別出心裁地做廣告。 ”五月”對”三星”, ”黃梅天”對”白蘭地”, 字字工整,可意思卻風馬牛不相及。 征聯(lián)活動使”三星白蘭地”酒名聲大振,也使”無情對”廣為人所知。 另外一種說法為:民國初年,重慶一酒家懸一瓶法國三星白蘭地酒于門,征求對聯(lián),應對者雖多,但老板總不滿意。其時郭沫若年紀尚輕,聞訊趕去,想到四川有一道名菜,正可與酒相對成聯(lián),乃對下聯(lián)。此聯(lián)從此出處來講,并不是無情對。其所以成為無情對,乃是一般只知”黃梅天”指氣候而不知其是菜名的結果。 細羽家禽磚后死 粗毛野獸石先生 清代才子蒲松齡為石姓者所嫉,某日石出句難之,蒲以下聯(lián)對之,石無言以對。 三竺六橋九溪十八洞 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郁達夫某年游杭州西湖,至茶亭進餐,面對近水遙山,得上聯(lián),一時未得下句,適逢主人前來報帳,其食單帳目恰成下聯(lián)。 喬國老 石家莊 上聯(lián)以”莊”對”老”,乃借莊子與老子相對。 推拿 拖把 “推”與“拖”,“拿”與“把”均動詞相對。 回信 漢書 “回”對“漢”民族名相對,“信”對“書”,上聯(lián)為常用詞,下聯(lián)為古籍。 唐三彩 清一色 上聯(lián)為古工藝,下聯(lián)為麻將番目?!疤啤睂Α扒濉背鄬Α?/p> 品賞這類對聯(lián),最能使人領略漢字的無窮妙趣。不過以民國為界,百年之前的無情對作品也就二三十副,它們代表著那個時代就已初成氣候的一個聯(lián)種,穿越100年的時光隧道,抵達了現(xiàn)代,帶給了我們關于無情對的初步印象與認識。 在人們物質文化精神生活日益豐盈的今天,無情對理應成為我們神會先人,會心一笑的一個小小窗口。 如果你對無情對感興趣,不妨也和我們來對一對,上聯(lián)是“馬未都”,請各位才子才女給個下聯(lián)?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