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清朝同治年間,四川成都北門外的郊區(qū),有個叫萬福橋的集市,每天早晨,客商們云集在這里進行買賣。有一個叫陳盛德的人,和他的妻子在這個集市上以賣茶水和便飯為生,他的妻子臉上有星星點點的幾顆麻子,人們便習慣地稱她為“麻婆”。 麻婆做得一手好菜,特別是她做的豆腐,遠近聞名。后來,他們在集市上專門開了一家豆腐店,那里時常有不少挑油的工人路徑此地,在麻婆的店里用餐。時間一長,大家熟悉了,麻婆用他們油簍子里的剩油炒制牛肉末,與豆腐、豆豉、豆瓣醬、干辣椒面一起炒制,味道鮮美,十分受歡迎。 后來,人們與賣豆腐的人熟了,就稱之為“麻婆豆腐”。到了清朝光緒年間,傅崇矩的《成都通覽》將陳麻婆開的豆腐店定為名店,定麻婆豆腐為名菜。 制作麻婆豆腐,有四字要訣:即“麻、辣、燙、捆”,麻、辣、燙容易理解,捆的意思是,形狀要整。制作時,豆腐宜選用細嫩清香的“石膏豆腐”,辣椒面以紅辣椒為最佳、牛肉以黃牛肉為最佳。做麻婆豆腐,用的豆瓣醬必須是四川郫縣的豆瓣醬,才能使豆腐達到最佳的口味。 麻婆豆腐的特點是色澤淡黃,豆腐嫩白,具有光澤。有人用“麻、辣、燙、鮮、嫩、香、酥”等7個字來形容麻婆豆腐,頗為形象地概括了它的特點?!奥槠哦垢币恢毕鄠髦两?,已經成為家喻戶曉、享譽國內外的名菜,但仍以四川成都陳氏麻婆豆腐最為正宗。 不過在四川除了麻婆豆腐,川北涼粉也不錯,說到這川北涼粉,十年前,小編去都江堰玩,看到路邊3塊一碗的川北涼粉,買了一碗來嘗,一個很小的一次性碗,陪著一根牙簽,幾口就吃掉了,一路前進,路上不斷有人賣,我一天下來買了5碗吃了,記憶特別深刻,今年小編還分享了新的做法,拍了川北涼粉的做法視頻。 另一樣美食,擔擔面,四川的擔擔面也是小編的最愛,接著上面說,小編在都江堰吃了5碗川北涼粉后,在一個休息區(qū)看到擔擔面小店里幾個人吃著香噴噴的擔擔面,葉子又忍不住要了一碗,當時老公都嚇著了,說要一碗吧,你少吃點,我?guī)湍愠砸徊糠?,好了,在四川還有很多美食等著你發(fā)掘,尋找你的美味去吧! *本文及配圖均為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平臺觀點。若有侵權行為,請立即告知我們進行下架處理。
|
|
來自: 老年人CWK > 《閱讀、文學、文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