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顧植山教授,關注五運六氣的人士沒有不知曉的,我與顧先生初次結識是在2013年,記得是我應邀去江陰參加一次“冬病夏治”的活動在飯桌上經(jīng)人介紹認識的,顧先生講話很有特點,操著一口江南特有的普通話, 他那輕聲細語、慢條斯理的說話,讓人覺得像家常聊天的感覺,雖然顧先生也是江陰人,卻不像夏老那么有濃重的江陰口音,這大概緣于顧先生長期在安中醫(yī)教書的緣由吧?……說實在的,初次涉及五運六氣的我是很茫然朦朧的,有時也有云里霧里、將信將疑的感覺。因為自從讀本科時起直到走上工作崗位一直就沒有接觸到過五運六氣,更談不上在臨床上應用了,那時的我對于運氣學說真可謂是聞所未聞一無所知的。所以,當聽到顧先生講到許多五運六氣方面的典故,提到一些特殊的案例用運氣思維取得極大成功之時,那種好奇、新鮮之感就不足為怪了…… 自從那次與顧先生相識后,由于對運氣學說有了某種好奇(當然更多的是茫然),于是就一種想進一步了解的愿望,所以就趁星期天去江陰看看顧老師的門診,了解了解五運六氣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景致? 在跟隨顧先生門診的日子里,發(fā)覺顧先生看病與眾不同:首先把脈的意義解釋與眾不同,認為人的脈象就是體現(xiàn)大自然的”六氣”在人體的客觀反應,茲說又是聞所未聞!過去大多只關注“浮沉數(shù)遲大小弦滑等”脈之形態(tài),原來脈診還蘊含如此“天人合一”的意趣? 其二,發(fā)現(xiàn)顧先生的診病方式與選方用藥也與眾不同(即運用很多當時對我來說還很陌生的”運氣方”);其三,根據(jù)患者發(fā)病加重的時間來選方……當初的跟師感受是既“新鮮”又感“不解”? 隨著與顧先生交往的日益增多,聆聽顧先生關于五運六氣說道的機會也逐漸增多,同時呢,也常常聽到顧先生弟子們?nèi)绾稳绾螒眠\氣學說取得了顯著的療效,有的還在腫瘤等疑難病癥、重危病人救治等領域取得佳效,甚至是“神效”……在這種情形下,那種求索五運六氣的欲望就更為強烈,于是回到自己的臨床工作便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 尤其是聞言顧先生用“三陰三陽開闔樞河洛太極圖”解釋“陰陽”的含義,更是醍醐灌頂。顧先生解釋說:這個太極圖反映了宇宙周期性變化的科學圖式,它表示了自然界的陰陽氣化運動具有盛衰變化的節(jié)律象態(tài):其中由衰到盛是陽象,由盛到衰即陰象。從太極圖中可以看出陽氣生于東北,陰氣發(fā)于西南;東方陽中有陰,西方陰中有陽;東南陽多陰少,西北陰多陽少;南方陽氣極盛,北方陰氣最強;而且還體現(xiàn)出:陰陽互根互化,陽長陰衰,陰長陽弱,極則象變以及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等深刻道理。 顧植山教授指出:該太極圖并不是古人憑空捏造出來的哲學圖,而是由中國人觀察日影和晝夜的短長實際記錄下來自然形成的太極圖(宇宙動態(tài)變化的基本圖式),這是我國古代的科學瑰寶,了解太極圖這種陰陽象態(tài)變化的關鍵,有助于我們從更深層次理解中華文明的精神內(nèi)涵,更能形象地闡釋五運六氣的概念和規(guī)律。 ![]() ![]() ![]() ![]() ![]() 顧先生對《內(nèi)經(jīng)》中有許多不明究竟的重要經(jīng)典論斷所作的解釋確有種茅塞頓開、醍醐灌頂?shù)母杏X!比如:過去認為《內(nèi)經(jīng)》中的“三生萬物”的“三”是天、地、人,而顧老師解釋是“開、闔、樞”三種氣化狀態(tài),“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素問.陰陽離合論》。 ![]() ![]() ![]() 還有《內(nèi)經(jīng)》中有關“七損八益”的概念,經(jīng)顧老師解釋后才恍然所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diào),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jié)也。”顧老師認為,這里說的“七損八益”是“調(diào)陰陽的基本大法”,如果不懂得開闔樞六氣,就不知道什么是“七損八益”,甚至誤解為“房中術”的大笑話來?從顧先生上述“河圖洛書陰陽離合太極圖”中就不難看出此處的“七”和“八”是方位概念:“八”是指的東北方,相應于初春,處于“太陽開”的位象,寓示著陽氣正由“一向三”變化的態(tài)勢,有漸漸生發(fā)之意,符合“益”之意;而“七”是指的西方,相應于秋天,處于“陽明闔”的位象,寓示著陽氣由“九到七”變化的態(tài)勢,有不斷收降之意,符合“損”之意。 ![]() ![]() ![]() 很顯然,只有看懂上述“河圖洛書陰陽離合太極圖”中的時空方位陰陽轉換趨向,就容易明白《內(nèi)經(jīng)》中“七損八益”的實質是教導我們?nèi)绾雾槃荻鵀椤罢{(diào)陰陽”的深意了。 同理,《內(nèi)經(jīng)》中所謂的“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含義也能從上述太極圖中品味出來,春夏兩季要順從和幫助陽氣的生發(fā)成長,所謂“春夏養(yǎng)陽”就是“益八”之意;而秋冬兩季就要順從自然收降的規(guī)律,去幫助陽氣收藏,所謂“秋冬養(yǎng)陰”就是“七損”之意;再比如《黃帝內(nèi)經(jīng)》中的“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也能從上述圖式中解讀出它的寓意的…… ![]() 隨著跟顧先生學習五運六氣時間的推移,對顧先生說的《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處處是五運六氣!不懂五運六氣,《內(nèi)經(jīng)》總不了了”就有了更深的體會,所以著名中醫(yī)學家方藥中也說:“五運六氣是中醫(yī)基本理論的基礎和淵源!” |
|