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人生已過了一半。 50歲后,大多數(shù)人將面對各種各樣的疾病困擾,但也有人的壽命比較長,甚至能活到百歲。 50歲后,壽命長的人,會有“一深、二小、三大”的特征,對照一下,你能占上幾個?“一深”: 人中,是人體鼻子、嘴唇的中間那個溝。 從面相學中,講 人中 深而長的人,象征著人易長壽。 人中越是深、長、寬、厚,就越好,通常這些人氣血也特別足,是為長壽之命。 “二小”: 1,脾氣小 俗話說“氣大傷身”,生氣、發(fā)火對身體健康有很大損傷,會增加心臟病、 腦卒中的發(fā)生。 脾氣小、不愛生氣的人,從心理、身體等方面,不易出現(xiàn)消極的表現(xiàn),身體內(nèi)就不會產(chǎn)生一些“不利身體”的物質(zhì),更易長壽。 2,煙酒癮小 香煙、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吸煙,讓人產(chǎn)生煙癮,越吸越多。 不管是吸煙,還是喝酒,都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風險。 一般來說,長壽的人,除了擁有長壽基因外,就是不吸煙、不酗酒。 “三大”: 1,肺活量大 肺活量大的人,身體供氧能力強,說明心肺功能比較好,易長壽。 2,握力大 握力大,說明身體健康,肌肉量較高,身體內(nèi)含蛋白質(zhì)較多。一般來說,經(jīng)常運動的人,握力才大。 3,臀部大 研究證明,臀部脂肪可以降低壞膽固醇水平,提高好膽固醇水平,有助于防止血管硬化,甚至可以降低糖尿病危險。 此外,有以下幾個特征的人,也容易長壽。 1,聲音洪亮 說話有力,聲音洪亮,直接反應人體內(nèi)臟器的盛衰。 中氣十足的人,往往脾胃強健,營養(yǎng)充盈周身,所以,身體防御能力強,百毒不侵。 中醫(yī)講此為“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 2,牙齒健康 俗話說“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牙齒健康的標準,是在80歲之后仍然還會保留至少二十顆的牙齒(正常人是28-32顆牙),且可正常吃東西。 牙齒好,咀嚼食物會更細,利于減輕胃腸的消化負擔。 3,耳朵大而厚 若一個人的耳朵色澤紅潤且厚實,耳門闊大,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他腎氣充足,身體更健康,能長壽。 若沒有以上特征,想長壽,養(yǎng)成四大良好習慣,也很重要! 一:愛喝茶 喝茶,是我國幾千年的養(yǎng)生方式之一,平時多喝茶,利于養(yǎng)胃,助消化。 黃花郎紅皮茶:將黃花郎根、紅皮搭配在一起,泡水喝。 黃花郎,又稱為蒲公英、黃花地丁等,是一種藥食兩用的小植物,歸胃經(jīng),有瀉胃火的作用。 研究發(fā)現(xiàn),黃花郎具有廣譜抗菌、殺菌作用,被稱為“天然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臨床上抗生素,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有不錯的療效。 相關(guān)研究表明,黃花郎還可殺滅、抑制幽門螺桿菌,促進胃黏膜修復,減少胃潰瘍的發(fā)生。 紅皮,又稱為陳皮,性溫,可中和黃花郎的寒性,同時還有理氣健脾、調(diào)中和胃的作用。 紅皮含有揮發(fā)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利于促進消化液分泌,排出腸道積氣,增加食欲。 二:健康飲食 堅持“淡、素、少、爛”的原則,均衡補充人體所需營養(yǎng)。 淡——少吃高脂肪、動物蛋白類食品,以天然清淡果蔬為宜,適當控制鹽攝入。 素——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少——食物攝入總量及糖、蛋白質(zhì)、脂肪的攝入量均應有所節(jié)制。 爛——除新鮮水果、蔬菜外,其他食物應煮爛、煮熟。 三:保持排便通暢 腸道健康,大便通暢,對身體健康來說,非常重要。 腸道,被稱為人體“第二大腦”,主要是因腸道內(nèi)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與大腦工作原理一樣。 保持排便通暢,利于腸道內(nèi)的廢物及時排出,減少廢物堆積,滯留在體內(nèi),影響健康。 最好每天能定時排便,不忍便,及時排出。 四:堅持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 堅持運動,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huán),排出毒素; 堅持適量的運動,還可增強心肺功能,讓身體更加健朗。 |
|
來自: 汾河圖書館 > 《中醫(yī)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