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思維模式會讓你的“努力”超越別人的“天賦”話說娛樂大佬 · 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更容易取得非凡成就。 01 成長型思維vs固定型思維 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把人的思維分為兩種: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兩種思維模式最根本的區(qū)別是什么? 一言以蔽之,成長型思維者,認為萬事萬物只要通過自己的參與都可以改變;因此,心智也在不斷迭代強化,從而造就非凡人生。 而固定型思維者,習慣把思維局限在一個狹窄的范圍,不愿意去做那些與自身能力有差距的事。 ![]() 02 固定型思維的人 習慣于給自己設限 固定型思維的人,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懼怕挑戰(zhàn),總給自我設限。 有人曾經(jīng)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取出一個玻璃杯,然后在里面放進一只跳蚤,跳蚤立馬就輕易地跳了出來。 接下來,實驗者再次把這只跳蚤放進玻璃杯里,不過,這次同時在杯子上加了一個蓋子,嘣的一聲,跳蚤重重地撞在蓋子上。 在一次又一次碰壁之后,跳蚤開始變得聰明起來,它開始根據(jù)蓋子的高度來調(diào)整自己跳的高度。 又過了一陣子后,實驗者發(fā)現(xiàn)這只跳蚤再也沒有撞到過蓋子,而只是在蓋子下面自由地跳動。 一天后,實驗者把蓋子輕輕拿掉了,可是跳蚤還是在原來的這個高度繼續(xù)蹦跳。 一周后,這只跳蚤還是在這個玻璃杯里的那個高度不停地跳著,它已經(jīng)無法跳出這個玻璃杯了。 難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這個杯子嗎?絕對不是。 只是它的心里已經(jīng)默認了這個杯子的高度是自己無法逾越的。 固定型思維的人,不是不敢去追求成功,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為他們的心里也默認了一個“高度”。 這個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潛意識:這太難了,我根本就沒有辦法做到。 “心理高度”是很多人無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跳蚤人生”。 ![]() 03 成長型思維的人 總是抱著試一試的心理 成長型思維者,認為萬事萬物通過自己的參與都可以改變;心智也在不斷迭代強化,從而造就非凡人生。 他們不畏挑戰(zhàn),總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 當年,林語堂與美國著名作家賽珍珠,身份懸殊,八竿子都打不著。 當?shù)弥愓渲閬碇袊鴷r,林語堂便夾著手稿,深夜蹲守在賽珍珠住的酒店大堂。 他的心語是:閑著也是閑著,管他的,試試唄。結(jié)果,在賽珍珠的幫助下,林語堂一炮走紅。 所以,人生怕的不是失敗,而是怕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 “試一試!”是我們要保持的一種狀態(tài)。 ![]() 04 凡事?lián)Q個說法,換個思維 其實,成長型思維是可以后天培養(yǎng)的。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說: 關于“放棄” 我放棄了 → 我得試試我學過的(別的)方法 關于“困難” 這太難了 → 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搞定) 關于“足夠 ” 已經(jīng)挺好了 → 這真的是我最好的成績嗎? 關于“完美 ” 我不能做得更好了 → 我還能做得更好,我要繼續(xù)試試! 關于“否定” 我閱讀不太好 → 我要訓練我的閱讀能力 關于“能力 ” 我不擅長這個 → 我正在提高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些困難是無法避免的,有的也許可以輕易克服,有的則令人望而生畏。 而選擇負面消極的說話方式,還是正面積極的語言,也會形成不同的思維習慣,從而造就不同的人生。 改變你的思維習慣,從現(xiàn)在開始! 成長是生命最大的財富,成長是生命唯一的財富。除了成長,財富一無是處;除了成長,生命一無所有。 內(nèi)容來自新浪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