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哈巴雪山路上 今天故事的講述者名叫常健,登山用的名字叫穆薩,今年44歲。 穆薩是一名登山愛好者,是今年珠峰「大堵車」的親歷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位單人無氧攀登者。 不過,今年并不是他第一次成功登頂珠峰,上一次,是2017年。 故事FM第 232 期 /講述者/穆薩/主播/@寇愛哲/制作人/@寇愛哲/聲音設(shè)計/@孫澤雨 —下面是本期故事的文字版— -01- 被哈巴雪山「種草了」 90年代末,我做二手房銷售,那時候房子很便宜,一平米一千多塊錢。后來房價迅速膨脹,我的資產(chǎn)也跟著迅速膨脹,算比較幸運吧,最好的那幾年被我趕上了,所以能較早地退休。 后來我遇到了我現(xiàn)在的妻子,2009年9月份,我們一起去了云南的哈巴雪山,那是我妻子帶我爬的第一座雪山。 哈巴雪山的大本營海拔4100米,到那兒的當(dāng)天晚上我就高原反應(yīng)了,頭疼得厲害,就像里頭有人在「咚咚咚」地往外敲。我媳婦也沒睡覺,照顧了我一夜。 其實高反和身體素質(zhì)是有絕對關(guān)系的,如果平時鍛煉得多,高反程度就會很低甚至不會高反。要是平時不鍛煉,或者經(jīng)常喝酒,那90%以上會高反。有些人血紅蛋白含量高,也不容易出現(xiàn)高反。 那時候風(fēng)雪很大,還有霧,路也看不清。 突然,向?qū)дf,「到頂了」,然后往地上插了一根竹竿。 2009 年,哈巴雪山登頂照 那種經(jīng)過一夜非常辛苦的跋涉,登頂?shù)南矏偅诋?dāng)時的我是沒什么感覺的。 但是下來之后,就像「心里種了草」一樣,原來我還能做這么厲害的事情?就總想著,哎呀,是不是還有別的雪山。 -02- 高海拔挑戰(zhàn)之慕士塔格峰 2011年,我去攀登慕士塔格峰,在新疆,海拔7546米,號稱「冰川之父」,整個都是冰川。 慕士塔格峰是饅頭形狀的,有一道裂口,像裂開的心。 登這樣高海拔的山,是需要注冊的,你要讓當(dāng)?shù)卣滥闵先チ?,萬一沒下來,他們好組織救援。 注冊還需要一個低海拔的登頂證,所以我又去了一次哈巴雪山。那回天氣很好,在上面能看到玉龍雪山、梅里雪山,云在腳下,一片白茫茫,感覺非常好。 我們順利拿到了登頂證,注冊好慕士塔格,2011年6月底,就出發(fā)去新疆了。 我們是徒步進去的,中間要脫鞋光著腳過一條河,那條河的河水太冷了,我還記得上岸的時候腳是木的,搓了半天才熱。 慕士塔格的登山周期是20天,我們需要在營地上做很多適應(yīng)海拔的工作。 那里一共四個營地,大本營海拔4430米,C1營海拔5800米,C2是6200米,C3是6800米。 我們先在大本營住幾天,身體沒有任何反應(yīng)之后,再去高營訓(xùn)練。訓(xùn)練也是運輸?shù)囊徊糠?,我們背上東西,到達C1,把東西放下,再下來住一晚。 流程都走一遍,半個月就過去了,接著就等待一個叫「窗口」的日子,也就是山頂天氣非常好的幾天。 半夜12點從C3出發(fā)沖頂,那天有一個北京的老哥哥出現(xiàn)了非常嚴(yán)重的反應(yīng),他常年冬泳,身體很好,但那天他出帳篷之后站都站不穩(wěn)了。在山上摔倒非常危險,所以最后向?qū)Q定,要他放棄這次攀登。 那時候走夜路非常困,路還非常緩,走緩坡時間一長就走麻木了,我拿頭頂著前面人的背包,一邊走一邊睡。 走啊走啊,走到天亮,大概九點多才登頂。上去的時候天氣非常好,陽光明媚,能看到非常遠的地方。 2011 年,慕士塔格峰登頂照 但我當(dāng)時沒經(jīng)驗,把相機揣懷里了,身體散發(fā)的熱量讓相機里起了霧,就這樣拍了登頂照。 下來之后我一看,還納悶,是不是高反出現(xiàn)幻覺了?怎么變成大霧天了呢?后來想了老長時間才明白是什么情況。 -03- 差點兒頭沒了 登了慕士塔格峰之后,我感覺我的能力還能再提高。 因為我第一次高反發(fā)生在海拔4200米,這次已經(jīng)提高了2000多米,到6800米了。要是照這個幅度提高的話,就能到8000米,所以那時候我產(chǎn)生了登珠峰的想法。 但當(dāng)時還不夠格,因為我們光會走路,不會爬山,所以后來我又去了很多其它山,包括一些技術(shù)性的山峰,學(xué)會用上升器、下降器等器械,學(xué)習(xí)繩結(jié)技巧。 不光要學(xué)會,還得熟練。因為在海拔高的地方,你可能會非常疲勞,甚至喪失意識,如果不把這些技術(shù)動作變成你的肢體反應(yīng)的話,那種情況下憑腦袋去想,可能會想錯或做錯。 這期間,危險也遇到過幾次。 2015 年田海子登頂 有一次是在田海子,登山的人很多,大家速度不一,下山的時候,我走在前面。 那個山隨時都可能有碎石掉下來,雖然石頭不大,但經(jīng)過一兩百米的下落,就跟子彈打出來似的,被打中的話,估計是會爆頭的。 「咻」的一聲,石子飛過,向?qū)Ш?,「有石頭!趴下!」然后我倆趴在那兒,過了一會沒動靜了,才站起來繼續(xù)走。 2015 年田海子峰路上 快到C2營地時,遇到一個冰坡。當(dāng)時近中午,冰面開始融化,上面一個大石頭松動了,直接滾了下來。 我一抬頭,一個大黑影子沖著腦袋來了,我掉頭就跑。我身后的人一開始是跟著我跑的,一看不對,他跑不過去,然后扭頭又跑。最后石頭可能離腳半米都不到,差一點就砸到了,落在我們兩個人之間。 那個要是砸上了,我估計頭就沒了。 -04- 「只備不戰(zhàn)」的三年 第一次登珠峰是2014年,非??部馈?/p> 那年準(zhǔn)備了很久,信心滿滿,計劃從加德滿都徒步七天,進入珠峰大本營。 我們走到第六天的時候,早晨起來,看見直升機不斷地在頭上飛來飛去,山上出事了。 中午消息傳了下來,昆布冰川里一整塊冰壁砸下,16位夏爾巴協(xié)作人不幸罹難,是珠峰有史以來最大的山難。當(dāng)時我們看見的直升機其實不是在救人,而是在運尸體。 昆布冰川 知道這個消息后,大家心里都在打鼓。但還是抱著僥幸心理,大家一起上唄,最后還是走到了大本營。 在大本營住了5天,等候消息。 夏爾巴協(xié)作的工會出來跟尼泊爾政府交涉,想要一定的賠償,但當(dāng)時尼泊爾政府給的非常少,可能只有人民幣幾千塊錢。夏爾巴人不愿意,鬧罷工。一罷工吧,整個登山季就不作數(shù)了。 有三個夏爾巴人的尸體至今都沒有找到,他們說,「我們不能踩著自己親友的尸體再去掙錢」。 因為尼泊爾政府是收了我們每個人11000美金的登山注冊費的,所以當(dāng)他們宣布登山季結(jié)束時,承諾給我們延期五年。 2015年,臨出發(fā)前一周,我家里突然有點事,又沒去成。2014年整隊的人都去了,就我一個人沒去,他們還管我叫「逃兵」。 我去機場送他們,回家之后跟我愛人說,「我有一種非常不詳?shù)母杏X?!?/strong> 結(jié)果那一年尼泊爾大地震,地震造成的雪崩,沒有砸到我們營地,但橫掃珠峰大本營的中間地帶,就這樣,那年的登山又結(jié)束了。 珠峰大雪掩埋營地 連著兩年的災(zāi),第三年還是得看一看,所以2016年我仍是「只備不戰(zhàn)」。 -05- 登頂完成! 再次下定決心去珠峰,是2017年。 那年訓(xùn)練上到7000米的感覺,和慕士塔格時完全不一樣了,沒有高反,沒有缺氧,精神非常好,體力也很充足。 唯一的問題,就是我在梯子上摔了一跤,磕到了肋骨,但我不想因此放棄,還是帶著傷上去了。 當(dāng)時我想試試先不使用氧氣,感覺不行了再用,反正氧氣就在身邊夏爾巴人的身上帶著。 走到C4營地,7950米,有一個夏爾巴人不行了,像一灘泥一樣坐在地上,失去意識,他的同伴喊他、給他戴氧氣,他一點反應(yīng)都沒有。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人在垂死時的模樣。 說實話,我害怕了。我的肋骨疼,喘氣都疼。我跟著我的夏爾巴人說,「把氧氣拿來,我趕快扣上吧?!?/p> 戴上氧氣之后,突然感覺氧氣在高海拔原來這么管用,就像一股仙氣進來一樣,一下就精神了,身上也不疼了,很神奇。 隨后,一路正常攀登,但到8600米左右的時候,我的氧氣面罩被凍住了。 我想,完蛋了,上還是不上?上去沒有氧氣可能會死掉,下去就又失敗了。我坐在那猶豫,這時候,夏爾巴人把他的面罩摘了,讓我用他的。 這就是為什么要夏爾巴人高山協(xié)作的原因,他在關(guān)鍵的時候可以拉你一把,結(jié)局就會完全不同。 他拿著我的氧氣面罩修,可能修好了也可能沒有,我聽不懂他說話,但后來我倆還是登頂了。 珠峰頂拍珠峰倒影 山頂大概有40 平方米那么大,一面是懸崖,一面是緩坡。 山頂上面有經(jīng)幡,里面有釋伽牟尼像。大家照相時得把臉全露出來,以經(jīng)幡為標(biāo)志,拍下這張照片給尼泊爾政府認證,才算登頂成功,才能拿到登頂證。 第一次登頂很興奮啊,我掏出所有的小道具,身上帶的國旗、名字、寵物玩偶,全掏出來拍照。 跟著我的夏爾巴人著急了,一個勁兒地喊我走,因為我們換了氧氣,他給我的氧氣只有一半,所以我到頂?shù)臅r候幾乎就沒剩了。 那次由于我過于興奮,照了半天相,下來之后左手的小手指凍出水泡了。我估計他要是不招呼我走,再凍上兩分鐘,我的手指可能要截肢了。 那年我們上去九個人,只有四個人登頂。 回國之后,我去醫(yī)院照了個X光,醫(yī)生說我的肋骨已經(jīng)鈣化,所以回想起來當(dāng)時還是挺冒險的,如果咳嗽不小心把肋骨咳斷,可能會出生命危險。 ————————————— 對一般人來說,登頂珠峰是一個人生夙愿的達成。但是對穆薩來說,這只是他登山生涯中的一步而已。從珠峰下來之后,穆薩開始醞釀一個更大的冒險,在下一集里我會帶給你穆薩后面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