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讀《陶淵明集》,離陶淵明更近一點 文人出名的方式有很多。有如左泰沖,一賦成名;有如駱賓王,童星出道;有如白居易,自薦名師;有如張九齡,一舉成名。 而在東晉,陶淵明則是靠著不愿從政,成為隱士的遺世獨立而受到矚目。 能成為歷史上有名的真隱士,他也是經(jīng)歷過長期而又痛苦的掙扎。 前半生矛盾,徘徊于仕宦和田園之間。 陶淵明也算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自幼受儒家進(jìn)取救世思想熏陶, 年輕時的他,也有過“大濟(jì)于蒼生”之志?!懊椭疽菟暮?,騫翮思遠(yuǎn)翥”(《雜詩十二首·其五》)是其早年的寫照,一顯熱烈和豪氣。 但無奈,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年月,讓他的一腔政治志愿根本無法實現(xiàn),加上性格的耿直,清明廉政,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權(quán)貴, 也就讓他與世俗污濁現(xiàn)實的黑暗官場,產(chǎn)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幾度想要辭官而歸。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當(dāng)念還,鳥盡廢良弓”(《飲酒二十首·幽蘭生前庭》)。 后半生覺悟,采菊東籬下歸隱田園。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的生活困境迫使他一次次出仕為官,“質(zhì)性自然,非矯勵所得”的正直恬淡又一次次將他送歸田園。(《歸去來兮辭·并序》) 為了生存,陶淵明陸續(xù)做過職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而最后一次做官,是在他41歲那年。 在朋友的勸說下,他再次出仕出任彭澤縣令。此時,他已經(jīng)在官場蹉跎近二十年。 也許是步入中老年的“氣力漸衰損,轉(zhuǎn)覺日不如”(《雜詩十二首·其五》),但一定是他想要聽從內(nèi)心對于自由的渴望和召喚。 古代早有不少因維護(hù)人格,保持氣節(jié)而不食的事例,而這一天發(fā)生的“不為五斗米折腰”事情,則直接將陶淵明推舉成為了其中的有名代表。 這一天,縣里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yīng)當(dāng)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淵明聽后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愿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家伙獻(xiàn)殷勤?!?/p> 說完,他就放下印綬解除官職,回家去了。 陶淵明當(dāng)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yuǎn)脫離了官場。 此后,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參加農(nóng)業(yè)勞動。后來由于農(nóng)田不斷受災(zāi),房屋又被火燒,家境越來越惡化。 但他始終不愿再為官受祿,甚至連江州刺使送來的米和肉也堅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保ā讹嬀贫住て湮濉罚┐撕笫浪椎穆暽R、是是非非,一個“心遠(yuǎn)”就再也與陶淵明無關(guān)了。 梁啟超說,己巳年之棄官歸田,確是陶淵明全生涯中之一個大轉(zhuǎn)捩。從前他的生活還在飄搖不定中,到這會才算定了。但這個“定”字,實屬不易,他是經(jīng)過一番精神生活的大奮斗才換得來。 “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如果溫飽尚且都是問題,又如何求得自我安逸? 陶淵曾面對過的,是堅守自由還是順時隨俗,也是我們正在面對的,然而我們此生也終歸做不了“陶淵明”。 為了自由,陶淵明寧愿忍受生活的清貧困頓,也不愿拘束自己的心靈,這便是他的偉大之處。 我們面對“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空余羨慕,內(nèi)心深知:辭職一時爽,沒錢悔斷腸的痛苦處境。 陶淵明堅守清貧,我們只能與世浮蕩。我們羨慕陶淵明的田園歸隱生活,卻無法做到身體力行,所以就只能通過他的詩文去體悟去感受,回歸一種本真,回歸生命本原的智慧。 現(xiàn)在讀《陶淵明集》,我們能讀到什么? 在陶淵明的詩文里,有著他在貧賤之中感受到最樸素生活里的詩意。 一壺酒、一只雞,就可以讓他忘記歸時“崎嶇歷榛曲”(《歸園田居·其五》)的悵恨和艱辛。 正夏風(fēng)急,林室燒燔,劫后余生他卻吟詠出“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他的詩意來自于讀書的樂趣,“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讀山海經(jīng)·其一》); 來自于知音的傾心,“聞多素心人,樂與數(shù)晨夕”(《移居二首》); 來自于飲酒帶來的自適,“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飲酒二十首·其七》); 來自于對生死的堪破,“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擬挽歌辭三首》)。 也正是這種詩意,才讓他放下一身的疲憊與煩惱。 同時這種詩意,也能澆醒我們現(xiàn)世的疲憊和煩惱,把我們?nèi)松乃性庥鲎兂上卜辍?/p> 如今再讀這本全新版的《陶淵明集》,他的每一首詩,每一篇文,幾乎都展現(xiàn)了自身的品格。 用詩記錄生活,用詩熱愛自然,用詩表達(dá)態(tài)度,彰顯本性,更用詩抒發(fā)悲情,排解苦悶。 他(陶淵明)是一位極熱烈極有豪氣的人。他說:“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yuǎn)翥。”(《雜詩十二首·其五》) 他是一位纏綿悱惻最多情的人。讀集中《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遠(yuǎn)文》《與子儼等疏》,可以看出他家庭骨肉間的情愛熱烈到什么地步。 集中寫男女情愛的詩,一首也沒有,因為他實在沒有這種事實。但他卻不是不能寫?!堕e情賦》里頭,“愿在衣而為領(lǐng)……”底下連疊十句“愿在而為……”,熨帖深刻,恐古今言情的艷句,很少比得上。 ——(以上摘自梁啟超對陶淵明的精彩解讀) 而能夠讀懂陶淵明的人,也必定能夠減少追名逐利之心,狹隘貪婪之念,清醒地認(rèn)識到生命的本質(zhì),從而貪婪的人會變得清廉,怯懦的人會變得勇敢,失意的人會覺得平凡也很可貴。 一生一定要讀一次《陶淵明集》 人生一定要讀一次陶淵明,這一新版《陶淵明集》,值得你收藏。 146篇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讀山海經(jīng)》《歸園田居》.......一次收全,一字未刪。 傳奇作家郭平,歷時兩年全本全譯全注,文字清新自然,還原原汁原味的陶淵明,讓你讀來不忍釋卷。 同時,郭平作為古琴家,為此演奏了3首古琴名曲《酒狂》《文王操》《憶故人》,只要打開微信掃描書中二維碼,就可以感受這豐富感人的旋律…… 書中生僻字注音,全年齡段無障礙閱讀; 詩中典故、意境真諦也都一目了然,無需古文基礎(chǔ),就能讀懂! 書中54幅全彩原創(chuàng)插畫,與文章風(fēng)格高度契合,圖文并茂,意境悠遠(yuǎn),讓你如臨其境,讀詩不覺得枯燥,并樂享其中。 書中附有陶淵明年表和行跡圖,有助于理解作者作品,增加閱讀趣味; 還特別收錄梁啟超的精彩解讀,帶你更深刻的理解陶淵明其人和詩意生活。 隨書附贈送大師石濤畫作明信片一張,以及380*246.5mm的清初畫圣王翚的《桃花魚艇圖》復(fù)刻版一幅。 《陶淵明集》采用典藏級、高顏值裝幀,特別適合閱讀、收藏和送人。 鎖線圓脊精裝,每一帖書頁都用線編鎖,經(jīng)久耐翻,永不脫頁;圓潤舒適不傷手,每一頁都可以180度展開,方便閱讀。 全書彩色印刷,畫冊級顯色油墨,定制書紙,封面書名采用燙金激凸一體的工藝,每本書都配有與書名同色的絲帶。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