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紅老師應邀為日本著名自然療法大師東城百合子(今年94歲)傳記《笑迎風雨》(該書的繁體中文版已由臺灣正好文化出版)作序——《我心中的君子》,在向大家推介東城先生健康料理的同時,也將中醫(yī)人的思考奉獻給大家,祈愿大家同有健康! 東城百合子的一生幾乎都在與飲食打交道,在經(jīng)營她的健康料理。從24歲罹患肺結核瀕臨死亡,因食糙米而獲救,便一發(fā)不可收拾。 料理一詞,司空見慣,便很少有人去追尋它的究竟。在日本民眾的眼里,料理等同于飯菜,而飯菜以料理代之,起于何時?此處雖無意去考問,但料理二字卻是耐人尋味。料理的核心是一個理字,中國文化講: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為什么呢?因為理從道出,故又有道理二字。 就以糙米而言,為什么能夠療愈垂危的肺結核?。恳驗椴诿着c現(xiàn)今大眾普遍食用的精米雖同出自于稻谷,但糙米的加工僅去除谷殼,而保有精米去除掉的種皮、谷皮及糊粉層,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的角度,這三層恰恰是富含維生素、蛋白質(zhì)及脂肪的部分。 糙米可以養(yǎng)肺 從中醫(yī)的角度,稻為肺之谷,而肺主皮毛。因此,于稻米而言,糙米保有的上述三層,正好屬于皮毛的部分,是作為肺谷的稻米的精華中之精華??梢哉f,稻米之所以能夠作為肺谷,恰恰是因為有這個部分。至此,糙米為什么能夠養(yǎng)肺?進而滋養(yǎng)全體,也就不言自明。從這個意義而言,精米的制作和普遍食用,無疑是人類干的一件最對不起上天,也是最作賤自身的蠢事! 助人細嚼慢咽 糙米的益處還不僅在此,由于糙米保有的三層,使其較精米而言,具有更大的韌性。故而在食用的過程中,便不能如精米一般囫圇待之。糙米的食用,你必須認真對待它,你不得不細嚼慢咽!這便應了《論語·鄉(xiāng)黨》中,孔圣的“食不厭精”。實在地說,飲食并不在于吃什么,而在于怎么吃。消化一詞,其義本廣,但現(xiàn)今主要用來做食物的消化了。 就食物的消化而言,消歸消,化歸化。消在口腔中完成,化則歸于腸胃。消的過程可以自主,化就由不得你了。而化必以消為前提,唯有好的消,才有好的化,這是一定的道理。那究竟什么才是好的消呢?從消的造字從水便知,必要口中有水了(唾液),才算得好消,這便是所謂的“食不厭精”!口中的水為什么這般珍貴?我們看一看“活”字,便一目了然。 故而糙米的食用,不僅僅是糙米的本身,更在于糙米的食用規(guī)范了飲食的過程,使得食物的消化更具效能,更有利于健康。我們常說病從口入,食物未經(jīng)“消”的過程,便囫圇下之,其結果必然難化,如此,食下的不過是一堆垃圾,何能不病?!因而,一個糙米實在是具有無量的功德。 由東城百合子的料理,使我想到了商初的伊尹,伊尹身為廚祖,亦為湯液的鼻祖。而至東漢,仲景論廣湯液為《傷寒雜病論》,至此湯藥方劑流布漸廣,日本亦深得其益,并尊之為漢方。由伊尹至仲景,這一路下來,我們不禁感嘆,東城先生的健康料理,東城先生的“廚房即是藥房”的提倡,這何嘗不是一種回歸先圣的道路。 健康料理的精髓,在于回歸天道,在于體認自然賦予食物的生命力,而在食物料理之外,我更衷意于東城先生的精神料理。先生一生歷盡坎坷,九死一生,卻能笑迎生命困頓的風雨,此刻我突然想到了《周易》困卦的彖辭,《彖》曰:“困,剛掩也。險以說(悅),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誠然,先生即我心中的君子! 文源:三和書院 |
|
來自: 悟道然 > 《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