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千與千尋》終于在國內(nèi)上映了。 飄飄前幾個月寫黃海的推送,最近也突然在微博被瘋轉(zhuǎn)兩萬多條。(戳藍字回顧中國電影出過的丑,都被他挽救) 一開始飄飄還很是不解,黃海怎么了? 到電影院才明白,敢情這次國內(nèi)《千與千尋》海報,也是由黃海操刀。 可這張流露出蜜汁詭異感的海報,你真的看懂了嗎? 表哥的老友 @羅罔極 今天就要借這張海報,聊聊那些年,我們沒看懂的《千與千尋》。
從二零零一,到二零一九。 這十八年,我們都發(fā)生了哪些改變? 小時候,我擁有充裕的時間,夢想能得到一臺任天堂的游戲機; 長大后,我買了全機種制霸,卻再難擠出兩小時玩游戲的時間。 小時候,我坐在電視旁按時準(zhǔn)點,每天堅持等待星空衛(wèi)視播的動漫; 長大后,我把臥室裝修成了影院,卻再難靜下心來追逐那些個新番。 小時候,我在CCTV6看見一部動畫片,看得滿頭霧水但又莫名心歡; 長大后,我在微博意外刷到這個視頻,不僅感慨萬千甚至淚流滿面—— 是的。 這十八年,我們其實一直在變。 而所謂經(jīng)典,就是能夠抵得住歲月,抵得住你的任何改變。 你五六歲看它,會激動不已;你十幾歲看它,也仍然開心。 數(shù)十年過去,當(dāng)你長大成人,你會發(fā)現(xiàn)人生的真諦,其實就藏在這里—— 《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的故事,是從一條隧道開始的。 搬家途中,少女千尋陪同父母,意外穿過一條神秘的隧道。 隧道另一側(cè),是一個沒有人類,只有妖與神存在的異世界。 這個異世界里,有一處集古典和奢華于一體的建筑:油屋。 油屋,究竟有何意義? 它是異世界的星級酒店,為妖與神提供娛樂和保健。 另一方面,它又跟人類社會,存在某種神秘的聯(lián)系。 正如千尋的父親所說: 果然沒錯 這里是以前主題公園的殘骸 90年代的時候到處都在籌備開發(fā) 后來金融泡沫破裂了 大家都破產(chǎn)了 這一定也是當(dāng)年所造成的 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日本的泡沫經(jīng)濟尚未破裂。 彼時的日本,迎來空前的繁榮,人人都沉溺于享樂之中。 有多空前? 有多繁榮? 有多享樂? 早上,隨便走進一條街,就能看見各色美食數(shù)不勝數(shù)。 夜晚,各路神仙揣著現(xiàn)金,紛紛來到豪華的油屋。 吃美食、開包間、泡溫泉。 無論大廳還是套房,全都被象征奢侈的金色彌漫。 但請注意—— 如此華美的環(huán)境,卻總有些客人低頭冥思。 他們沉默不語,精神極度萎靡,還喜歡戴面具。 什么意思? 小時候我以為,他們只是在享受而已。 長大后,我才真正明白—— 宮崎駿是用抽象的畫筆,去描繪人們空虛又迷茫的內(nèi)心。 其中最具象征性的角色,是永遠戴著面具的:無臉男。 無臉男的身體,呈現(xiàn)黑色半透明狀,宛如一只幽靈。 即使在妖神橫行的世界里,他的形象也顯得十分怪異。 走在人群中,他要么毫無存在感,要么令周圍人感到不適或恐懼。 與千尋的前兩次相遇,他都沒能引起千尋的注意。 直到第三次,在一個雨夜,千尋向他給予了溫暖的關(guān)心: “站在那里不怕淋濕嗎?” 僅一句話,無臉男就窮追不舍,徹底迷上了千尋。 僅一次關(guān)心,男人就陷入瘋狂,對少女死心塌地。 這,真的可能嗎? 《千與千尋》的故事,真的符合邏輯嗎? 我想起,最近兩年,經(jīng)常出現(xiàn)許多“會計門”事件—— 不惜犯罪,偷取公款,打賞主播,而后鋃鐺入獄。 注意:做出此類事的,絕不僅僅只是稀有的個例。 那么到底為何,這些“傻子”非要如此做? 利用一些新聞素材,我對犯罪嫌疑人作出了如下推理—— 他們都是坐班會計,終日與冰冷的數(shù)字為伍,很少體會到人間溫情。 他們都是社會底層,月薪兩三千學(xué)歷也很低,走在街上毫無存在感。 在這個無比繁榮又極度拜金的時代,他們的生命于別人而言就像空氣。 為了擺脫孤獨,為了滿足基礎(chǔ)的社交需求,他們只好戴上一個面具。 這個面具,叫互聯(lián)網(wǎng)。 戴上互聯(lián)網(wǎng)的面具后—— 他們不再受階級約束,不再只能徘徊于公司和狹窄的出租屋。 點下鼠標(biāo),他們就能隨意游逛,逛進自己喜歡的主播的家里。 聽主播唱歌,看主播打游戲,了解主播的日常習(xí)慣和喜怒哀樂…… 主播出于真心或者表演性質(zhì)的問候,也確實能減輕他們的寂寞。 久而久之,他們不再滿足于充當(dāng)旁觀者,想要真正融入主播的生活。 可,他們怎樣做,才能真正融入主播的生活? 現(xiàn)實中,跟無臉男一樣,他們都是沒有發(fā)言權(quán)的弱者。 也因沒有發(fā)言權(quán),所以他們漸漸少言寡語,靈魂層面也干癟而空虛。 在極度迷茫的狀態(tài)下,他們唯一能想到取悅別人的方法,就是打錢。 “會計門”事件中,王某首次偷取公款,給主播打賞了一萬兩千元。 主播當(dāng)場致謝,令王某產(chǎn)生了被認可的感覺,就如同戀愛般喜悅。 動畫里,當(dāng)千尋索取藥浴卻被無理拒絕時,無臉男幫千尋偷了一支。 和主播一樣,千尋當(dāng)場致謝,無臉男感到前所未有的欣喜。 終于得到千尋的認可,無臉男對此染上了癮。 他又去柜臺,偷了許多支藥浴,想送給千尋。 可千尋卻說: “不用了,一個就夠了?!?/span> 無臉男失望又傷心,隨后黯然離去。 接下來,千尋解救了腐爛的河神,河神留下了一地黃金。 油屋的員工興高采烈,紛紛跑去檢黃金。 無臉男,似乎瞬間明白了什么東西。 于是,他利用隱身之便(就像會計利用職業(yè)之便),偷取了無數(shù)黃金。 出來時,他被門衛(wèi)攔截,可當(dāng)他掏出黃金,門衛(wèi)立馬就把他視為親爹。 “原來,只要撒黃金,就可以得到一切嗎?”——無臉男想。 他叫來所有員工,住進最豪華的溫泉包間,拼命地享受各種美食。 就像會計王某,也開了最貴的總統(tǒng)套房,拼命地享受主播余某某。 他們,都企圖用極致的物欲,來填補自己靈魂層面的迷茫和空虛。 沒錯。 《千與千尋》是一部寓言。 油屋里的每個角色,都具有相當(dāng)程度的象征性和現(xiàn)實意義。 比如,腐爛的河神,為什么要留下一地的黃金? 因為,千尋幫助河神,拔掉了河神身上的一根刺。 拔掉刺后,河神體內(nèi)積存的垃圾洶涌而出。 馬桶、自行車、廢舊輪胎、破銅爛鐵…… 這個情節(jié),使我想起前陣子,在公眾號看過的一篇文章。 海岸上,一條鯨魚痛苦死去。 人們切開鯨魚的尸體,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里面積存了八十多斤塑料垃圾。 據(jù)科學(xué)家統(tǒng)計,目前鯨魚每天平均會吞食一百一十七件人類的垃圾。 如今許多水中生物,正如《美人魚》所演,已被人類逼至滅絕邊緣。 還有湯婆婆和坊寶寶。 湯婆婆,是油屋的老板娘,也是一個政治家。 她的權(quán)力極大,實際控制著油屋的所有員工。 但。 面對自己的孩子坊寶寶,她卻毫無辦法,只能任其胡鬧,甚至毆打。 湯婆婆和坊寶寶,也同樣使我想起一則新聞—— 今年六月份,日本前政府高官熊澤英昭,殺死了自己唯一的兒子。 其動機,是因兒子與世隔絕,四十四歲仍無工作,并且有暴力傾向。 嫌附近的小學(xué)生運動會太吵,兒子說要殺人,于是父子產(chǎn)生了口角。 聯(lián)想到川崎市的“無差別揮砍小學(xué)生事件”,熊澤英昭驚恐萬分。 于是,為了“不給別人添麻煩”,他親手終結(jié)了自己兒子的生命。 我們知道,熊澤英昭如此做,實屬無奈之舉。 可是,這種“無奈”,又是誰造成的? 現(xiàn)實中,熊澤英昭日理萬機,還曾與妻子遠赴捷克擔(dān)任常駐大使。 他兒子則宅在家里,不僅日夜打網(wǎng)絡(luò)游戲,甚至還寫信威脅別人: “如果我通過父親驚動政府,強制停止網(wǎng)游運營也是有可能的?!?/span> 就像動畫里,湯婆婆整天除了數(shù)錢,就是想方設(shè)法去搞更多的錢。 而坊寶寶,則被獨自留在家里,與一堆冰冷的玩具作伴。 當(dāng)意外出現(xiàn)的千尋,拒絕了坊寶寶的玩耍邀請,坊寶寶就開始威脅: 你如果去的話我就哭 寶寶如果哭的話 婆婆馬上就會過來 把你殺掉 怎么樣?像不像? 坊寶寶和熊澤英昭的兒子,可惡嗎? 其實他們更可憐。 坊寶寶威脅千尋,是因自己太缺少理解和陪伴,孤獨感已達到了極限。 而熊澤英昭的兒子,在案件發(fā)生三小時前,寫下了人生最后一條推特: “《異度傳說》主題曲里唱得好。無論是誰,一個人都無法生存下去。” 游戲平臺上,熊澤英昭的兒子揮金如土,許多玩家都對他非常羨慕。 但暗地里,他所在的公會只有五個成員,且其他四個全是他自己的小號。 可見,長久以來的孤獨感,可能已經(jīng)將他的精神和人格逼至分裂邊緣。 比熊澤英昭的兒子更幸運一點—— 坊寶寶遇到了千尋,遇到了湯婆婆的姐姐:錢婆婆。 看見坊寶寶的塊頭太大,錢婆婆向坊寶寶施展了魔法。 將坊寶寶從一個巨嬰(巨嬰一詞就是從這來的),變成了一只老鼠。 這是在說,好吃懶做的坊寶寶,靈魂層面就像老鼠一樣空洞而狹小。 電影最后,千尋帶著坊寶寶和無臉男,啟程前往錢婆婆的家鄉(xiāng)。 途中的電車上,我們看到周圍旅客,都像無臉男般呈半透明狀。 他們沉默不語,精神極度萎靡,面部只有黑色的陰影。 他們,就如同油屋里戴面具泡溫泉的客人一樣—— 孤獨、疲憊、迷茫、空虛、靈魂狹小、消費主義、唯物至上。 除了金錢以外,他們不知道自己還應(yīng)該去追求什么東西。 這就是拋開物質(zhì)外表,泡沫經(jīng)濟時代最真實的眾生寫照。 這也是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全球人民都在面臨的“意義危機”。 那么,如何才能越過這些危機,找尋自己存在的真正意義? 謎底,就藏在設(shè)計大師黃海,為《千與千尋》創(chuàng)作的兩幅海報里。 第一幅—— 千尋在軌道上奔跑,身后是無臉男,也就是欲望、迷茫和空虛。 而千尋的前方,除了指引的燈塔以外,還有白龍的陪伴和叮囑: “不要回頭,一直向前?!?br> 千尋一直向前,越過了欲望、迷茫和空虛之后,最終找到了什么? 我們再看第二幅海報。 在這幅海報里,一共出現(xiàn)了兩個千尋。 左邊穿白色(象征純潔)衣服的,是剛剛進入異世界的小千尋。 右邊穿紅色(象征欲望)衣服的,則是被湯婆婆剝奪名字之后的“小千”。 小千摸著小千尋的額頭,告訴小千尋: “別丟了自己?!?/span> 什么意思? 這幅海報公布之后,有人覺得“不好”。 有人說,白龍畫得不像;有人說,字幕過于雞湯。 事實上,黃海的這幅海報,確實承載了《千與千尋》最重要的核心。 注意看,海報上方—— 無臉男的左眼偏短,右眼偏長,眉毛處的形狀也不完全一樣。 而白龍和小玲的眼睛,左右也并不對稱,很像是虛幻的假人。 畫功不精? 其實,這一次,黃海明顯借鑒了浮世繪創(chuàng)作手法。 浮世繪,即日本的風(fēng)俗畫,常以情欲和感官上的享樂為主題。 浮世繪的特征之一,便是里面的人物形象,并不完全與現(xiàn)實相對應(yīng)。 浮世繪里的人物眼睛,經(jīng)常神色飄忽又迷離,一上一下左右不一。 有種說法是,這樣的創(chuàng)作,是為了讓人能夠分辨虛幻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異。 也就是說—— 小千尋之上的油屋世界,到處充斥虛幻的物欲。 在這樣一個世界里,你的眼睛很容易會被扭曲。 你必須撇下欲望、迷茫和空虛,堅持不懈地前進。 如此,你才能夠找回,這世上真正最重要的東西。 而,這世上真正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那個身穿白衣的千尋。 就是那個愿意婉拒無臉男的黃金,千里迢迢去解救白龍的少女。 就是那個未被所謂的成人世界蒙蔽,心中還保留著愛與純真的,曾經(jīng)亦或現(xiàn)在的,你自己。 童年的動畫片,你還在看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