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罐罐茶 文/南錦鋒 打我記事起,罐罐茶是父輩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在那個物資匱乏,生活極其困難的年代,每天的兩頓罐罐茶無疑是不可割舍的。稱一兩八分錢的沫沫茶,攏(架)上一盆旺火,一只小砂罐,煙熏火燎的熬一罐苦的跟黃蓮一樣的茶,卻依然喝的那么津津有味,并且樂此不疲。生活稍好點的用一碗莜麥熟面下茶,條件差的煮洋芋下茶也是經(jīng)常的事。 在老家,待人接客,罐罐茶是必不可少的,給家里來的客人不放上一罐子茶,就是對客人極大的不抬舉和失禮。路頭路尾碰見熟人,總要客氣的說一聲:“來我家喝茶來”。 很早以前,在老家喝罐罐茶那可是男人的專利,女人是不可以喝罐罐茶的,如果有誰家的女人喝罐罐茶,就是奇聞怪事,會被人說三道四的。 記得小時候,凌晨睡意正濃,父親老早的起來,準備好柴禾、水壺,碟子里再放上半截土黃色的谷面饃饃,在火盆上攏上一攏火,一只不大的砂罐里放上一撮老磚茶,盤腿一坐,那撲嗒撲嗒的吹火聲,噼哩啪啦的柴火燃燒聲,叮叮當當?shù)牟柚雅c火盆的碰撞聲,咕—咕 —的喝茶聲奏出一曲美妙的生活交響曲。 熬罐罐茶也是有講究的,首先水在茶罐中快要開的時候,把水倒進茶盅里,然后把茶葉放進茶罐里,再把茶盅的水回進茶罐中,等茶在罐中熬上一會兒才可以倒進茶盅喝的。如果旁邊還有人,要端起茶盅給人讓茶的,不然就失禮了。 老家縣城汽車站的茶攤子由來已久了,每次回家經(jīng)過,買兩個蕎面油圈,先要在那里熬上一罐子茶,喝完再坐車回家,偶爾在與茶客的閑聊中,也會聽到些軼聞趣事的。 隨著時代的變遷,婦女也是半邊天,喝茶也不是男人的專利了,老家的小媳婦,老媽媽們都喝上罐罐茶了。且喝得非常養(yǎng)生,燒幾顆紅棗,十幾粒枸杞,放在罐罐里和茶葉一起熬,茶盅里再放些許冰糖,色香味俱全。不過現(xiàn)在不是火盆熬罐罐茶,而是電爐子,電磁爐了。只有歲數(shù)很大的老喝茶人還在用火盆熬罐罐茶,不過已經(jīng)很少了,用他們的話說:“喝的就是煙熏火燎的那個味道”。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久而久之,罐罐茶在老家形成了非常厚重的罐罐茶文化,土生土長的人們,一代又一代的在那片粗獷的沃土上傳承著文明,傳承著罐罐茶文化。 |
|
來自: 風(fēng)舞三湘 > 《敘事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