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詞譜起源 ● ○ ● 攤破浣溪沙,詞牌名,一名“山花子”。實為“浣溪沙”之別體,不過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韻于結(jié)句而已。雙調(diào),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韻,下片四句兩平韻。代表作有李璟詞《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等。 ● ○ ● 詞譜范例● ○ ● 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欄 通:闌) (何限恨 一作:無限恨) ● ○ ● 寫作技法● ○ ● 燕式:附錄《攤破浣溪紗》規(guī)范格律及寫作要求。 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 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一定要對仗)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 詞征:淺述《攤破浣溪紗》寫作特點。 本調(diào)《攤破浣溪紗》,又名《山花子》。 本調(diào)其實是《浣溪沙》的變體,破其七字的結(jié)句,且將七字句增三字為十字,成兩句。 本調(diào)為常年用詞,但詞家多喜為夏、秋兩季用之,望謹記。 本調(diào)四十八字,八句,前片四句,三平韻,后片四句,兩平韻。從字數(shù)上說屬中詞。 本調(diào)的寫作要求較為寬松,上片用字較嚴,對仗只有一句,最適合初學(xué)者練習(xí)之用。 上片的第一、二句,即為仄起《七絕》之首二句,不同的只是第二句第一字指定用平。 上片第三句,與仄起《七絕》詩相同,但有拗句的成分。 上片第四句是三字句,句法是上一下二。 下片起首兩個七字句,一定要對仗,這和《浣溪紗》詞、仄起《七律》之項聯(lián)的要求是一樣的。 下片第三句,與仄起《七絕》詩之第三句是一樣的,非拗句。 下片第四句是三字句,句法是上一下二。 原創(chuàng): 王書靈 |
|
來自: 杏壇歸客 > 《古詞學(xué)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