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趙亞楠 編 / 袁月 【搜狐健康】即使吃同樣的食物,進食的不同順序?qū)ρ堑挠绊懸卜浅4螅〗?,在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2019年年會上,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者發(fā)布報道:一餐中同樣的食物,先吃蛋白質(zhì)和蔬菜,后吃碳水化合物,能夠更好的穩(wěn)定血糖。 在該研究中,將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三組,都吃同樣的餐食,包括四種食物:面包,果汁,肉和蔬菜沙拉。其中,第一組先吃面包和果汁,后吃肉和蔬菜沙拉;第二組正相反,先吃肉和蔬菜沙拉,再吃面包和果汁。第三組,面包,果汁,肉和蔬菜沙拉混在一起同時吃,像吃三明治一樣。 飯后,每隔30分鐘,檢查他們的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共持續(xù)三個小時。研究發(fā)現(xiàn):第二組(先吃肉和蔬菜沙拉,再吃面包和果汁)的餐后血糖最為平穩(wěn)。對比來看,第一組(先吃面包和果汁),餐后血糖峰值比第二組高約50%。第三組(將所有食物同時吃)比第二組的餐后血糖峰值高出40%。 研究員說,所有這3個組在一周后及兩周后更換不同的吃飯順序。在所有組中,先吃蛋白質(zhì)使餐后血糖峰值變小,其效果與使用糖尿病藥物相當。 研究作者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副教授Alpana Shukla表示:所有這3個組在一周后及兩周后更換不同的吃飯順序。在所有組中,先吃蛋白質(zhì)使餐后血糖峰值變小,其效果與使用糖尿病藥物相當。 對于背后的原因,研究者認為,進餐時先吃肉和蔬菜,可以幫助糖友少攝入碳水化合物,從而控制血糖。這種吃法減少了胰島素分泌,增加了腸道激素分泌,有助于調(diào)節(jié)血糖代謝和增強飽腹感。 多研究證明進食順序?qū)ρ堑挠绊?/strong> 關(guān)于進食順序?qū)ρ堑挠绊?,也有其他的研究進行過證明。意大利比薩大學一項在醫(yī)院進行的長期研究顯示:先吃肉和菜后吃主食,可降低餐后血糖。 該研究將研究者分為兩組,第1組先吃蛋白質(zhì)或脂肪食物,第2組先吃主食類碳水化合物。4個月后,第2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平均水平(反映近3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比第1組患者低約0.3%。后吃碳水化合物那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降低1.0mmol/L,餐后血糖峰值平均降低1.9mmol/L。 另外,日本關(guān)西電力醫(yī)學研究也曾開展相關(guān)研究。受試者為12位2型糖尿病患者(30—75歲、糖化血紅蛋白值9.0%以下、體重指數(shù)35以下)和10位健康志愿者。 研究人員設(shè)定了以下3種早餐:第一組在吃水煮魚之前吃米飯,第二組在米飯之前吃水煮魚,第三組在吃米飯之前吃烤牛肉。受試者進食三天,在此期間,會在飯前和飯后4小時測定血糖、胰島素、C肽、胰高血糖素、腸促胰島素的數(shù)值,檢查胃部排泄功能等。 結(jié)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在米飯前先吃魚或肉,飯后4小時內(nèi)血糖值變動平緩,胃部運動放緩,胃排泄時間延長2倍以上。不僅如此,在米飯前吃肉的受試者比起吃魚的人,腸降血糖素分泌出現(xiàn)了顯著的上升趨向。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晚吃碳水化合物更能控糖,但是少吃和吃對碳水化合物才是決定血糖波動的關(guān)鍵。建議糖友控制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