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史上最經典的一首元散曲,12句話,6個典故,寫盡百姓苦難

 昵稱413468 2019-06-22

文|丁十二

字|共1756字,您慢慢讀完約3分鐘


相較于唐詩、宋詞而言,緊隨其后的元曲似乎就沒有那么搶眼了。唐代詩人,路邊隨便拎一個孩童也能說上一二,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賀、賀知章之類的,到了宋代,則略遜一籌,但仍舊知道有蘇軾、黃庭堅、秦觀、陸游、楊萬里之屬。若是到了元代,別說路邊的孩童,就算是大學的學子也不一定能知道幾個有名的曲作家,除了課本里出現(xiàn)的馬致遠、關漢卿和張養(yǎng)浩,恐怕絞盡腦汁也難再舉一二。

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隨著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qū)流傳開來。

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燦爛的花朵,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xiàn)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明清小說鼎足并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歷史上元代最高產的曲作家——張可久。

張可久,字小山,元朝著名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稱為“二張”。是元代散曲中“清麗派”的代表作家。張可久存世作品現(xiàn)存小令855首,套曲9首,數(shù)量為元朝之冠,為元代傳世散曲最多的作家,占現(xiàn)存全元散曲的五分之一,其個人作品占朝代作品總量的比例之高,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張可久不僅高產,其作品質量也很高,是元曲的集大成者之一。在元代220多位作家中,有散曲集傳世的只有張養(yǎng)浩、喬吉和張可久三人,但其他兩人都是在臨死前或死后才刊行于世。張可久在世時便享有盛譽。

張存世的小令有855首之眾,我們不可能一一解讀,今天我們來讀張可久最著名的一首懷古元曲,12句話,6個典故,寫盡百姓的痛苦與世道的險惡,其藝術效果絲毫不亞于“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賣花聲·懷古》

【元】· 張可久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

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

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這組曲子由兩首小令組成。賣花聲是曲牌名,懷古是曲題。

第一首曲子開頭先用三個典故。一是秦始皇在驪山建阿房宮行樂,二是西晉富豪石崇筑金谷園行樂,三是隋煬帝沿運河南巡江都游樂。這三個典故都是窮奢極欲而最終敗亡的典型。但這組僅僅點出事情的發(fā)端而不說其結局。

“不堪回首”四字約略寓慨,遂結以景語:“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边@是詩詞中常用的以“興”終篇的寫法,同時,春意闌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寫的繁華熱鬧形成鮮明對照,一熱一冷,一興一衰,一有一無,一樂一哀,真可興發(fā)無限感慨。

相比較而言,第二首更有新意。第二首在手法上與前首相同,也是列舉三個典故:一是霸王別姬的故事,二是吳蜀破曹的故事,三是班超從戎的故事??雌饋磉@些事彼此毫無邏輯聯(lián)系,拼湊不倫。

然而緊接兩句卻是“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說到了世世代代做牛做馬做犧牲的普通老百姓,可見前三句所寫的也有共通的內容。那便是英雄美人或轟烈或哀艷的事跡,多見于載籍,但遍翻二十四史,根本就沒有普通老百姓的地位。

這一來,作者揭示了一個嚴酷的現(xiàn)實,即不管哪個封建朝代,民生疾苦更甚于末路窮途的英雄美人。在這種對比上,最后激發(fā)直呼的“讀書人一聲長嘆”,也就驚心動魄了。這個結尾句意義深刻且耐人回味。

“讀書人”可泛指當時有文化的人,也可特指作者本人,他含蓄地要表達這樣的含義:其一,用文化人的口吻去感慨歷史與現(xiàn)實,寄寓著豐富的感情,有對“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嘆惋,有對“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責難,有對“爭強爭弱,天喪天亡,都一枕夢黃梁”的感傷。

其二,用文化人的思想眼光去理解看待歷史與現(xiàn)實,能加深作品的思想深度,顯得真實準確。最后的“嘆”字含義豐富,一是嘆國家遭難,二是嘆百姓遭殃,三是嘆讀書人無可奈何。

在語言風格上,此曲與前曲的偏于典雅不同,更多運用口語乃至俗語,尤其是最后一句的寫法,更是傳統(tǒng)詩詞中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這種將用典用事的修辭與俚俗的語言結合,便形成一種去詩詞韻味遠甚的別樣風味。

張可久雖然未位列“元曲四大家”,但其在元散曲創(chuàng)作上的突出貢獻足以彪炳千秋。

明朝朱權在其《太和正音譜》中稱張可久為“詞林之宗匠”,稱“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艷”;明李開先則稱“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足見評價之高,可以說,元曲到張可久,已經完成了文人化的歷程。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每天共話詩詞,關注十二讀書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