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服是指居喪時所穿的服裝。西周時期逐漸形成喪服制度,《儀禮·喪服》針對尊卑、長幼、男女、親疏不等的各種關系,設計出質(zhì)地精粗不同、喪期長短相異的喪服制度。喪服制度共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種服制。秦漢以后一直沿用,只是制度稍有變化,直到民國初年仍有此制。圖為民間葬禮。 斬衰,“五服”中列位一等。衣和裳分制,衣緣部分用毛邊,用三升粗的生麻布制成。因為截斷的地方外露而得名。凡子、未嫁之女為父母,重孫為祖父,妻妾為夫,臣為君等服喪,皆用此服。服期為三年,除去本年,實際為兩周年。 齊衰,“五服”中列位二等。衣和裳分制,緣邊部分縫緝整齊,有別于斬衰的毛邊,由此得名。具體服制及穿著時間視與死者關系親疏而定。民國初期,仍然有穿齊衰的風俗。 大功也稱作“大紅”,“五服”中列位三等。形制與齊衰相同,但質(zhì)料不同,用熟麻布制成,質(zhì)地較齊衰細,較小功粗。大功所用的麻均需剝皮、浸漚、煮練處理,再水洗、碓擊,使麻布柔軟順滑,此服期為九個月。 小功也稱作“小紅”,“五服”中列位四等。用麻布為材料制作而成,質(zhì)地較大功細,較緦麻粗。凡男子為叔伯祖父母、堂伯叔父母、再從兄弟、堂姐妹、外祖父母,女子為丈夫之姑母姐妹及妯娌服喪,均用此服,服期為五個月。 緦麻:“五服” 中重量最輕的一 種,用精細的熟麻布制成,衣裳分制。凡為族曾祖父、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為外孫、甥、婿、岳父母、舅父等服喪,皆用此服。服期為三個月,在商周時期便有此服飾制度。 縞素,用素麻布制成的喪服,圓領,長袖,直身,前有開衩,衣長過膝?!冻o·九章·惜往日》曰:“思久故之親身兮,因縞素而哭之?!?/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