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鬧市,心向青山 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qū),再沒有第二個。 上文是著名學(xué)者季羨林在談?wù)摱鼗椭畷r所說。 而民國時候的梁漱溟先生則認(rèn)為,世界有三大文明體系:一個是西洋文明,一個是印度文明,一個是中國文明。 但也有將印度文明排除在外,將中國、伊斯蘭、西方文明并列視為世界三大文化體系的說法。 不過總的來說將世界分為四大文化體系更準(zhǔn)確一些,除非將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世界視為一個斗爭的整體。 1,在這四大文化體系中,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世界的生存環(huán)境最為惡劣。 按地理位置而言,我國東北的哈爾濱是北緯45度,可是在歐洲,巴黎是北緯48度,倫敦是北緯51度,柏林是51度到52度之間,均比哈爾濱還要靠北,而伊斯蘭世界的生存環(huán)境則是沙漠居多。 所以對于歐洲和伊斯蘭文明而言,和大自然斗爭,和人斗爭貫穿了整個文明體系,自古至今戰(zhàn)爭不斷。 不過,科學(xué)本質(zhì)上也是在與大自然斗爭過程中對宇宙的認(rèn)識,這也是為何科學(xué)回產(chǎn)生于西方的原因所在。 2,與歐洲相比,印度幾乎都處于熱帶,古代的印度對歷史漠不關(guān)心,探討的均是生死問題,于是產(chǎn)生了許許多多的宗教,比如佛教,印度教。 古印度文化的特點是涅槃,想的是如何超越生死,解決生死的問題。 眾生皆苦。 3,中國文化體系我們都很清楚,大約可以用“和”字來概括。 在古代沒有比中國地理環(huán)境更好的地方了,四周被高山大海阻隔,屬于溫帶季風(fēng)氣候,雨熱同期,四季分明。 同樣是花開花落,古印度看到的是萬事萬物終將毀滅,而中國人看到的是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的生生不息。 所以,中國人重視歷史,與其他三大文明體系相比,唯有中國沒有真正的宗教,或者說歷史和對祖先的崇拜就是中國人的宗教。 于是,如何在天、地、人之間保持和諧,便成了儒道等各家學(xué)說所關(guān)心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